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标管理把领导层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控制自己的成就,因此,这是一种自由的管理方式。

  • 标签: 目标管理 自由 管理者 控制
  • 简介:平衡气候敏感(equilibriumclimatesensitivity,ECS)指平衡全球平均温度对大气中CO2浓度相对于工业化前加倍的响应。一般公认工业化之前大气中CO2浓度为280×10-6,因此开始取560×10-6为CO2加倍后的浓度,后来采用600×10-6,

  • 标签: 敏感度 平衡 气候 CO2浓度 平均温度 工业化
  • 简介: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特征,特别是防雷行政处罚的“自由”和“宽泛”性,有必要对防雷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规定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细致的划分,以统一防雷行政处罚的尺度,有利于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本文就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特征、划分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及难点,并对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救济制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行政处罚 防雷 法律法规 特征
  • 简介:讨论自由裁量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及对防雷执法的指导意义,分析了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具体特征和防雷执法中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若干表现,探讨了在防雷执法中,为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必须加强自我控制及自我控制的手段和措施,明确了防雷执法中合理适度的使用自由裁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自我控制 执法 防雷 行政 特征和
  • 简介:虹光为太阳光线射入雨滴、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内反射后,观测者在最小偏向角处观测到的光色散现象。用偏振片观测,发现这种光具有明显的偏振特性,且虹圈与其周围光的偏振有很大不同。由形成虹的物理过程可看出,其偏振产生于折、反射过程中。1虹光偏振的计算菲涅耳公...

  • 标签: 偏振度 最小偏向角 虹光 菲涅耳公式 内反射 折射角
  • 简介:利用2006年8~9月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天津武清区晴天能见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能见与细粒子(PM2.5)、大气污染物和大气相对湿度(R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大气平均能见为6.3km,低于4km的时间段占50%;日变化表现为日出前(北京时间5时)能见最低,约为2.6km,下午15时最高,约为11.1km;不同大气相对湿度下能见与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相关性不同;污染气体浓度与能见呈反相关关系,φ(SO2)、φ(NO2)、φ(NO)、φ(NH3)和φ(CO)越高,能见越低。

  • 标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物
  • 简介: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山西省2009年发生的几场典型雾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2m温度比观测值偏低-2℃左右,相对湿度模拟结果比观测值偏大15%左右,10m的模拟风速比观测值偏大0—2m·S-1。山西省雾的预报指标为20m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0.13g·kg。而小于0.60g·kg-1、20-1500m高度大气层存在逆温层、地面风速小于4m·S-1。利用太原测站日平均能见、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污染指数进行拟合建立太原能见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订正MM5、CAPPS模式预报误差,给出订正后的能见预报方程并以两次实例对区域及太原雾天能见预报表明,该能见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能见度 相对湿度 液态水含量 逆温 风速 空气污染指数
  • 简介:本文介绍了遥感绿指数图象处理新版软件GPS2.0,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系统结构、数据流程和结构,以及数据格式转换、图象运算、统计、图象打印等项功能。

  • 标签: 绿度指数 图象处理 系统设计
  • 简介:利用1968~2007年共40年的福州区域9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福州区域能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论是08时、14时、20时,还是日平均能见,平潭站均最小;08时平均能见罗源最大,14时、20时、日平均能见永秦最大。(2)40年来,除永泰站外,其余各站全天候能见和霾雾天气能见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趋势趋缓,霾雾天气能见的下降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3)前20年,福州区域各站08时能见主要集中在6级、7级和8级;后20年,6级能见出现概率明显上升,8级能见的出现概率明显减少,3级以下能见(〈1Km)的出现概率有所减少。(4)全天候能见的年变化为单峰型,能见最低值出现在春季的3月或4月,峰值出现在7月;雾霾天气能见的年变化与全天候能见的年变化相类似,但其变化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

