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以沙溪流域永安段为研究对象,利用RS、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获得的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图.运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研究区23个景观指数,根据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景观指数进行筛选,并据此对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可用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幅度特征因子、形状复杂性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因子3个公因子表达23个景观指数的主要信息.2)从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林地类型20a来优势度减少,形状趋向于规则且分布趋于集中;耕地类型面积逐渐减小且分布趋于集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大,聚集程度及连接性均有所增加.这种变化过程说明研究区景观受人为干扰较大,反映出流域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 标签: GIS 景观变化 相关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沙溪
  • 简介:通过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比较人工湿地的基质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基质的氨氮吸附过程都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27mg/g、6.15mg/g和0.98mg/g;经高钙废渣处理的污水,出水最清澈;高钙废渣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效果最好的高钙废渣进行了模拟人工湿地吸附氨氮的基质柱实验,以高钙废渣为基质的模拟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20%~42%。

  • 标签: 氨氮 等温吸附 基质 人工湿地
  • 简介:依据黑龙江省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内11个村屯310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意愿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户主年龄、对旅游的认知程度、拥有投资资金的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农户参与的可行性、旅游资源情况和当地政府态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考虑农户的经济利益、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科学规划等促进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措施。

  • 标签: 农户参与 湿地旅游 三江自然保护区
  • 简介:以1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用根系图像分析软件(winRHIZOTRON2005a)和CN元素分析仪(ElementarVarioELⅢ)测定4个径(0-2mm、2-5mm、5-10mm、10-20mm)根的形态参数和C、N含量,用土壤呼吸测定系统LI-8100(LI-COR,USA)测定各径离体根呼吸速率,分析不同径根参数特点及其与根呼吸的相关性,并对根系离体后呼吸速率变化和测定时间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径之间的根参数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根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细根(〈2mm径)的呼吸速率和〉2mm径根的平均呼吸速率分别为1.145±0.249nmolCO2gDM^-1s^-1和0.350±0.040nmolCO2gDM^-1s^-1,前者显著大于后者;离体根呼吸速率与根N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根C含量、C/N呈显著负相关,与比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细根离体后呼吸速率应立即测定,而〉2mm的根测定时间可以适当延后。

  • 标签: 杉木 N含量 C含量 C/N 比根长 呼吸速率
  • 简介:为了了解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于2011年5月、7月和9月,对该保护区沼泽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该保护区的4块采样地中,共获得土壤动物38类2122只,隶属于3门7纲16目27科,优势类群为甲螨亚目和双翅目幼虫。总体上,油桦(Betulaovilifolia)—臌囊薹草(Carexschmichtii)沼泽和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薹草(Carexsp.)沼泽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密度高于臌囊苔草沼泽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臌囊薹草沼泽,仅油桦—臌囊薹草沼泽的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季节差异;各采样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无显著差异,油桦—臌囊薹草沼泽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密度最高,油桦—臌囊薹草沼泽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其他采样地都是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各采样地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密度都有明显表聚性。生境差异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有明显影响。

  • 标签: 土壤动物 多样性 沼泽 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不同的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保护区湿地植被的固碳量和土壤固碳量;运用碳税法,对保护区湿地固碳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总固碳量为596.41Gg,其固碳价值为7.41×10。元,直观的经济价值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也为中国湿地固碳功能价值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量 固碳价值 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为部署启动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进一步推进第次国土调查,2018年12月24日,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18年度全省土地变更调查暨第次国土调查部署培训会议。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雷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土地变更调查 部署 国土调查 自然资源
  • 简介: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Ⅱ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觞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一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鱼类群落 土著种 区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有湿地1130hm^2,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先后次对保护区水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禽61种,占国内水禽总种数的23.55%;其中有繁殖种类22种,占保护区水禽总种数的36.1%.在记录到的水禽中,属国家Ⅰ保护的有2种;属国家Ⅱ保护的有5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附录Ⅱ限制贸易的有5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鸟类名录的水禽有14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有39种.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1986~1987年记录到水禽30种,1986年夏季数量为39.83只/km;1998~1999年种类增加至42种,1999年夏季数量为73.38只/km;2002~2004年种类升至48种,2003年夏季数量上升至169.28只/km,变化较大.令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鱼塘的开发.但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因素正影响着保护区水鸟多样性的动态.因此应该制定适宜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对保护区的水鸟进行保护.

  • 标签: 沙坡头 湿地 水禽 保护
  • 简介:以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分析了1990年、2000年和2014年该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大幅增加,农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以上;2斑块密度增加,而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斑块面积显著减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严重;3景观多样性不断降低,景观格局向均衡化、单一化方向发展;4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黄河径流量、降水量、气温、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景观格局 动态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开发区提升土地供给质量,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共有520个国家开发区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对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现将全国参评国家开发区评价结果通报如下。

  • 标签: 国家级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工作 通报 自然资源部 供给质量
  • 简介:保护区有效性评价可以为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选取能够反映湿地格局变化的指标,构建保护区湿地保护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周边地区为参照背景,利用信息熵模型,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对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7年4个时期的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湿地保护有效性总体有所提升,比同期周边地区的湿地保护效果好;4个时期中,2005年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相对效果最好,1995年的相对效果最差。从自然保护区的各功能区来看,核心区湿地保护的效果最好,其它依次为实验区、缓冲区。

  • 标签: 湿地保护 有效性 信息熵模型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通过对盐城湿地土壤盐度的监测,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研究盐城湿地土壤盐度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4月,在相对干的春季,盐城湿地土壤盐度为0.198%-2.389%;2012年4月,在相对湿的春季,土壤盐度为0.290%-1.620%,其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在由陆向海方向,从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沼泽、盐地碱蓬(Suaedasalsa)沼泽到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沼泽,土壤盐度逐渐增大,光滩土壤盐度较小。土壤盐度空间异质性具有沿海岸方向延伸、沿海向陆方向更替的带状分布特征;在南北方向上,土壤盐度缓慢增大;土壤盐度为Ⅱ(盐度0.315%-0.535%)和Ⅶ(盐度〉1.262%)的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24.990%和24.949%;芦苇沼泽土壤盐度阈值小于0.533%,盐地碱蓬沼泽土壤盐度阈值为0.533%-0.886%,互花米草沼泽土壤盐度阈值大于0.886%;光滩土壤盐度阈值小于0.886%。光滩—互花米草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241%,盐地碱蓬—互花米草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135%,盐地碱蓬—芦苇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038%。

  • 标签: 土壤盐度 空间分异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