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3年6月1016日,应欧洲微电子研究所(IMEC)黄立博士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雪芬博士和胡树贞组成的代表团赴荷兰进行交流访问。交流期间访问了位于埃因霍温欧洲微电子研究所,就智能传感器设备研发及低功耗产品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参观访问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 标签: 交流 荷兰 电子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 智能传感器 半导体公司
  • 简介:2016年3月2—4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ClimateObservingSystem,GCOS)“全球气候观测:通往未来之路”会议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发表大会主旨演讲,来自气候系统观测相关领域与组织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全面评估了GCOS计划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作为一个国际协调性的观测系统网络。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世界气象组织 艺术与科学 中国气象局
  • 简介:2007年3月10日,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以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运作)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同意在2007-2009年共同举办“气候酷”系列活动。

  • 标签: 合作备忘录 气候变化 环保领域 中国科技部 合作伙伴关系 文化教育
  • 简介: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通过对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1372名科学家的调查证实了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认同的观点:赞同"气候变化缘于人为活动"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比对该观点持异议的科学家学术水平更高。

  • 标签: 气候变化 学术水平 科学家 人为活动 研究人员 科学院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雷达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路径相似台风"比安"(2006)和"威马逊"(2014)的前部飑线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辐合线和边界层辐合系统为台前飑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持续强盛的东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输送。低层暖、高层冷且具有较大垂直温差的特征为台前飑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而强的CAPE积累和释放有利于对流强度的加强。高空槽并入台风倒槽有利于延长飑线的生命史。台前飑线从垂直风切变相对较弱的区域移入较强的区域有利于其组织和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组织和维持。台前飑线移动路径前方存在水汽辐合有利于其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维持。

  • 标签: 台前飑线 垂直风切变 物理量 生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