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萧红小说中叙述了大量的城市空间,这些城市空间表现为不同的城市意象,萧红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并置叙事、切换叙事以及重复叙事等策略,从而构建在现代性视角下的城市审美态度与漂泊感体验.

  • 标签: 萧红 城市空间 城市意象 空间叙事 现代性审美 漂泊感
  • 简介:对青少年加强舟山传统音乐的教育是继承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不容否认的是,当前舟山传统音乐在青少年的教育普及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包括审美情趣、时代特征、文化环境上的诸多变化,也包括了当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带来的阻力。改变课堂教学思路,加快文化产业升级,增强传统文化的日常熏陶,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音乐教育,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舟山传统音乐 教育 传承
  • 简介:《乡土医生》想象和建构了接近完美的理想医生许云峰,在市场社会的语境中显得错位失真;而《中国病人》中表征理想的主人公富于理想却被指认为"病人",与现实格格不入。"乡土医生"难以疗救"中国病人",这两部小说形成互文。曾经作为"疗救者"的医生在消费时代已经失去其主体性,甚至其自身都沦为"病人"。"医生"无可寻觅,"病人"却随处可见。至此,八十年代小说中接续"五四"启蒙传统的"疗救"隐喻,在世纪之交的文学中已经隐身退场,完成了从启蒙现代性到世俗现代性的转变。

  • 标签: 世纪之交 《乡土医生》 《中国病人》 主体性 启蒙 世俗
  • 简介:战后日本鲁迅研究在海外汉学中独树一帜,已经构成一个以"以鲁迅为方法"为鲜明特色的鲁迅研究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与战后日本对"近代"的整体性反思直接相关,有日本的亚洲主义思想基础。伊藤虎丸有着"以鲁迅为方法"的方法论自觉,他对鲁迅的研究构成对"竹内鲁迅"以来日本鲁迅研究传统的"超克"。但正如伊藤虎丸自己所总结的,日本鲁迅研究"外行"逐渐成为"专家",这一历史悖论也提醒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学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整体性 鲁迅 伊藤虎丸 日本 亚洲主义 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