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2004)应用于业务工作年多来,软件重装、校准采集器时间、大风数据整理、拨号连接工作遇到了几个问题,通过处理,保证了软件正常运行记录完整。现将问题处理方法作介绍,供地面气象工作者参考。

  • 标签: 软件使用 地面气象测报 气象工作者 业务工作 业务软件 数据整理
  • 简介:OSSMO软件自200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为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软件系统集成度、运行效率较高,智能化较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报出错概率,但在使用OSSMO软件编发报文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 标签: 软件 报文 编发 系统集成度 业务运行 工作压力
  • 简介:我站在冬季有冻土项目的观测任务。2004年12月31日,最低气温-4.8℃,土壤有冻结,浅层5cm地温低于0.0℃,却测不到冻土。认真查看冻土器管内水量足,无缺水,内管、外管零线地面齐平,再看冻土器周边地段土壤情况,发现冻土器外管周边土壤被马尼拉草根盖住,严重影响土壤温度下降。把草根清除干净,土壤适当松动,次日低温正常测到冻土。

  • 标签: 冻土器 土壤温度 原因 最低气温 马尼拉 外管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排放情景下1.5℃2℃升温阈值出现时间。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RCP8.5排放情景下,全球地表温度将分别在2029年、2028年2025年达到1.5℃升温阈值;RCP2.6情景下直至21世纪末期都未达到2℃升温阈值,RCP4.5RCP8.5排放情景下达到2℃升温阈值时间分别为2048年2040年。伴随着排放情景升高,完成从1.5℃升温阈值到2℃升温阈值所需要时间缩短。区域尺度上,达到同升温阈值时间主要表现为陆地比海洋早,且陆地对排放情景差异敏感性相对较差,而海洋达到升温阈值时间则随着排放情景升高而明显提前。中国达到相应升温阈值时间要早于全球,且以东北西北地区出现时间最早。

  • 标签: CMIP5耦合气候模式 1.5℃升温 2℃升温 出现时间 区域分异
  • 简介:随着新媒体不断兴起,公众对于信息接触渠道悄悄发生着变化。作为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公共气象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新媒体传统媒体结合,更好地做好公共气象服务这道菜。本文就如何借助新媒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体 应用研究
  • 简介:要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工作为主线,对比分析了调整前后国家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工作观测项目、重要报调整、A、Y文件数据记录处理几个方面的不同点,以探讨在业务调整新形势下如何高质量完成地面气象测报工作。

  • 标签: 业务调整 业务变化 高质量 地面测报
  • 简介:据资料分析,若上年7—9月降水量X1、7—8月降水量X2分别满足X1≥(?)+σ1/2=516mm及X2≥(?)2+σ2/2=340mm,并且上年年积温≥186℃;则当年7月就会出异常高温.1993年X1=680.5mm、X2=593.0mm,年积温=188.0℃;故预报1994年7月浙北可能出现异常高温.高温定义是7月份平均温度≥29.8℃(常年平均值是28.2℃).

  • 标签: 月降水量 年平均值 浙北
  • 简介: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其研究目标是:基于高性能数字摄像系统对天气现象实时监测,结合先进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分析技术,实现对雨、雪冰雹降水现象以及雾、烟幕沙尘视程障碍现象自动识别,开发基于数字摄像技术主要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系统,为气象站目测要素自动化观测提供先进有效技术手段,促进我国气象站自动化观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程。本项目执行以来,主要开展了下述工作:

  • 标签: 自动识别系统 降水现象 沙尘 计算机图像识别 自动化观测 技术开发
  • 简介: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CO_2移除大类技术。类气候工程技术传统减排方法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些新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科学研究,有重要科学、政策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 标签: 气候工程 地球工程 CO_2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减排 气候变化
  • 简介:目测项目是地面气象观测难点,云状观测更为突出。近年来云状观测暴露出问题,气象资料“三性”带来影响。如笔者报表审核中发现,些站云状记录很少出现关于Ns记载,有的甚至全年未出现次;实况出现大暴雨,但云状却记为满天Sccug等等。这些不合理记录出现故然带有定的人为因素,但仍有相当部分是出于技术上原因。下面就目前云状观测存在些较为普遍问题,谈谈笔者看法。

  • 标签: 云状观测 螺旋云带 对流云 直展云 人为因素 地面气象观测
  • 简介:作者对本专辑文章做了综述.第篇文章报道并考证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世界上最早关于季风文献,它是公元23至22世纪帝舜歌,该歌对东亚夏季风性状及其对社会民生影响做出简明深刻说明.其余文章探讨了季风研究些新问题新方法以及我们得到些新结果.包括3个方面:(1)关于季风气候问题,如季风定义、季风指数、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季风三维空间结构时间演变、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刻画;(2)亚澳季风区些灾害性天气系统过程,如我国、南亚、东南亚暴雨,以及越赤道气流相关联扰动;(3)对大气环流模式改进预报、预测方法改进.如辐射、云、地表过程计算改进和气候预测订正方法更新.

  • 标签: 季风 亚奥季风 东亚夏季风 帝舜《南风》歌 灾害性天气 越赤道扰动
  • 简介:蒲城县城关镇关帝村是个刚兴起果树专业村,共130户人家,至1990年初,果树总面积近600亩,其中已挂果酥梨苹果占230多亩.为了务好果树,成立了"酥梨技术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件事就是先同县气象站签定了气象有偿服务合同.年来县气象站专业服务主管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地送来有关霜冻、大风……天气预报信息.今年春上,县气象站送来了

  • 标签: 技术研究会 果树专业 气象专业 主管人员 有偿服务 工作认真负责
  • 简介: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是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关键向题,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受到各级领导用户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观测环境保护探测设备影响探测质量存在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级负责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严格规章制度,开展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并针对气象设备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质量问题分析 探测数据 气象探测 质量控制体系 预测准确率 数据质量
  • 简介:我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五地市布设近五十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这些地面自动气象探测网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以及运行是否可靠,探测数据是否准确自动气象站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这年自动气象站建设及运行维护维修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共同探讨自动站有效运用。

  • 标签: 维护维修 自动站 自动气象站 天气预警系统 二期工程 归纳总结
  • 简介:介绍9210工程业务应用软件常出现几种故障,并提出了具体处理日常维护方法。

  • 标签: 9210 软件 故障 处理 维护
  • 简介:建筑施工砖瓦生产主要在露天状况下进行,直接受气象条件制约影响,特别是风、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工程质量进度影响尤为明显.笔者长达十年气象服务实践,着意收集这些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近年来,吉安地区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砖瓦生产企业采纳本文观点并结

  • 标签: 砖瓦生产 建筑施工 气象服务 气温变化 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