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下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7~2013年降水和地下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吉林省中西部浅层地下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7~2013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平均地下位总体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年内及年际变化中、西部区域差异较大。其中,西部地区地下位年内波动幅度较小,且各测站的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中部地区的年内波动变幅较大,且除长春站年变化幅度不大外,其余测站均呈上升趋势;(2)中部地区各测站年均、月均地下位与年、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地下的补给主要源自降水量的入渗,而西部地区各测站地下位与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地下位埋深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3)降水对地下位的影响表现在:年均浅层地下位与年降水量整体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降水量影响着浅层地下位的变化幅度;汛期前后地下位的变化及变幅与汛期降水量有密切关系,且丰水年与枯水年汛期降水对春季地下开采量的缓解作用略有不同。

  • 标签: 地下水位 时空分布规律 降水量 相关性 吉林省中西部
  • 简介:文章基于HOBO水位计的监测数据和传统方法的水位观测数据,利用SPSS软件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太仆寺旗和克什克腾旗地下位的月动态和日内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OBO水位计对地下位的微动态监测具有敏感性、适用性、客观性,对传统观测方法具有很强的补充性。

  • 标签: 地下水位 动态监测 HOBO水位计
  • 简介:根据Z~I关系,使用南昌713-C数字化雷达探测资料.对柘林水库库区降水的定量测量进行了研究,并用经验公式进行了试报。

  • 标签: 雷达 定量测量 降水
  • 简介:高空气象探测是获取近地面到30km甚至更高的自由大气的风向、风速、气压、温度、湿度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它所测得的资料和情报是做好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的重要依据。由于仪器、设备等原因使测量的高度与仪器实际所在高度有明显误差,导致测量的气象要素值与实际值有明显误差。直接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特别是对科研、军事、气候分析、航空飞行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雷达测量 位势高度 探空仪 高空气象探测 气候分析 天气预报
  • 简介:1概述龙岩新一代天气雷达雷达阵地在海拔1486.9米的红尖山上,主阵地与气象局业务大楼直线距离16公里,道路距离35公里,行车时间1小时。由于雷达系统采取遥控工作模式,即雷达控制与产品处理平台设置在市区业务大楼内,对红尖山阵地上的雷达进行遥控操作。虽然在红尖山上还不能实施无人值守,但也要将人员减少到最少程度,

  • 标签: 雷达阵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INRAD 龙岩市 彩色 遥控操作
  • 简介:1998年6月21日上午到22日下午南平自北而南先后出现大暴雨,部分特大暴雨的天气.22日南平有8个县市日雨量(20~20时)超过100mm,其中光泽(255.4mm)超过200mm.过程全区10个县市24小时最大雨量均超过100mm,其中有3个县市(光泽、武夷山、邵武)超过200mm,以光泽290.5ram(21日14时至22日14时)为最大.光泽从21日19时到22日08时连续13个小时每小时雨量均在13mm以上,雨量达266.5mm,为历史罕见。由于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前期又连续暴雨、大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造成南平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区普遍受灾。损失惨重.本文着重对过程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用雷达回波作短时预报的能力.

  • 标签: 雷达回波特征 特大暴雨 南平市 日雨量 降水强度 连续暴雨
  • 简介:成都气象学院研制的XDR-X数字化雷达,对711测雨雷达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进,使这个面临被淘汰的711型雷达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XDR-X基础上,成都气象学院又在进行双极化雷达的研制,使XDR-X数字化雷达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 标签: XDR-X数字化雷达 气象雷达 711雷达 技术改进 结构 集成电路
  • 简介:本文利用1999年7月4日~7月16日期间,由青海省人影办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人员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试验获取的711数字化雷达资料、雨滴谱资料和地面降水自记资料,对黄河上游地区云层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和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黄河上河上游地区其雨滴谱分布以多峰型为主,降水的滴谱较宽,对实施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较有利,同时拟合出黄河上游地区层状云降水的Z-I关系,可以作为雷达定量测量层状云降水的参考。