  • 标签: 能见度 雾霾天气 变化特征
  • 简介:利用沙尘与水云、冰云、下垫面对红外辐射的散射、吸收差异,研究了一种卫星监测沙尘方法。将TBD8.5-11(8.5μm减11μm亮温差)、TBD11-12(11μm减12μm亮温差)、T11(11μm亮温)转换成3基色,经伽玛校正合成彩色图,用于沙尘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弱沙尘敏感,能详细反映沙尘强弱、位置高低以及沙地和云等多种信息,明显优于常用方法,对于研究沙尘对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能够发挥卫星日夜不间断探测的优点,适合连续跟踪监测。

  • 标签: 沙尘暴 多光谱合成 卫星遥感
  • 简介: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InstituteforSpaceStudies,GISS/NASA)建立的全球网格点月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M-K检验对中亚地区1880~2011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130a来,中亚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率为0.073℃/10a,接近于全球,高于我国的近百年温度变化趋势率;中亚地区1、4、10月呈增温趋势,其中1月份温度变化幅度最大,4、10月份增温趋势率较大;而7月份呈微弱降温趋势。中亚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出现较大的增温趋势,尤其是近50a,增温明显。

  • 标签: 中亚 气候变暖 温度变化趋势 气温突变
  • 简介:基于2005年5~9月盘锦湿地芦苇叶片气体交换观测数据,针对芦苇叶片气孔导与光合速率以及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叶片气孔导与光舍速率的关系可应用Ball—Berry模型描述,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可应用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描述,联合Ball-Berry模型与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可通过环境变量求解叶片气孔导。模型考虑了气孔导与光合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实验数据对气孔导模型验证表明,叶片气孔导模拟值和观测值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95,方程决定系数R=0.82(P〈0.05).

  • 标签: 湿地 芦苇 气孔导度 模型模拟
  • 简介:基于2013年常州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利用偏方法逐网格识别和去除地物杂波。结果表明:地物杂波具有高的反射率分布,为负偏;非地物杂波则呈现较低的反射率分布,为正偏。采用偏方法设计的雷达地物杂波去除方法可有效去除地物杂波,滤波后的新雷达基数据可在业务上应用于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和预报,进一步提高雷达降水估测和预报能力。

  • 标签: 雷达基数据 地物杂波 偏度方法
  • 简介:在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行业管理与标准化处的组织领导下,2006年我院的行业标准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我院共承担了2006年的6项气象标准项目和2007年5项气象标准项目、11项国家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有1项为直接下达)。为及时了解掌握各科研人员承担的气象标准项目进展隋况,保证中国气象局2006年以前下达的各项气象标准制定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我院也十分注重标准项目的日常管理,对已完成的气象标准项目及时组织审查验收,并督促其尽陕完成审查和报批手续。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标准项目 国家标准体系 组织领导 行业管理 行业标准
  • 简介:2008年是第4次国际极地年实施的第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选派的张东启、逯昌贵、汤洁、丁明虎等10人参加了中国第24、25次南极考察队,分别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南极冰盖DOME—A地区考察;逯昌贵、汤洁、窦挺峰参加了中国第3次北极北冰洋考察;马永锋参加了中国黄河站北极考察。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科学考察 极地 大气 北极考察 南极考察队
  • 简介:临潼机场能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秋冬季节能见距离小于或等于1km出现次数最多,夏季最少。影响能见的主要天气现象是烟和雾,其次是降水、风沙、浮尘和霾。飞行保障工作要根据当天天气形势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制作能见预报,抓住可飞机会,减少误飞率。

  • 标签: 临潼机场 能见度 飞行保障
  • 简介:通过对金衢2005年6月11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天气学条件和α中尺度模型的分析.在大尺度两槽一脊,影响低槽还在加强的背景下,本次主要降水发生在能量锋区南缘,水汽通量具有提前的指示作用,底层垂直上升运动不是很强,从α中尺度模型分析,过程具有梅雨锋暴雨的三维特征。

  • 标签: 暴雨 大尺度背景 天气学条件 α中尺度
  • 简介:概述了环芳烃的来源,就近年来环芳烃(PAHS)在大气、土壤、植被和水体沉积物中分布与迁移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PAHs研究方向。

  • 标签: PAHS 来源 分布 迁移规律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