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地面控制区域控制条件不足和定位精度较低等情况,将水边线等高条件与有理函数模型(RFM)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岸带卫星影像特点,将水边线等高点引入平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边线等高海岸带稀少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稀少地面控制情况下,方法与未加入等高控制条件海岸带卫星影像定位方法相比,高程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在离海岛较近大陆岸边布设控制点,利用本文方法同样可以在海岛获取较高定位精度.这对于稀少地面控制条件下海岸带、海岛(礁)地理信息精确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卫星影像定位 海岸带 海岛(礁) 水边线等高 稀少地面控制
  • 简介:随着各国海岸附近海港工程逐渐增多,部分国家存在将领海基线向海-侧调整倾向,进而对领海、专属经济区海域划定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4处典型海港工程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处样点中,5处会造成各划界海域面积显著扩大.多数情况下,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面积依次扩大.模拟实验表明,划界海域面积变化量与海港工程形态、位置及其周边关系多个因素有关.

  • 标签: 海洋划界 海港工程 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 直线基线 影响因素
  • 简介:研究了建立我国陆海新一代平均重力异常数字模型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分辨率的确定问题;二是拟合推估中已知重力点选取问题.经过在全国范围内计算,表明本文中结论是正确.

  • 标签: 重力场 平均重力异常 基本分辨率 数字模型
  • 简介:GIS表现形式已经由早期系统转向了服务,而云计算已经成为支撑GIS服务一种重要模式。面对广泛而迫切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应用需求,亟需构建一个统一服务平台。结合云计算和GIS云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一个面向海洋基础地理信息、基于混合云模式、面向服务架构海洋基础地理信息云服务体系架构设想,分析了需要重点研究存储优化、自适应可视化与并行处理关键问题,为构建"按需、实时、动态、易用"服务平台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海洋测绘 海洋地理信息 云计算 面向服务 智慧海洋
  • 简介:在建设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库时,数据编制常用墨卡托投影,其投影参数对数据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使要素密度均匀,数据误差可控,同时适应海图产品生产实际,以纬度小于75°为研究区域,分析墨卡托投影长度变形及不同基准纬线制图综合指标对应实地距离影响,统计分析目前出版海图产品基准纬线设定现状,以此为依据分比例尺级别拟定基准纬线方案,为基于数据库海图数据编制与产品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海图制图 墨卡托投影 基准纬线 长度变形 数据库
  • 简介: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碎石基础结构测量控制内容,针对沉管隧道水下标高测量精度高特点,通过多波束测深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测深数据精度及可靠性.并基于多波束数据量大、相对精度高优点,提出特制单波束数据与多波束数据相结合水下标高点面控制法和深水深槽结构物尺寸图上测量法,实现了沉管隧道碎石基础质量全面控制,并为管节安装快速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沉管隧道 碎石基床 港珠澳大桥 数据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潮流形态和含沙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围填海工程后辐射沙脊群海域潮流和含沙量变化。结果显示工程潮流和含沙量影响主要出现在工程区附近。围填海工程使原本以弶港为中心呈扇形辐聚、辐散潮流格局有所改变,形成东沙岛西侧南北向和高泥岛南侧东西向两条潮流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条子泥南北两侧水体。工程后含沙量变化与平均流速变化基本一致,在流速变大东沙岛西北侧和高泥岛南侧海域,含沙量显著升高;在流速变小条子泥南北两侧、东沙岛东侧及西南侧,含沙量显著降低。

  • 标签: 辐射沙脊 围填海 潮流 含沙量 数值模型
  • 简介:海图生产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以后,海图生产概念、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陈旧制图技术和方法已不适应海图生产要求.依据这些形式与内容变化探讨海图生产技术变化实质,通过建立海图生产新思路,调整制图过程和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不断提高海图质量水平.

  • 标签: 海图制图 数字海图 纸质海图 生产流程 数字技术
  • 简介:人类从古至今人类海洋探索从未停止,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借助于先进科技手段在海上修筑钻井平台、铺设海底电缆、架设海底隧道,同时国家间为了追求更为廉价生产资料进行远洋运输。但是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托列峡谷号”油污案、“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大连新港7·16爆炸案案例每一次都是海洋环境极大破坏。为此国家间通过不断探索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构建系统裁判赔偿机制,国家之间也在各自探索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新立法借鉴,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完善了现行海洋污染赔偿机制。

  • 标签: 海洋环境 污染来源 限制赔偿责任 完全赔偿责任
  • 简介:基于GAM模型2006~2011年辽河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大辽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每年pH值趋于一致;2011年溶解氧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且2006年溶解氧达到最低值。就6年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2007年COD浓度较高且高于平均值;然而,溶解氧和COD与氨态氮变化只有40%相关。

  • 标签: 辽河公园 水质监测 评价
  • 简介:为研究温度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培养周期中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应英国海道测量局邀请,交通部安全监督局林玉乃局长、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孔令户部长率中国海道测量代表团,于1996年10月21~23日英国海道测量局和英国海军测量部队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英国海道测量局局长克拉克少将向代表团介绍了英国海道测量管理体制和海图制图新技术应用情况。代表团详细参观、考察了海道测量局海图资料处理、海

  • 标签: 海道测量局 发展状况 数字海图 测量船 海图制图 英国海军
  • 简介: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及生物气候学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浮游动物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指标来阐述其全球变暖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全球变暖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 标签: 全球变暖 浮游动物 生理活性 丰度 生物多样性 生物气候学
  • 简介: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CO2,使空气中CO2量极具增加。据研究:CO2是温室气体主要组成部分,地造成温室效应主要元凶。海洋是碳一个巨大储存库,海水能够溶解大量CO2,海洋中大量植物和浮游藻类吸收CO2产生O2,是CO2非常大聚集地(汇)。与此同时CO2在海洋中汇聚使海水酸度增大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CO2源汇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源汇 温室气体 生态系统 渔业资源
  • 简介:沿岸水深测量结束时一般要进行新旧水深资料比对,以便科学处理测绘中技术问题.可能引起水深图深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以下几个因素:沿岸海底地形发生了变化,海图深度起算面发生了变化,水位改正方法改进引起变化,其他因素引起深度变化

  • 标签: 沿岸水深测量 水深变化 平均海平面 深度基准面
  • 简介: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 标签: 海平面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海上风
  • 简介:在湛江附近海域建立了三维动边界水动力模型,通过验证,结果与观测数据符合良好,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计算了湛江东海岛填海大堤现状以及1958年大堤修建之前湛江海域水动力场,通过两种情况下流场、潮位、纳潮量以及水交换率比较,分析了东海岛大堤存在对湛江湾水动力环境影响。

  • 标签: 湛江湾 东海岛大堤 数值模型 水动力环境
  • 简介:介绍了浅水非线性效应处理方法,研究了相关法原理及其应用,并以厦门港及烟台港为例对上述港口未来时刻作了潮汐预报,从实用角度说明了相关法应用于浅水效应显著港口时预报效果改善将更为明显。

  • 标签: 潮汐预报 浅水非线性效应 相关法
  • 简介: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 标签: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