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钛酸钡材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陶瓷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作高电容电容器、多层基片、各种传感器、半导体材料和敏感元件,在钛酸钡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以粉为原料经成型和结而形成多晶陶瓷,因此陶瓷粉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 标签: 钛酸钡 粉体 制备 固相反应法 液相反应法 电子陶瓷
  • 简介:钛酸钠陶瓷材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陶瓷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钛酸钡电子陶瓷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钛酸钡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以粉为原料经成型和烧结而形成多晶陶瓷,因此陶瓷粉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 标签: 钛酸钡 粉体 合成 固相反应法 液相合成法
  • 简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陶瓷材料,其粉原料的制备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这些制备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本文就钛酸钡陶瓷粉的制备技术作一综合评述。

  • 标签: 钛酸钡 陶瓷粉体 合成 电子陶瓷
  • 简介:生产电解铝的成本最主要的是两大块——电价和氧化铝,它们分别占成本的50茗和35%左右,不少企业沿这两个方向走上了一化道路。中铝在进一步加强氧化铝的垄断地位的同时,向电解铝产业挺进,先后将包头铝业、兰州铝业、焦作万方等大型电解铝企业纳入囊中,并且与关铝股份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不在中铝系的云铝股份收购支山铝业后,介入了氧化铝行业并拥有一定量的铝土矿,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产业链将得以延伸和完善。

  • 标签: 一体化 企业 氧化铝行业 电解铝 合作关系 铝土矿
  • 简介: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使用双注法,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在有保护剂及调节剂存在的情况下还原金属盐制备金属纳米粉,金属纳米粉在粒子直径在30~100nm。本发明可以用于制备多种金属纳米粉,所得金属纳米粉团聚松散、易于分散、单分散性好、粒子直径易于控制。本发明工艺简单,同一设备可制备多种金属纳米粉,所得金属纳米粉产率高,各配方均可达到95%以上,所得金属纳米粉易于液料分离,成本低廉。

  • 标签: 纳米粉体 制备方法 金属盐 粒子直径 单分散性 材料制备
  •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亚铬酸铜的方法,它包括步骤:(1)将甲苯、水和乳化剂混合,超声乳化成乳液;(2)将硫酸铜溶液和重铬酸钾的氨溶液滴加到乳液中,生成胶状沉淀;(3)反应完毕后蒸走甲苯和水,残余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洗,最后用丙酮洗,在55~66℃湿度下干燥,得到土黄色粉末;(4)锻烧制得纳米级亚铬酸铜。用高能球磨法使纳米级亚铬酸铜嵌入或粘附于高氯酸铵晶体表面所形成的复合粒子,可大大地提高了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效果。

  • 标签: 亚铬酸铜 纳米级 制备 微乳法 高氯酸铵 硫酸铜溶液
  • 简介: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和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逆变电源在工业控制和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高性能的数控逆变器已经成为目前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三相全桥电路组成的逆变电源系统。逆变拓扑采用三相全桥电路,其MOS管的驱动电路采用IR2113芯片,主控制器选用STM32系列ARM芯片。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控逆变电源能产生高精度、低THD、低负载调整率的50Hz正弦波电压。

  • 标签: 微电网 STM32 IR2110 三相逆变电源
  • 简介:超细粉技术是指制备与使用超细粉及其相关的技术,其研究内容包括超细粉的制备技术,分级技术,分离技术,干燥技术,输送,混合与均化技术,表面改性技术,粒子复合技术,检测及应用技术等,目前超细粉技术与设备已广泛用于军民各个领域,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超细粉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知识面很广。

  • 标签: 超细粉体 应用 制备 分级 分离 干燥
  • 简介:一种纳米稀土钨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该纳米稀土钨粉材料特征为: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5%~30.0%的稀土氧化物,99.5%~70.0%的W.其中稀土氧化物为CeO2或La2O3或Y2O3。该纳米稀土钨粉体制备方法特征为:将偏钨酸铵粉末与稀土氧化物粉末分别溶于水中,混合澄清后使用氮气喷枪,将其在液氮中预冻后置于冻干机中进行填空干燥得到粉末;在氢气气氛中,对干燥后的粉末实行二次还原得到纳米稀土钨粉。本发明使稀土和钨能在分子的数量级上进行混合,经预冻-冷冻干燥和两次还原后,得到了均匀混合的纳米稀土钨粉

  • 标签: 稀土氧化物 偏钨酸铵 制备方法 粉体 纳米 粉末冶金技术
  • 简介:本文主要从欧洲一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一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一化运动发展的意义三方面来阐述欧洲一化的历史演进问题。

  • 标签: 欧洲 一体化 历史演进
  • 简介:纤维增强的渗透率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树脂浸润的结果,决定了成型制品的质量。本文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流动控制方法,使用自制的实验模具对纤维增强渗透率的实验测量,计算出某种玻璃纤维增强的各向异性的渗透率,并且利用测得的渗透率作为材料参数输入到数值模拟程序中,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是一致的,以此表明:通过这种方法测得的纤维增强渗透率是比较准确的。

  • 标签: 树脂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体 渗透率 实验研究
  •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制备碳化硅晶须和粉的方法,它是将石墨与共其他工业用碳质和硅质原料混合后,将入工业SiC冶炼内进行合成反应,用石墨作导电发热体制备碳化硅晶须和粉。该方法原料来源丰富廉价,生产工艺简单,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其生产出来的晶须直径均匀,长径比大,异形晶少。因此,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 标签: 碳化硅晶须 制备方法 工业制备 微粉 生产工艺 工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