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从飑线形成的环流背景、飑线形成的源地与变化、飑线的发展条件、飑线的移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横扫浙江大部地区的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局部冰雹等强对流的成因,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相似于浙江历史上强对流天气的统计类型与移动路径,其主要区别在于这次副热带高压不强,暖湿气流层次较低等。分析了飑线预警征兆,认为从环境场、数值预报资料等方面可以寻找有利于飑线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应用卫星云图进行实时监测,并在雷达回波中予以核实。

  • 标签: 飑线 发展与移动 预警 征兆
  • 简介:台风路径预报是做好台风预报服务的关键.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此次台风活动期间,中高纬度波动南下,对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做好台风路径预报的服务.同时结合实况资料,分析总结台风移动过程中的特点.

  • 标签: 路径分析 MICAPS系统 台风路径预报 副热带高压 预报服务 移动路径
  • 简介:文章分析了WSR-88D或CINRAD/SA中常用的降水模式VCP21的扫描特点与扫描参数,结合移动雷达的参数设置要求与预报服务的需求,探讨了移动雷达体扫描的设定。主要有三个方面:(1)由于起始角度选择不当,使地物杂波对反射率产品与双偏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2)探讨径向扫描参数,如脉宽、距离库、探测距离、脉冲重复频率等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考虑以62.5km为代表的近距离、125km为代表的远距离与两者之间各参数的预设值;(3)基于移动雷达补充现有两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扫描探测盲区的服务需求,初步研究体扫描中仰角值的设置。

  • 标签: 移动雷达 体扫描 双偏振 扫描盲区
  • 简介:本文通过对8607号和8114号二个强度、路径均不同的台风的分析,发现层结稳定度(N~2)(N~2=g(dlnθ)/θ)的水平变化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关系密切。台风一般总是朝层结稳定度小的区域移动,层结稳定度小值区有利于台风加强。这对预报台风强度和路径有一定指示作用。

  • 标签: 非均匀层 螺旋云带 指示作用 西北太平洋 非绝热加热 西行
  • 简介:通过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副高强弱变化、温度场的分布以及物理量场的研究表明,影响201209号台风“苏拉”路径的主要因素是副高南侧东南气流为引导气流,另外双台风效应对“苏拉”路径作用明显;西南季风活跃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以及出现了Ekman抽吸作用,使得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慢,强降水维持,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 标签: 台风“苏拉” 移动路径 降水 分析
  • 简介:对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以下简称高原高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并对1979-2006年间高原高压过程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研究了高原高压对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虽然引起高原高压的过程多种多样,但根据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可以将高原高压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高压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或西部发展。在高原高压发展后期,高原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绕青藏高原控制高原东北侧和东侧地区,不利于水汽向上述地区的输送,使得西北地区到川东地区易于出现高温天气,即“高原高压高温区绕高原型”。另一类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强烈西伸上青藏高原引起的高原高压。在高原高压生成期,副高西端控制川东地区,川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纬向的高温天气。当副高东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天气得到缓解时,川东地区受依然维持的高原高压影响,高温天气并不随着副高的东退而结束,将这类过程称为“副高一长江高温型”。

  • 标签: 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 川东高温
  • 简介:陕西气象培训中心2005年1月至9月已举办培训班共14期,参加培训为585人次,远程培训3期,培训学员约500余人。其中举办的培训班:全省防雷工程培训、生态气候环境监测服务系统(1期),并根据业务需求在榆林、商洛各办1期。环境评价业务知识、全省人影指挥人员及综合管理,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CIRADICB雷达用户培训,综合财务管理,气象标准化,全省气象部门老干部业务政策,高空测报预审工作,全省气象系统办公室综合管理,酸雨业务观测规范,气象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培训班。

  • 标签: 管理信息系统 培训班 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部门 业务需求 财务管理
  • 简介:分析了2008年08号台风“凤凰”的移动过程及其对江苏降水的影响。由其移动路径和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以及影响江苏降水环流形势的演变可以发现,“凤凰”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引导;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风为台风降水输送了丰富的水汽,给江苏地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冷空气的侵入也是台风“凤凰”登陆后造成江苏持续性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时冷空气的入侵也破坏了台风的暖心结构,加快了台风的消亡。

  • 标签: 台风“凤凰” 副热带高压 西南季风 冷空气侵入
  • 简介:一、ECMWF灾害性天气的早期预警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性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性天气事件提前数天的成功预报,包括: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袭击欧洲的Kyrill风暴和Emma风暴;2007年7月影响英国和2008年7月影响东欧的严重洪水;2007年11月北海的风暴潮;2007年7月影响欧洲东南地区的热浪。另外还有诸如2007年在印度洋现的Sidr热带气旋和2008年出现的Nargis热带气旋,2007年9月在大西洋地区出现的Gustav和Ike热带气旋等热带气旋个例。这些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些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 标签: ECMWF 动态信息 中期天气预报 灾害性天气 热带气旋 早期预警
  • 简介: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以下简称信息室)的职责是为中国气象局党组及有关职能机构提出包括科技政策、专项计划、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科技咨询与信息服务;收集国内外气象及其相关领域有关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决策建议:负责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开展气象软科学及相关科学项目的研究;组织编辑出版《气象软科学》;负责气象行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具体负责气象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研究、标准编制、审查、咨询以及档案管理等任务。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发挥信息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气象工作者研究、交流和探讨气象事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平台,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网站(http://edu.cma.gov.cn/info_unit/)在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5年5月正式开通。该网站在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室主持编辑的出版物《气象软科学》和《咨询报告》电子版,还结合信息室职能开辟了“研究动态”、“事业发展、”“海外气象”、“信息研究”、“专题特写”、“讲座”、“气象标准化”和“资料库”等栏目(表1),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信息分析 研究室 网站 中国气象局 行业标准化
  • 简介:TheprojectisapartoftheNationalKeyScienceandTechnologyProject'DemonstrationofInformationSharingi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Throughthethree-yearefforts,underthesupportoftherelateddepartmentsofthe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theprojectpassedtheacceptancecheckinJanuary2002,hasfulfilledsatisfactorilytheresearchplanandcompletedtheconstructionofthedata

  • 标签: 气象信息 网站 元数据 气候变化 计算机
  • 简介:以下是我所近几个月通过调研论证和试验后获得的一些短平快致富信息,适合县局效仿、试验、参考。1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属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收花柱头入药,一般每公顷产量为22.5kg,每公斤国内收购价为4—5千元,外贸出口价可达万元左右。投入每公顷地需种球茎1200~1500kg(球茎必须8g以上才能发芽

  • 标签: 解郁安神 凉血解毒 名贵中药材 每公顷产量 番红 西红花
  • 简介:在对网上信息安全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10种保护网上信息安全的技巧.

  • 标签: 网络 信息 安全 技巧
  • 简介: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WMO正式出台了必要的政策和系统来支持免费和不受限制的国际气象信息和相关资料的交换。这个系统以前有,现在仍然有,三个主要部分:全球观测系统(GOS)、全球电信系统(GTS)和全球资料加工系统(GDPS)。其中,GDPS从2003年以来被称为全球资料加工数据处理和预报系统(GDPFS)。

  • 标签: 信息系统 WMO 全球观测系统 气象信息 电信系统 预报系统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给当今世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不仅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迎来了信息时代的诞生,造就了今天信息社会的辉煌。

  • 标签: 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 人类社会 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