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一个煤炭产出和消费大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煤气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气化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煤气化技术均适合于中国的国情。笔者正是从此思路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论述,认为当前及未来煤气化发展领域中最有潜力的技术莫过于粉煤气化干法除灰技术。

  • 标签: 低碳经济 粉煤气化 干法除灰 节能 减排
  • 简介:我厂造所车间通过对“三一高”等操作作法的反思,形成了目前的炉面温度操作法。该方法通过停用二次风和下吹氮气,加大上吹氮气,增加下吹比例等手段把炉面温度由原来550-600℃降到现在350-400℃,虽然蒸气消耗有所上升,但单炉能力上升,煤耗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 标签: 低炉面温度操作法 煤气炉 氮肥 造气 合成氨
  • 简介:文章通过对水煤气制造过程N2进入煤气总管的机理的分析、吹风烟气和煤气产生量的计算,既定性又定量地得出块煤焦固定层空气间歇气化制气,生产氮煤气的关键,是将上吹阶段开始之初的10~20秒上行气,引到半水煤气柜或干脆放空。

  • 标签: 空气间歇气化工艺 低氮煤气 生产工艺 块煤焦 固定层 粘滞力
  • 简介:如何提高造气单炉产气量,是每一个造气工作者讨论的永恒话题,一种优秀的操作方法是达到此目的的前提,本语文提出了“两佳两宜两恒、一一近一匀”操作法,简称“三两三一”操作法。目标明确,指标具体。

  • 标签: 固定层造气炉 “三两三一”操作法 炭层高度
  • 简介:通过对自动加煤机的设备结构、控制技术、关键技术等的介绍,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就增加产气量、保持炉温稳定、操作简便、维修简单等进行总结,使行业间进行交流,有助于共同提高。

  • 标签: 自动 加煤技术 设备结构 运行情况
  • 简介:近年来随着水煤浆气化的快速发展,负荷逐年升高。目前在运行装置负荷普遍在95%~110%。高负荷的运行对系统产生了较多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厂实际运行情况,针对高负荷运行时耐火砖的侵蚀做出阐述。

  • 标签: 耐火砖 侵蚀 炉温
  • 简介:分析GE水煤浆气化、四喷嘴水煤浆气化、GSP干煤粉气化和Choren干粉煤气化等技术的细灰洗涤工艺流程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实际生产对比,提出了优化的气化洗涤工艺思路。

  • 标签: 气流床气化 细灰洗涤 文丘里 水洗塔 四喷嘴气化
  • 简介:对于大块煤在气化炉中的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大块煤烧透的问题,同时对大块煤制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 标签: 大块煤 炉上温度 挥发分 气化层
  • 简介:我公司1989年从意大利引进“IDR”工艺对尿素老系统进行了增产节能改造,改造后的高压回路(简称“IDR”圈)由尿素合成塔R1,第一汽提塔(NH3汽提塔)E1,第二汽提塔(CO2汽提塔)E2,高压甲铵冷凝器E3,高压洗涤器E4,高压甲铵分离器D1六台高压设备和LV403,LV404,LV405,HV401,HV404,PV403等调节阀及相应的管线构成。

  • 标签: 尿素系统 IDR工艺 增产节能 技术改造 事故分析
  • 简介:本文针对近期改造全自动加焦机的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了该设备的优劣,为造气加煤系统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同行业应用该设备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 标签: 全自动加焦机 消耗 送风 操作
  • 简介:在我国气化煤球旱在60年代就开始在固定床煤气炉上作气化原料应用:分析南、北两地在型煤应用特点上的差异;型煤制作对原煤质量的要求;型煤与块煤的特性比较:型煤气化特点对煤气炉技术改造的要求.

  • 标签: 煤球 概况 粘结剂 加工 应用 技改
  • 简介:0前言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把不同形式的能量在数蹩上进行统一,还不能说明在质量上的差别,这是能量利用和能量衡算中的不足之处。如1度电可供热3600kJ。但3600kJ的热量却不能转化为一度电。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转换时,有些是可能的,有些却是不可能的,

  • 标签: 能量平衡分析 合成氨 热力学第一定律 造气 能量衡算 能量利用
  • 简介:我厂低温变换炉1993年2月投入使用,1997年10月系统大修发现下层卸料管与筒体内焊缝沿焊缝中间400mm的裂纹,打磨裂纹时发现该裂纹扩展,宽度为40mm,裂纹为网状,深度为26mm。

  • 标签: 低温度换炉 裂纹 氮肥设备 应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