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仅次于粮食最重要的农产品.我国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3世纪华南各地就有种棉记载.13世纪引种至长江流域,16世纪黄河流域已普遍种植,现种植区域极广,新疆玛纳斯河流域(45°10′N)是世界棉花种植的最北界.全国90%以上的棉田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我国棉花气象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气象研究 种棉 蕾铃脱落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玛纳斯河流域
  • 简介:本文论述了棉花八种不同栽培技术方法的高产、优质、抗灾性能及气候生产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移栽棉花栽培方法在伏旱和秋季连阴雨严重发生的1992年,棉铃脱落率和霉烂率分别较对照地膜棉降低13.5%和47.7%,亩增产皮棉50.7kg,表现出较强的高产、优质和抗灾能力。沟播直育棉花栽培方法,其增温沟的增温效应,可将棉花大田播期提早20多天,为棉花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膜移栽 沟播直育 高产 抗灾 棉花
  • 简介:3年棉花栽培试验的农业气象概况王玉衡(哲盟气象处)前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给我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也为我盟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此盟气象处结合内蒙古气象科研所于1992年批...

  • 标签: 棉花栽培试验 农业气象 棉花产量分析 气象条件
  • 简介:陕西省棉花气象信息系统简介张永红,葛徽衍(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渭南·714000)陕西省棉花气象信息系统在UCDOS3.1支持下,采用QUICKBASIC和FOXBase”混合编程,模块化设计,人机界面良好,画面清晰,图形优美,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屏...

  • 标签: 棉花气象 信息系统 关中灌区 关中棉区 面积直方图 棉花种质资源
  • 简介:棉花栽培管理,应采用综合性科学技术措施,在水肥条件具备下,自然界光、热资源在棉花产量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对棉花优质、高产、稳产意义重大,所以,把提高光、热利用率作为棉花栽培管理目标。棉花栽培管理可用两个优势保一个优势的方法,就是用棉株生物学优势与光、热资源优势时段匹配同步,保证棉花产量优势。在作务上,扬长避短,发挥光、热气象因素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通过人工调控,促进棉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养分消耗,

  • 标签: 棉花栽培 光热资源 棉花产量 养分消耗 综合性科学 气象因素
  • 简介:1河西棉花种植分区回顾80年代初,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将河西川区棉花种植(覆盖地膜的棉田简称地膜棉,不覆盖地膜的棉田简称露地棉,下同)分成3个种植区:(1)次适宜种植区,范围含敦煌市(除南湖乡)、安西县西半县,海拔高度1200m以下地区.(2)可种植区,范围是金塔县、玉门市花海乡、敦煌市南湖乡,海拔高度1200~1300m的地区.(3)不能种植区,范围为海拔高度1300m以上地区[1].

  • 标签: 地膜河西 栽培贡献 棉花栽培
  • 简介:棉花需求增加是个世界性趋势,通过对浙江省棉花产量变化稳定性特征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是形成产量变化不稳定特征的客观原因,深入分析关键期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和确定棉花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指标,提出棉花优质高产的气象科技对策。

  • 标签: 棉花 气象科技 浙江 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 气象条件
  • 简介:主要分析了90年代以来,江西省出现的4次“凉夏”年份7~8月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江西省双季水稻和棉花产量的影响。发现“凉夏”对江西省双季水稻和棉花产量利多弊少,提出了“凉夏”年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标签: “凉夏”特征 双季水稻 棉花 影响
  • 简介:根据我县新垦红壤棉地棉花全生育期水分供需特征的分析:我地7、8月份降水少,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多数年份难以充分满足棉花正常生长、发育。经1990~1992年棉花分区灌溉试验,1991年起用DTS-1型土壤湿度仪跟踪了各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同时观测了棉花产量形成过程。试图分析花铃期的临界土壤湿度指标。为新垦红壤棉地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 标签: 土壤湿度 红壤旱地 棉花花铃期 土壤水分变化 灌溉试验 产量形成过程
  • 简介:基于最新的GTAP8(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4年到2007年全球贸易变化下南北集团贸易隐含碳变化及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规模扩张,全球贸易隐含碳流向的重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04年到2007年,发达国家高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以及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及中低端制造业出口的趋势加强,该过程的生产转移导致全球碳排放增长4.15亿t,占研究时段全球贸易隐含碳增量的63%。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隐含碳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贸易变化带来的南北集团隐含碳流动变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对此负有重要责任。

  • 标签: 国际贸易 南北集团 贸易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 生产转移 产业链
  • 简介:周可真在2007年3月30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四大发明”至北宋即已齐备,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科技创新奇迹,这多少表明了宋代以后我国科技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与同时期西方科技发展相比,后者可谓是加速度地发展,前者却是减速度地发展。如此直到清末,原本堪称世界超一流的中华大帝国便逐渐地被西方赶上并且远远超过了。究其原因,

  • 标签: 科技创新 思维方式 古代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 四大发明 加速度
  • 简介:基于GTAP8数据库,构建了2004年和2007年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表,测算了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基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碳排放量,对比了中、美、欧、日各自对外贸易隐含碳特征,分析了中美、中欧、中日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特点。结果表明:2004和2007年,中国基于生产端的碳排放高出消费端15%以上,而美、欧、日则低5%左右;中国是隐含碳净出口国,而美、欧、日则属于隐含碳净进口国;中国出口隐含碳最高的前三个行业依次是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和其他制造业;美、欧出口隐含碳最多的行业则是设备制造业、交通业和石化工业,日本的出口隐含碳高度集中于设备制造业。

  • 标签: GTAP MRIO 国际贸易 隐含碳
  • 简介:气象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气象服务发展方式做相应转变,确保以一流的气象服务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驾护航。同时,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唯有实现气象服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气象服务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弓l领作用。转变气象服务发展方式趋势不可逆转,只有立足于现实,明确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在组织、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做更深入、系统的工作,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实现气象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 标签: 气象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 气候变化 气象工作 经济发展
  • 简介:目标管理把领导层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控制自己的成就,因此,这是一种自由的管理方式

  • 标签: 目标管理 自由 管理者 控制
  • 简介:对目前财务集中核算管理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 标签: 财务集中核算 内控探讨
  • 简介:《健康气象站》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及有别于常规气象节目的形式,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美誉度。回顾一路走来的足迹,我们认识到是创新为节目的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一个刚满周岁的节目,它的脚步依旧蹒跚,我们希望它继续走创新的道路。特借此机会,将创作的思路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 标签: 气象站 健康 运作 策划 气象节目 福建电视台
  • 简介: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适应国家改革、加快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气象服务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基础 社会
  • 简介: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 标签: 冰雹 防雹作业 火箭发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