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20年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漳州市气象科技工作者把为防灾减灾和农业服务放在首位,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漳州市防灾减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优农业上规模、上档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农业生产 气候资源 保障 经济 “九五”期间 防灾减灾
  • 简介:介绍了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概念和评估方案,并据此估算和分析了1990年和1997年黄土高原地区130个县市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布现状;然后利用IPCC推荐的最新GCM模拟结果确定了我国西北地区未来2010~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在现有和设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并讨论了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标签: 黄土高原 农业生产 气候脆弱性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近百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和一氧化二氮等,这将使温室效应增加,平均来说,会使地表更加变暖.中国作为全球环境的一个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相似,尤以北方地区冬季变暖明显.那么,江西气候变化趋势如何?冬季气温是升还是降?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什么影响呢?这一问题已为各有关部门重视.为此,揭示我省冬季气温变化的本质,将为我省

  • 标签: 冬季气温 对策分析 农业生产 江西省 中国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趋势
  • 简介:IPCC第二工作组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客观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分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影响到生产过程,也影响到非生产系统因素,但这些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极端事件(如极端高温)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明显。大气中CO2浓度增高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与温度、臭氧以及水分利用、病虫草害等协同效应仍然不明确。增强适应可以克服增温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减少粮食损失。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非生产系统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开展适应,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

  • 标签: IPCC第二工作组 第五次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乐都县气象局1961-2014年逐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建议
  • 简介:《气候与效益农业的关系》课题调研表明,效益农业发达的地区,顺天时地利,变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因此欲写本文,提供服务,推进效益农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效益农业 气候优势 稳定发展 经济优势 地区 服务
  • 简介:甘肃省1998年小麦生长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去年伏秋(1997年8~10月)降水明显偏少,麦田收墒严重不足,封冻前底墒很差;冬季气候温暖,降水少;开春后,作物生长关键期降水场次多,适时适量。总体来看,1998年小麦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2月份以前...

  • 标签: 农业气象条件 土壤相对湿度 小麦生产 甘肃省 关键期降水 旱作农业区
  • 简介:气象灾害与粮食生产──1995年乌盟农业气候分析董关水(乌盟气象处)1995年乌兰察布盟先后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和初夏干旱、秋涝、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灾害涉及全盟14个旗县市的254个乡镇(苏木),占89.4%。受灾面积122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 标签: 气象灾害 粮食生产 热量 光温条件 霜冻
  • 简介:竹笋是多雨气候地区的特产,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笋外,可精制笋干和罐头,是人们喜食佳肴,在市场上为畅销食品。发展竹笋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成林后连续利用的特性为其它树种所不及,如新造竹园2~3年有收入,4年可成林,5年

  • 标签: 鲜笋 菜竹 多雨气候 临安 生产周期 雷竹
  • 简介:近年来,我台端正业务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新时期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任务,把为农业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指挥生产、防灾救灾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早稻播种期天气预报,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一仗.每年早稻播种期间,我区易受低温、阴雨、冰雹、暴雨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了做好早稻春播预报,我们每

  • 标签: 播种期间 农业服务 农业发展 灾害性天气 当地党政 防灾救灾
  • 简介:生态农业是根据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运用生态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态的优化模式,主要手段是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使物质在系统内得到多次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以高效和无废物来组织和发展农业,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质和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增加农民收入。

  • 标签: 生态农业发展 鄱阳湖区 低碳 强化 现代科学技术 循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