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的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CO_2移除两大类技术。两类气候工程技术与传统减排方法的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的科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政策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 标签: 气候工程 地球工程 CO_2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减排 气候变化
  • 简介:姚江平原位于浙东北,处宁绍平原东部,跨上虞,余姚、慈溪、宁波市江北、镇海五县(市、区)。流域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其平原部分呈东西长条形浅盆状,地势由西北、北往东南、南倾斜,面积2041平方公里。姚江平原是我省粮棉重点产区工业基地之一。年工农业总产值近90亿元。一、洪涝灾害及评估

  • 标签: 宁绍平原 洪涝灾害 流域总面积 粮棉 治理策略 浙东
  • 简介:防雷减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确保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海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从实践总结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防雷减灾在构

  • 标签:
  • 简介:基于1990—2015年世界前20个排放大国碳排放量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主要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出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量GDP的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世界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表现为碳排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研究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问题上的阶段性特征,碳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发达国家。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关于要求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提出大幅减排目标的诉求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特征,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规律。发达国家基于历史排放责任、发展阶段能力,都应该带头开展减排行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国际气候治理需要根据并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特征,形成国际合作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协同。

  • 标签: 排放大国 CO2 GDP 格兰杰检验 气候治理
  • 简介:1引言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气象网络通信设备也在不停地升级,目前我省各地、市、县都建立了基于x.25通信线路系统。路由器是全省Ⅱ型站数据传输的主要通信设备,它能够实现不同网段的数据通信。如果路由器受到黑客攻击或硬软件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报文和数据准时而有效的传输,所以维护好路由器的安全正常运行是网络管理员日常维护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 标签: 日常维护 安全策略 气象系统 路由器 网络通信设备 数据传输
  • 简介:森林火灾是一种失去人为控制的森林燃烧现象,燃烧过程中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直接烧死烧伤各种年龄的林木,降低木材产品等级;破坏森林结构生态环境。同时,也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等。总之,森林火灾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如1987年春季发...

  • 标签: 森林火灾 可燃物 温度 助燃物 火源 预防
  • 简介:1概述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雾霾天气,环保部监测信息显示,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天津、上海、郑州、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均被雾霾天气笼罩,其中北京雾霾天气多达25天。持续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防治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天气 治理 国外 中东部地区 信息显示
  • 简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的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非市场机制的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的特点。《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在未来的遵约细节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 标签: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 简介:微机的常规预防性维护孟雅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影响微机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不包括微机自身的品质),即:电源、温度、湿度、清洁度、腐蚀、振动等。下面就从这六个因素谈谈微机的常规预防性维护。1电源对微机来说,平稳的电源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现...

  • 标签: 微机 预防性维护 空气相对湿度 稳压电源 元器件 有害气体
  • 简介:认识气候变化规律预防霜冻灾害杨渊华(赤峰市气象局)1995年赤峰市继遭受严重的春夏连旱、低温冷害之后,在9月10日9月14日,又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灾害。这场霜冻北部旗县出现时间比历年平均日期提前68天,南部旗县提前10—12天,其受冻面积之广、绝收减...

  • 标签: 气候变化 霜冻灾害 气象灾害 农业 畜牧业 低温冷害
  • 简介: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工业革命明显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文章论述了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关系,以及人类认识它的历程,阐述了生态学对认识生态环境危机的作用,提出了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指出了应该遵循的原则整治思路。最后,就有关根治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工业革命 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学 治理途径
  • 简介:根据IPCC全球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未来可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利用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研究了不同径流变化情景对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石羊河流域未来径流量减少15%,对流域现状发展模式治理模式经济影响将分别为29.8%7.2%。石羊河综合治理可提高流域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对流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 标签: 石羊河流域 流域治理 气候变化 影响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的治理开发现状,指出21世纪黄河治理面临的形势问题;进而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21世纪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措施;最后,展望了21世纪黄河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黄河 治理开发
  • 简介:为了认识未来大气科学的发展方向,委员会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大气科学的发展,考察了NSF在大气科学领域资助并获得成功的几个例子,分析了大气科学部(ATM)使用的几种资助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显然,学部培养了一支多产的研究队伍,并且对变化的优先领域机会作出了反应。基于这些分析,委员会确定了下面将要讨论的发现建议,推出一些促进学部活动健康发展的机制以帮助确保这样的成功能够持续。这里列出的发现建议的次序并非严格反映其重要程度,仅仅是帮助读者把握思路的产生。

  • 标签: 大气科学 研究队伍 优先领域 委员会 NSF 资助
  • 简介:介绍了水银气压表真空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判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气压表 真空度 误差 预防
  • 简介:第一届国际学校大众气象教育会议1984年7月2-4日在英国牛津召开。会议由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主办,美国气象学会世界气象组织(WMO)协办。这3家机构也因此成为这一系列国际会议的连续主办或协办机构。会议获得了积极响应,来自24个国家的8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34篇。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在会议致辞中,

  • 标签: 国际会议 气象教育 国际学校 大众 海洋学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将气候风险评估管理的实践、手段、制度减灾策略纳入国家政策计划”技术研讨会于2009年3月10~12日在古巴哈瓦那召开。该会议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国国际减灾署(UNISDR)联合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主办。

  • 标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技术研讨会 风险评估 减灾策略 管理 古巴
  • 简介:为加快推进我省“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建设.近日,省发改委下达我局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规划编制前期费.主要用于对我省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等易发区1105个自动气象站站址勘选以及通迅传输普查.天气雷达站址、净空条件前期电磁环境测试,与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开展易发地区基本资料收集、调查。规划编制论证、项目前期工作调研等。

  • 标签: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规划编制工作 自动气象站 项目前期工作 山洪地质灾害 水库除险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