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市、县农经网在给省级农经网平台上传信息过程中,实现图片与文本信息的同步上传与显示的具体方法.

  • 标签: 图片 文本 信息 同步上传 二进制码
  • 简介:大多数气象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站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数据也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但是,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自动站值班机故障,备份机往往无法短时恢复替换值班计算机。利用两次同步备份,实现自动气象站备份机业务系统和资料与值班机同步。当自动站值班机故障时,可快速启用备份机进行自动站测报业务应急工作。

  • 标签: 自动站 业务系统 同步备份 应急替换
  • 简介:1问题的提出目前采用的双机备份方法是如果现用机发生故障,将采集器的RS232连接到备份机相应端口,然后启动备份机的地面测报业务软件,因备份机上的数据不全,系统默认将采集器上的正点数据和分钟数据全部卸载,需要很长时间,时效性差。修改备份机D:\OSSMO2004\SysConfig\SysPara.ini中StartTime和RunTime参数以达迅速启动,但同样会因备份机上数据不完整而引发不可预知的错误。

  • 标签: 软件实现 双机 无缝隙 自动站 同步 备份机
  • 简介:1大雾过程2018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频繁出现,共16d,其中3月为11d,较历史同期略偏多(表1)。全省单日出现40站以上大雾有3d,分别是2月23日、26日和3月27日;连续3d出现大雾2次,分别为3月14—16日和25—27日。

  • 标签: 天气过程 大雾 区域性 江西省
  • 简介:1暴雨过程2017年4—6月10站以上暴雨日数共9d(表1)。4—5月区域暴雨日数仅1d。4月8—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共有50个县(市)出现雷电;赣东北有10个县(市)出现短时8—9级雷雨大风天气,风速以乐平24m/s为最大。有25县(市、区)的64个测站出现30mm/h以上强降水。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共6次),其中6月10—16日、20—29日先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

  • 标签: 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日数 暴雨过程 大风天气 降雨过程 强对流
  • 简介:目前我国气象部门使用的同步卫星接收机主要是南京大桥机器厂生产的WT-3A型。它的第一本振位于高频分机内,是决定整机灵敏度的关键部分,它的振荡频率很高,中心频率达1549.6MHz,一旦其由于某种原因(如环境温度突变,元件老化参数变差或损坏等)造成中心频率漂移,并不是简单地换上新的元器件就能使中心频率达到规定要求。这是因为受

  • 标签: 卫星接收机 WT-3A 本振频率 元件老化 机器厂 反向偏压
  • 简介:1984年10月,我们应用传真图资料,把数值预报的一些输出量做为预报因子,寻求与春播期天气的关系,并建立预报方程,然后用“0、1”权重回归法,做出了3、4月我地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短、中期预报。一、基本资料及其处理取1982年至1984年3、4月逐日北京B模式48小时500hPa和36小时700hpa预告图,以

  • 标签: 天气预报 春播期间 期间重要
  • 简介:本报告第二章中的个例研究充分证明了跨学科、部门间、国际间和机构间合作对于NSF大气科学部(ATM)资助的领域中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原因,合作对于大气科学越来越重要。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得多领域科学家合作成为必然;鉴于资源正变得日趋紧缺,

  • 标签: 大气科学 协作 个例研究 跨学科 NSF 合作
  • 简介:用ECMF作为基本资料,对北半球超长波进行分型后,做寒潮中期预报。并对伴随寒潮天气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采取逐步逼近的预报方式,制作了冬半年天气服务预报系统,实现了预报客观自动化。

  • 标签: 冬半年 专业预报 系统
  • 简介:自2008年6月1日(实际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20时起,北京时)执行修订后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由于增加雷暴、视程障碍现象等发报项目,致使许多观测员难以适应。总结东山站可能出现的8种重要天气现象:大风、龙卷、冰雹△、雷暴R、视程障碍现象(3种)≡S、∞、降水(包括定时3小时和任意3小时)。以上8种重要天气在(GD-11Ⅱ)1段中的电码组对应为:

  • 标签: 天气报告 修订 视程障碍 天气现象 北京时 观测员
  • 简介:重要天气报与危险天气报都是为体现某些可能造成影响或灾害的现象种类而制定的具有一定时效性的编报方法,因两者很多规定相似,容易造成观测员理解模糊。本文就两种报文的现象种类、电码、报文重叠、日界、软件操作等方面对其进行异同点的分析,以减少与之相关的错情率。

  • 标签: 重要天气报 危险报 种类 异同点
  • 简介:在早稻播种时节,长江以南的中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往往影响春季早稻的播种。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季节的有效性,采取了科学的薄膜育秧法,以促进秧苗生长发育,避免早稻盛花期处在雨季集中时段以及二晚兔受寒露风危害,确保早晚稻稳产增产。薄膜育秧,就目前而言,是一种较为广泛的育秧法,如旱床育秧等,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温光气候资源,保证阴雨低温期间的秧苗正常生长,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实惠,具有“省、增、早、好”等优点。该育秧法,除合理配肥外,基本原理与其它形式的薄膜育秧一样,都可改善小气候,在春季北方冷空气比较

  • 标签: 培育壮秧 秧苗生长 重要技术 小气候 早稻育秧 长波辐射
  • 简介: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以多种数据库为支撑的西北地区东部重要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在本地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短期预报方面具有较好的业务实用效果。

  • 标签: 重要天气 预报 业务系统
  • 简介:1理由1.1现有的预报服务会商记录本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主要为:(1)仅适合日常性天气预报的会商。(2)某些项目不需记载,有些项目又无法记载,或记载不便。(3)一些重要天气(如春播大播期、汛期、伏秋旱等重要农事预报服务,党、政机关及用户提出的一些重要天气咨询,临时发生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有时一天发生多次灾害性天气等),不便于用现有的天气预报服务会商讨论、记载。

  • 标签: 天气预报服务 重要天气 灾害性天气 天气咨询 天气实况 雷达回波
  • 简介:从高原气象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作者指出,地形抬升作用提供不了江河同时发源所必需的异常雨量,但是高原主体北缘边界层大气中的非绝热局地锋生现象却可能引起强对流降水,高原湿地的天然面积不但取决于江河源所需要储存的水量,而且还须保证日间可有大大小小足够多的热对流泡在湿地上升起,通过碰并过程形成超级对流降水单体。

  • 标签: 湿地保护 青藏高原 边界层加热 局地锋生 天然湿地 强对流
  • 简介:文章介绍了集雨工程的含义、种类和技术要点,阐述了集雨工程的集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根据内蒙古的气候自然特点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此项技术的适宜发展区域。为旱作农业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 标签: 旱作农业 可持续发展 自然降水集雨工程 旱井 水窖 节水灌溉
  • 简介:1暴雨天气过程(1)10月19日20时~20日20时,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我省的吉安、抚州、赣州3市有22个县市出现了暴雨天气.暴雨中心位于兴国,强度为72mm.本次暴雨范围之大居历史同期第2位,但强度一般.

  • 标签: 天气过程 江西省重要 过程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