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地震预报是地震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做出来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陈运泰院士就目前实际情况,做出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不能说地震预报是永远不可能的,预报肯定是要作的——刘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

  • 标签: 地震预报 科技工作者 地震台网
  • 简介:1地震与堰塞湖1.1地震堰塞湖的分类堰塞湖是一种自然的地貌现象,主要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地貌条件下,由冰碛物、滑坡体、泥石流堆积体、火山喷发物及溢流物等形成横向堤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流上游壅水形成的湖泊。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冰川堰塞湖、滑坡堰塞湖等。地震堰塞湖是由于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

  • 标签: 堰塞湖 地震 气象保障 地貌条件 火山喷发物 滑坡体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近2万人失踪及数十万人受伤,倒塌建筑物难以计数,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波及陕西、甘肃、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市,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 标签: 强烈地震 气象保障 大气污染 唐山大地震 汶川县 四川省
  • 简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影响,台湾海峡海域长期以来缺少海上气象探测设备,这片海域的海洋气象资料一直是一片空白。“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在大力构建陆上区域气象探测网的同时,为提高台湾海峡海域海洋气象、海洋环境的实时观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 标签: 气象资料 海洋气象 探测网 海上 填补 气象探测设备
  • 简介:1999年夏季,中国首次组织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分析此次考察中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获得的大气结构和臭氧探空资料,结合臭氧总量观测光谱仪(TOMS)臭氧总量和NCEP大气环流资料,指出:考察期间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臭氧总量与13km以下臭氧含量关系密切,而在20km附近最大臭氧浓度处的臭氧变化与大气臭氧总量关系较差,表明整层臭氧总量的变化主要受低层大气臭氧变化的影响.大气臭氧总量呈高-低-高变化,对流层顶高度呈低-高-低变化,分析500hPa高度场表明:考察期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造成局地臭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楚克奇海 北极 臭氧探空 对流层顶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 简介:通过对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海上强度发生突变前后的Micaps、海温、云图、雷达等资料的分析,发现暖的洋面为“桑美”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和足够的能量,而“桑美”在海上发生强度突变的重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的快速加强导致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加强以及叠加造成的,“桑美”的紧密结构以及副高边缘的对流云团也是它加强的原因。

  • 标签: 超强台风 强度突变 副热带高压 辐合 辐散 海温
  • 简介:基于辽宁省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的海上大风探测资料,与辽宁省沿岸海域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风场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有效样本数、获取率、可用性、平均偏差及标准差等数据,采用连续探测全部时间和分级处理风力评估高频地波雷达的工作状态,评判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反演的总体性能。结果表明: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总体性能优于盘锦高频地波雷达;大连高频地波雷达风向和风速观测资料的获取性能相当,总体基本满足业务应用需求;盘锦和大连高频地波雷达资料的获取率基本持平,但二者数据的可用性均较低,与实际海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低环境风力情况下(风速小于6m·s-1),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探测的风场均与实际风场偏差较大;当环境风力超过6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可以整体反应实际风场的变化,盘锦高频地波雷达表现一般;当环境平均风力超过10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

  • 标签: 高频地波雷达 风场 获取率 可用性 平均偏差 探测性能
  • 简介:1991年,郭增建发现1912~1914年缅甸、云南峨山和安达曼群岛3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产生大量水汽,导致1915年珠江特大洪水.2005年3月26日,王涌泉向有关方面反映苏门答腊巨震后,珠江可能发生大洪水,6月珠江果然出现了大洪水.巨震引起地壳释放出携热水汽,叠加到西南气流上,季风爆发后,被带到中国的华南地区形成暴雨.由于地下裂隙复杂和不畅,放气可滞后1a.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南海地区850hPa水汽通量距平明显呈现出高峰值.杜乐天等判读美国MOPITT的850hPa高度地球排气图,发现2002年9~11月印尼上空几百万km2有高出常年10倍以上的C0强烈排气.震前数月,印度洋东北部有持续性"长波辐射".对苏门答腊震区地震前后的潜热通量的时空变化过程的分析,发现了在地震前20d里,震中附近潜热通量发生了显著的异常变化.巨灾预测属世界科学难题.重大自然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借助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引发出一系列灾害-由损失较轻灾害扩展为损失较大灾害,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因此,利用卫星遥感、红外技术分析大地震前后水汽变化,进一步探索地气耦合机制,是一个关键科技问题.

  • 标签: 地震 洪水 地壳携热水汽 研究
  • 简介:大气边界层中的对流活动,可以在其上部稳定层中激发出重力,并引起垂直动量输送,影响到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的动量平衡过程.从二层模式中大气波动方程的线性解出发,得出了对流云街激发的重力波波阻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大气条件对阻的影响.这些分析可有助于大气环流模式(GCM)中此类重力波波阻参数化表达式的建立和改进.