  • 标签: 雷达测量 降水 雨滴谱 黄河上游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文章利用2008-2010年近3a夏季强对流天气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初步总结了我市强对流天气的分布情况、雷达回波特征指标阈值及其对应的天气类型,旨在为预报员做短时临近预报时能更加客观定量及精细化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强对流 雷达回波 天气类型
  • 简介:包头人工增雨作业GPS车辆监控系统是包头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的子系统,它融合了GPS、GIS以及GSM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增雨车辆等移动目标的精确定位、跟踪及控制。文章主要介绍"包头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中基于包头三维地形图上的GPS导航定位功能的实现方法。

  • 标签: GPS 精确定位 监控系统
  • 简介:2006年3月20~30日应墨西哥国立大学大气科学中心DarrelBaumgardner博士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俊英博士、陈跃博士、王强博士赴墨西哥参观MILAGRO大气污染观测项目的组织、实施、地面观测站、观测飞机、仪器等。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观测项目 大气污染 墨西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地面观测站 科学中心
  • 简介: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呼和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潜势分析,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冷涡东移南压的背景下,前倾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之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为本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势。较强的的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20℃层高度;风场结构存在“顺滚流”、T-lnP图上“喇叭口”结构和逆温层,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和强度、中气旋、较高的回波顶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数值的明显跃增对冰雹天气的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冰雹天气 雷达 潜势 垂直风切变
  • 简介:采用光声黑碳仪(PASS)2008年5~7月在黄山光明顶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干燥的条件下(相对湿度小于60%)吸收散射系数日变化明显,总体上白天大,晚上小;相对湿度与吸收和散射系数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0,而风速与散射吸收系数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吸收系数、散射系数与风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78;湿清除使大气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明显降低;与在平原地区的南京相比,黄山山顶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日变化趋势与南京相反,且数值比南京小一个量级。

  • 标签: 黄山 气溶胶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气象因子
  • 简介:金华台711雷达使用时间较长、机器元件老化、机械磨损厉害等原因造成机器故障率相对较高。现将1986—1989年出现的故障现象和故障点及简单排除过程汇集如下供参考。

  • 标签: 元件老化 故障点 机械磨损 故障率 扫描线 平显
  • 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和济南站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和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和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和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和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的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探空雷达 误差分析 有效样本比率
  • 简介:1引言GFE(L)1型雷达与701C雷达同属二次测风雷达,与相应探空仪配合用于测量高空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两者的测量机理相同,探测的空中目标一致,因此,两者在同一站点、同一时刻的测风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较性。本文从二次雷达的测风机理人手,对比两类雷达的测风结果。通过两者探测精度的比较,有效地反映GFE(L)1型雷达与701C雷达对高空气象基本要素的探测效果.进而反映出L波段系统本身的探空高度数据的稳定性和精度高于59—701系统。

  • 标签: 雷达测风 L波段雷达 701C雷达 二次测风雷达 测量机理 探测精度
  • 简介:该激光多普勒雷达系统主要用来探测大气晴空三维风场。晴空大气风场精细结构的探测对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边界层结构研究、城市环境监测和预报、大型活动特种气象保障、飞行安全等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研制探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的小型化可移动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实现了车载小型化,将现有的风场一维探测扩展为二维、三维探测,提高了探测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气象业务观测的需要。该系统将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提高海面风场的监测和临近预报能力。

  • 标签: 激光多普勒 多普勒雷达 激光雷达系统 可移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年奥运会
  • 简介:一、前言天气雷达配备数字系统之后,回波的存贮、传输、输出等成为现实。由于回波都和一定的天气变化过程相对应,天气过程本身变化无常,这就导致了回波形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回波的打印输出不同于其他图形。图象的打印输出,以前对数字化回波大部分采用数字图打印输出,数字图是在若干个回波象素中提取某一个象素值进行打印(一般是提取强度最强的象素点)。这种打印

  • 标签: 打印输出 象素点 雷达回波 天气雷达 屏幕拷贝 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