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得知电网接通远离省城西宁的祁连县托勒和野牛沟气象站时,每个关心它的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46年啊,两代气象人在无照明保证的条件下,长年工作在高山草原上,默默地将自已青春年华无私的奉献给了气象事业。今天,终于结束了靠油机发电来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历史。同时,PES5000卫星通讯小站成功建成,彻底解决了气象资料的传输。

  • 标签: 气象站 祁连山 高山草原 气象事业 卫星通讯 气象资料
  • 简介:对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怒江州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分析和评估,探讨了怒江州气象部门人才缺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人才培养 怒江州 气象部门
  • 简介:实现气象事业更大发展,必须提高气象事业软实力,必须依靠科技、人才支持。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效益,归根结底还是气象人才问题。只有惜才、爱才,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气象事业才能够长足发展。通过青海省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 标签: 气象 人才 现状 思考
  • 简介:中部地区气象人才匮乏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分析人才现状和未来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针对性,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 标签: 人才队伍建设 中部地区 气象人才 科学发展观 未来需求 引进工作
  • 简介: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在65MaBP(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第三纪已经有了古猿,进入第四纪之后发展为直立人。大约20万年前出现了智人,进入新石器时代才进化为与现代人解剖学上完全一致的智人(Homosapiens)。现代分子人类学根据基因图谱证明,

  • 标签: 分子人类学 非洲 哺乳动物 新石器时代 基因图谱 大灭绝
  • 简介:河流与人类自古以来,人类就千方百计利用河流,依赖河流而生存。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位于黄河和尼罗河这样的大河之畔。对于人类来说,河流既是生活必须的饮水之源,又是物资运输的重要交通线。此外,雨季从上游运来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人类是在充分地接...

  • 标签: 古代文明 物资运输 城市人口 刘亚平 水利发电 工业用水
  • 简介:人才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在对人才资源生态环境的含义、构成等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观念、体制机制、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了探析。

  • 标签: 经济欠发达地区 生态环境 人才资源 气象 人才观 竞争
  • 简介:地处海拔4050米,阿尼玛沁雪山脚下的果洛州甘德县气象局,成立于1959年4月,属国家气候观测一般站,1986年成立国家一级牧业气象观测站;承担着气象服务、生态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检测等工作。现有职工9人,均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8名,中共党员4名。

  • 标签: 县气象局 果洛州 青海省 生态环境监测 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观测站
  • 简介:1概况由世界气象组织(WM())主办的第5次港口气象人员(PMO)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7月20~24日在智利维尼亚德尔马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21个国家的4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PM0是特指负责招募、巡检和联络志愿观测船(VOS)的气象人员。

  • 标签: 世界气象组织 国际研讨会 港口 智利
  • 简介:由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共同主办2006年全国气象软科学“气象人才与教育培训”专题学术研论会,于2006年6月26—27日在青岛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近100人,除中国气象局系统各直属机构和省市气象局人事部门以外,青岛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解放军理工大学等来自高校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2天的会期里,会议代表就气象人才和教育培训问题展开研讨。

  • 标签: 青岛海洋大学 气象人才 教育培训 软科学 学术 专题
  • 简介:2011年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Hansen)的新著《环境风暴——气候灾变与人类的机会》(StormsofMyGrandchildren:TheTruthabouttheComingClimateCatastropheandOurLastChancetoSaveHumanity),由张邱宝慧等译。

  • 标签: 人类 美国科学家 出版社 OUR 灾变 环境
  • 简介: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的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的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系统 暴露 脆弱性 影响
  • 简介:6.1总论事实上,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每个方面都与地球相联系:这种联系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经历的气候和天气、所吃的食物、饮用的水以及我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环境中。各种环境要素影响着疾病和其他健康效应的分布、多样性、影响范围、强度和持续性,有一些因子人们已经知晓了几千年。

  • 标签: 人类健康 安全 环境要素 健康效应 多样性 持续性
  • 简介:郭英杰同志,高级工程师,科右前旗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副站长。他坚持不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始终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 标签: 国家基准 先进事迹 气候 气象 高级工程师 邓小平理论
  • 简介: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到0.6℃,如果人类不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在未来40年至50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年上升0.2℃,

  • 标签: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气候 气温上升
  • 简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带来的缺氧、低温和大风,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缺氧、低温和大风等与人类的关系,并逐渐摸索人类如何适应上述极端环境气象的规律,从而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条件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与工作。若能如此,可谓“天人合一”了。

  • 标签: 青藏高原 高海拔 极端环境 适应问题 山地环境生理学
  • 简介:<正>臭氧是大气层重要的组成成份,一般从5—10km臭氧含量开始增加,至20—25km的平流层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再往上逐渐减少。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大气的臭氧总量厚度约3mm。由于它对太阳紫外线

  • 标签: 大气臭氧层 生态环境 人类 保护措施 气候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