  • 标签: 对流云街 重力波 解析解 波动阻力 对流层 大气环流模式
  • 简介:利用沙尘与水云、冰云、下垫面对红外辐射的散射、吸收差异,研究了一种卫星监测沙尘方法。将TBD8.5-11(8.5μm减11μm亮温差)、TBD11-12(11μm减12μm亮温差)、T11(11μm亮温)转换成3基色,经伽玛校正合成彩色图,用于沙尘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弱沙尘敏感,能详细反映沙尘强弱、位置高低以及沙地和云等多种信息,明显优于常用方法,对于研究沙尘对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能够发挥卫星日夜不间断探测的优点,适合连续跟踪监测。

  • 标签: 沙尘暴 多光谱合成 卫星遥感
  • 简介: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InstituteforSpaceStudies,GISS/NASA)建立的全球网格点月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M-K检验对中亚地区1880~2011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130a来,中亚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率为0.073℃/10a,接近于全球,高于我国的近百年温度变化趋势率;中亚地区1、4、10月呈增温趋势,其中1月份温度变化幅度最大,4、10月份增温趋势率较大;而7月份呈微弱降温趋势。中亚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出现较大的增温趋势,尤其是近50a,增温明显。

  • 标签: 中亚 气候变暖 温度变化趋势 气温突变
  • 简介: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产生的唯一因素.

  • 标签: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 简介:通过对金衢2005年6月11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天气学条件和α中尺度模型的分析.在大尺度两槽一脊,影响低槽还在加强的背景下,本次主要降水发生在能量锋区南缘,水汽通量具有提前的指示作用,底层垂直上升运动不是很强,从α中尺度模型分析,过程具有梅雨锋暴雨的三维特征。

  • 标签: 暴雨 大尺度背景 天气学条件 α中尺度
  • 简介:概述了环芳烃的来源,就近年来环芳烃(PAHS)在大气、土壤、植被和水体沉积物中分布与迁移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PAHs研究方向。

  • 标签: PAHS 来源 分布 迁移规律 研究方向
  • 简介:利用了Morlet连续小变换分析了景德镇市1953~2002年共50a年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利用Yamamoto检验法对突变点进行了真假性检验.结果显示,景德镇市年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年降水包含了17a、5a、7a、9a和4a的周期振荡;涝年或旱年主要取决于年际尺度(7a及7a以下)的周期变化;目前及今后2~3a景德镇市的年降水呈偏少的趋势;小变换系数的零点不一定就是突变点,景德镇市年降水小变化17a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58年和1992年.

  • 标签: 降水 小波分析 Yamamoto检验法
  • 简介:利用中国区域1992~2010年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欧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的卫星遥感反演(以下简称ESA)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of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的ERA-Interim(ECMWFReanalysis-Interim,以下简称ERA)两套再分析土壤湿度数据在典型区域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湿度均能较好的描述观测区域的总体土壤干湿变化,但均值和趋势一致性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ESA、ERA资料都能较好的描述中国区域春、夏、秋3个季节土壤湿度的干、湿分布格局。在干湿程度上,ESA在北方地区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和西南较观测偏湿;ERA在北方和西南地区较观测偏湿,在江淮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华北部分区域,ERA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要高于ESA。ESA、ERA与观测在秋季时相关性最好(大部分站点大于0.7);在全国大部分区域,ESA偏差要小于ERA且在大部分地区都表现出与观测一致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ERA在东北、华北、西南变干的范围明显大于观测;然而,ERA能更好的体现观测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ERA与观测的一致性最好,而ESA在受降水、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的时段或区域与观测的一致性更好,对秋季土壤湿度的描述比春、夏季更准确。

  • 标签: 中国区域 土壤湿度 数据比较 时空特征
  • 简介:利用多普勒雷达和4DVAR反演的0.5-5.0km中低层风场资料及地面、高空、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8日秦皇岛地区一次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暴的生成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单体风暴的短临预警.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地面辐合线和露点锋是秦皇岛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区域自动气象站风场和温度的突变对风暴单体的出流阵风锋具有指示作用.当风暴加强为超级单体并与阵风锋接近时,在超级单体的中低层(0.5-5.0km),出流与入流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位于回波强度为15-30dBz的边缘区域,而低层较强回波区域多为下沉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的分离确保了超级单体可以维持长时间的发展,出现传播运动;出流阵风锋远离成熟风暴单体后侧,在其后侧约15.0-20.0km处触发生成新的对流单体,导致对流系统的后向传播运动.通过传播运动矢量方向的估算可以提前预判风暴单体的发展区域,预警时效可以提前30min,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持续大于4g·m-3对2-5cm大冰雹的预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标签: 4DVAR 超级单体 阵风锋 后向传播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
  • 简介:利用小变换法反演边界层高度时,不同小母函数的选取可能得到不同的边界层高度。因此,对构造的白天及夜间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理想廓线进行Haar小协方差变换,并对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廓线进行Morlet与MexicanHat小变换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宜采用Haar函数与MexicanHat函数作为小母函数,其中Haar函数准确性优于MexicanHat函数,而MexicanHat函数更易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3种小变换法的反演结果对小振幅的敏感性,通过改变小母函数的小振幅,发现无论是理想廓线还是叠加扰动的廓线,较大的小振幅易得到比较稳定准确的白天边界层高度与夜间混合层高度。

  • 标签: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小波变换法 Haar函数 Morlet函数 MEXICAN
  • 简介:研究海洋的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高、向、周期,分析该海区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高平均下降0.3cm/a,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