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试以流行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为例,对江苏省苏州市(不含各县)和新沂市的气象和流脑疫情数据,用有序聚类的方法进行分期,进而分析气候环境和流脑疫情变化的关系。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气候条件
  • 简介:引言流行感冒(FLU)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流感传播迅速,常导致世界流行,在较大的流行中死亡人数往往超过千万,如果我们事先能预测流感的行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然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感流行 气候规律 气象条件 流行指数 回归系数
  • 简介:讨论气象要素与流行乙型脑炎发病率的关系。4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利用当年4月份的平均温度、上一年12月最高温度预测当年的流行乙型脑炎发病率具有较高的准确

  • 标签: 乙脑发病率 气象要素
  • 简介:1前言稻瘟病是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70年代我县稻瘟病的流行频率比较高。80年代后在对稻瘟病致病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培育出比较抗病高产的水稻良种。且在实际推广良种中以多种集团当家,并以良法配套栽培。对控制穗瘟的流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今年我县烟后作晚稻穗瘟发病范围之广,损失之重,均为近20年以来所罕见,本文对永定近六年的稻瘟病发生情况作一对比,以便明确导致病害流行的几个因素的作用。

  • 标签: 晚稻 穗颈瘟 原因 水稻生产 病害流行 稻瘟病
  • 简介: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和不断增加的输入病例被认为是登革热在中国重新出现而且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通过对一些登革热流行地区的天气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天气因素与登革热之间的关系。广州、福州和宁波的天气因素被用于交叉相关分析,根据天气和登革热疫情的时间关系,构建了我国登革热流行的气象风险地图。结果显示天气因素对登革热疫情都存在8~10周的延迟影响。我国登革热的高风险地区主要在华南和华东的沿海地区。华南地区经常暴发登革热,华东沿海地区的南部近年来也多次暴发登革热。虽然有些地区还没有登革热流行的记录,但应该加强对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出现本地流行

  • 标签: 登革热 气象因子 全球变暖 华南地区 华东沿海
  • 简介:城市高温热浪事件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共识。利用宁波市2012—2016年中暑病例数据和同期气候数据对宁波市夏半年中暑流行特征及热浪对其的影响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2012年和2013年中暑人数最多,并集中在6—8月,其中7月人数最多占比55.3%;男性中暑概率明显高于女性,中暑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中暑,31—60岁年龄段中暑人数占比最高,市区中暑人数占比要高于郊区(县);用温湿两要素结合的炎热指数和热浪公式定义宁波热浪过程,发现热浪天数和中暑人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898,选出7次热浪过程计算热浪中暑的相对危险度,发现除2013年以外其他年份热浪中暑的相对危险度均在10以下,2013年的3次热浪中暑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1、21.6和25.8,这与2013年热浪出现相对频繁集中有关;同时通过这7次热浪过程的前、后段热浪中暑的相对危险度的比较,并未见明显的热浪滞后效应存在。

  • 标签: 高温热浪 中暑人数 相对危险度 滞后效应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27届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年会(ISEE)在巴西举行。会议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和巴西公共健康协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环境健康的不平等”,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环境流行病学 巴西 年会 国际 公共健康 会议概况
  • 简介:根据2002—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逐月慢性阻塞肺病(COPD)入院患者例次和北京朝阳气象站同期逐月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讨慢性阻塞肺病与气候因素、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人类免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和气候资源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结果表明:慢性阻塞肺病与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气象因子有密切的相关,当平均温度大于等于19.5℃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温度小于19.5℃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3%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3%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气压大于等于1009hPa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有升高的趋势;当平均气压小于1009hPa时,有下降的趋势。当平均风速大于等于3.0m/s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风速小于3.0m/s时,发病例数较低。慢性阻塞肺病发病的高发期相对于风速极大值滞后15d。慢性阻塞肺病发病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从月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最高例数出现在4月,最低例数出现在7月;从年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例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对慢性阻塞肺病进行预测预防,以减少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生,可为该病的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简介: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给出了几条特别的建议,这些建议针对的,是国家多用途中尺度观测系统来自私人、公共和学术界的利益攸关人。这些建议的范围,从特别的数据应用到应该纳入国家综合网的观测和基础设施的特殊类型都有。

  • 标签: 多样性 基础设施 数据应用 中尺度 学术界 综合网
  • 简介:混合云天的观测姚新琪(张家川县气象局741500)在夏秋季,稳定性云层中混有Cb云的情况较多见。但由于处在稳定性云层之中,同时多受降水等天气现象影响,通常Cb云所特有的砧状和底部悬球状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到,尤其在无雷的情况下或闻雷之前要对天空状况有一...

  • 标签: 气象要素 混合性 稳定性降水 降水特征 要素变化 层状云
  • 简介:人工增雨是京津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含量高,在乌盟地区大规模实施"进、退、还"战略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乌盟生态环境现状,对开展人工增雨工作的必要、可行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可供其它地区参考.

  • 标签: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水资源 乌盟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1.雷达定量遥感2009年利用多普勒谱方法和实验室的毫米波雷达资料,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反演云水/云冰含量方法,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降水观测方法,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测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算法,研发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处理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台风监测方面,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新一代天气雷达 雷达资料 双线偏振 定量遥感 观测方法
  • 简介:一、概述所谓连续暴雨是指安康地区(10站)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至少一站日雨量(20~h—20~h)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过程.按此标准统计,连续暴雨从6月到10月在安康均有发生.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到9月,其中又以7月出现的频数最高,9月次之.本文以暴雨日为特征日,采用(0,1)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安康7月连续暴雨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日 降水过程 预报方程 不稳定能量 南支槽
  • 简介: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孟雅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影响微机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不包括微机自身的品质),即:电源、温度、湿度、清洁度、腐蚀、振动等。下面就从这六个因素谈谈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1电源对微机来说,平稳的电源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现...

  • 标签: 微机 预防性维护 空气相对湿度 稳压电源 元器件 有害气体
  • 简介: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灾害天气 科技部 基础研究
  • 简介:结合翁牛特旗实际,经过两年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北方旱作农田区的保护耕作方式。对改革目前传统耕作技术,保水培肥,省工节能,增产增收,促使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综合分析
  • 简介:基础四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合作方面,具有共同参与的广泛兴趣和优势互补的双赢特点。四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合作,不仅能促进四国的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及成果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扩大四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利益交集,还将不断加深四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四国已有气候变化科技合作的基础,合作中面临的障碍也有可能克服。四国科技合作不仅具有必要,也有可能

  • 标签: 应对气候变化 基础四国 科技合作
  • 简介:本报告第二章中的个例研究充分证明了跨学科、部门间、国际间和机构间合作对于NSF大气科学部(ATM)资助的领域中的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合作对于大气科学越来越重要。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得多领域科学家合作成为必然;鉴于资源正变得日趋紧缺,

  • 标签: 大气科学 协作 个例研究 跨学科 NSF 合作
  • 简介: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天气事件提前几天的成功预报,包括: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早期预警 ECMWF 中期天气预报 天气尺度 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