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影像海图作为新一代数字测绘产品已经具备了业务化生产条件。为指导相关单位作业,详细分析了影像海图制作技术,并结合香港昂船洲影像海图制作任务总结了影像海图制作流程。

  • 标签: 影像海图 正射影像 几何纠正 信息融合
  • 简介:针对海岸和海岛(礁)稀少地面控制区域控制条件不足和定位精度较低等情况,将水边线等高条件与有理函数模型(RFM)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岸卫星影像特点,将水边线等高点引入平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边线等高海岸稀少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稀少地面控制情况下,该方法与未加入等高控制条件海岸卫星影像定位方法相比,高程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在离海岛较近大陆岸边布设控制点,利用本文方法同样可以在海岛获取较高定位精度.这对于稀少地面控制条件下海岸、海岛(礁)地理信息精确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卫星影像定位 海岸带 海岛(礁) 水边线等高 稀少地面控制
  • 简介:针对海量、大型海岸遥感影像处理难题,以高性能集群并行处理技术和大规模分布式处理技术为代表遥感影像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个构建在网格计算环境下,适合大规模遥感影像快速、批量处理一整套软硬件技术解决方案.从海岸遥感影像地理特征、技术特点、真正射影像生产流程等多方面对海岸遥感影像并行处理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说明,并对精度和效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遥感影像 海岸带 并行计算 集群架构 真正射影像 空三解算
  • 简介:从地图符号本质和特征入手,根据具体应用把海岸地形图符号进行分类和数据分层。最后,利用组件技术,设计完成了符合最新海岸地形图图式标准海岸地形图符号库。

  • 标签: 数字地图 海岸带地形图 符号库 组件
  • 简介:以覆盖黄河三角洲和连云港区域两景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1A级产品为例,利用现场采集地面控制点和1∶50000DEM产品,开展了影像自主定位和正射校正实验,制作了控制点偏移矢量图,并对影像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具有较好自主定位精度,黄河三角洲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27.8m左右,连云港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53.8m左右;在单控制点情况下,影像定位精度在3m左右,最大偏移量约为6m;在多控制点下正射校正,影像定位精度为1m左右,最大偏移量为1个像元;对比控制点偏移矢量图,检查点较影像同名点偏移方向与大小基本一致,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内部刚性较好.

  • 标签: 遥感 高分一号 海岸带 定位精度 正射校正 GF-1
  • 简介:基于广州及深圳海岛海岸区域1:2000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对比分析A3航摄仪在有、无地面像控点情况下空中三角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无地面像控点情况下,A3仍可满足海岛海岸区域大比例尺成图精度要求,且航摄效率高、成图周期短.本研究可为A3在海岛海岸区域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航空摄影 A3航摄仪 空中三角测量 海岛海岸带 数字正射影像
  • 简介:利用涌浪影响下短时段内冲流滩面高频高程数据和碎波波流资料,在奇异谱分析(SSA)基础上,以比研究了不同形态滩面的冲淤变化趋势、趋势分布形状、冲淤变化周期和冲淤变化强度,以及同一条剖面不同桩点间各因素间变化关系:用交叉谱方法探索了每分钟滩面高频冲淤变化与碎波长重力波间作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滩角韵律地形引起冲流分流作用促进了滩脊向滩谷泥沙转运,冲流滩面存在明显长重力波频段周期性冲淤振动,滩面冲淤振动强度由滩面下部向上部递减,碎波长重力波对滩面高频冲淤变化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冲流带 奇异谱分析 长重力波 交叉谱
  • 简介:根据冲绳海槽多道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在16条地震剖面上发现了水合物拟海底反射层BSR,经过AVO、波形反演等特殊处理技术,首次直接利用BSR圈定了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具体分布范围,直接利用数据得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厚度在冲绳海槽分布趋势,认为海槽南部最厚,中部次之,北部最薄,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冲绳海槽水合物稳定厚度和水合物资源量,对今后海槽水合物勘查和资源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BSR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 冲绳海槽
  • 简介:以象山港海岸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年到2015年象山港海岸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 标签: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比较了微绿球藻培养转录子在海水和淡水,准备f/2培养基,以了解这种藻类淡水驯化机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为细胞成分,降解离子运输,和核糖体生物合成。这些发现问题表明,藻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主要是氨基酸和脂肪酸)产生过多能量(ATP)维持细胞离子(主要是钾和钙〉)平衡,而氨基酸和ATP耗竭,以及核糖体减少抑制蛋白质翻译和最后慢下来细胞生长。

  • 标签: 淡水驯化 转录子 机制 细胞成分 微绿球藻 差异表达
  • 简介: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意义。本文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iosp),本研究中编号为D2,对这株菌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NaCI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NaCI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 标签: 发光细菌 生长条件 发光强度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 简介:针对目前国内报业信息管理中存在问题,以及在分析了当前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引入GIS对报社日常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详细介绍了徐州市报业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立、专题应用模型设计方法.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报业系统 MAPX 数据库 客户端/服务器
  • 简介:论述了满足地图可视化基本条件和载负量限制;论述了地图比例尺、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派生逻辑。阐释了由相似比较派生地图学概念和地图学概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增加和丰富必然逻辑。

  • 标签: 地图学 可视化 逻辑 地图比例尺 地图概括 数字地图制图
  • 简介:利用Matlab二次开发编制teqcplot程序模块,实现质量检查结果图形显示和可视化查询,将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影响定量地表示出来,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算,根据检查结果对GPS观测数据进行相应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TEQC预处理后观测数据,有效地提高了GPS基线解算质量。

  • 标签: GPS数据预处理 TEQC软件 matlab二次开发 质量检查 可视化
  • 简介: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传统单机模式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管理需求,随着城市生活日益复杂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功能改进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B/S架构,以AreGISServer和.Net为核心技术开发WebGIS,建立了网络化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成北京数字市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满足大众化和网络化需求同时,其采用AreGISServer技术开发WebGIS方式,能够充分发挥ArcObjects强大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为综合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信息依据。

  • 标签: 地下管线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SERVER .NET ARCOBJECTS
  • 简介:水深测量是测量中常见工作,涉及到测深、定位、姿态等数据融合处理,为了得到高质量数据,需要采用合适数据采集软件,并针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个“好”数据采集软件所应具备基本特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问题,提出了水深测量软件必须具备关键功能、水深数据中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时间精度、数据完整性等质量因子检查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以HYPACK软件为例,针对其数据格式提出了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开发出了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有针对性水深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软件不仅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精度评价,也能解决和修复测量数据中参数错误等问题.

  • 标签: 水深测量 质量控制 精度 数据检查 软件 HYPACK
  • 简介:采用二维全球高分辨率(1/4°×1/4°)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 标签: 诊断模型 流函数 动力计算 大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