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给出内蒙治区太阳总辐射最佳计算公式。根据内蒙治区及周边地区24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在分区基础上通过内插将日、b系数推广到内蒙治区108个气象站点上,从而建立了内蒙治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内蒙治区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不同区域的减小速率差异明显。年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5月辐射量最大,6月和7月次之,12月最小。全年和各月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全区年总辐射为4633---6616MJ·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均在丰富级别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和很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最小二乘法
  • 简介:内蒙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气象科技信息动态等。

  • 标签: 气象业务 内蒙古 征稿简则 人工影响天气 气候诊断分析 技术经验
  • 简介:内蒙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气象科技信息动态等。

  • 标签: 气象业务 内蒙古 征稿简则 人工影响天气 气候诊断分析 技术经验
  • 简介:利用内蒙113测站1961-2012年6-8月降水资料、1961-2012年NCEP/NCAP再分析资料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统计诊断、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汛期(6-8月)内蒙降水特点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大范围降水偏多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近50a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海温、印度夏季风活动、中纬度阻塞高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大范围降水偏多,主要表现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强降水过程多,多站突破历史纪录;主要原因为内蒙汛期降水在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年际变化规律明显,2012年汛期出现多雨的概率较大;2012年汛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主要特征相似内蒙典型多雨年的环流形势;LaNina事件在2012年3-5月结束,有利于汛期降水偏多;印度夏季风异常偏强、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受低槽控制均是影响2012年内蒙汛期大范围降水偏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汛期 降水偏多 成因分析
  • 简介:文章对GIS软件中几种常见插值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述,剖析了插值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插值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内蒙多年平均气温插值为例,对比了各种插值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最能反映内蒙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138℃;反距离权重法可反映基本特征但等值线不够平滑、局部有"牛眼"现象,均方根误差为1.260℃;趋势面法不能反映基本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425℃;使用协同克里金法,将高程作为协同因子对普通克里金算法进行改善,未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GIS 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金法 协同克里金法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6.8月内蒙治区100个站各月降水量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划分了单站和全区各月的多、少雨年份,分析6—8月全区多雨和少雨站点百分率变化特征,针对全区夏季各月异常多雨和异常少雨年份,分析了同期北半球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分布特征。8月降水存在减少趋势,6月和7月则主要表现为阶段性多(少)雨,且少雨年多于多雨年。结果表明:在多雨月份,1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径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弱。其中,6月为两槽一脊型,内蒙位于高压脊前部,7—8月为两脊一槽型,内蒙位于高压脊后部;500hPa高度场上,6月亚洲主要表现为变形场,内蒙处于锋生,或是亚洲中高纬度环流为两脊一槽型,内蒙处于两高之间的宽广低槽中,7—8月欧亚中高纬度环流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内蒙治区位于低压槽中;850hPa流场图上内蒙为气旋性切变区域或为风场辐合区域控制。在少雨月份,100hPa和5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纬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强,内蒙位于南亚高压北边的正距平区域;850hPa流场图上表现为弱的风场特征,无明显的水汽输送。

  • 标签: 降水异常 多雨年 少雨年 大气环流
  • 简介:内蒙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气象服务“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自治党委安排部署的调研工作为基础,总结了2010年以来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灾害 防御 服务 报告
  • 简介:文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气象局,海拔高度为2950米,始建于1980年8月,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现有职工12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5名,平均年龄35岁。承担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御、气象行政执法、气象灾情调查和评估等工作。

  • 标签: 藏族自治州 县气象局 蒙古族 青海省 海西 柴达木盆地东部
  • 简介:利用2009年和2011年分辨率为10m的法国SPOT卫星和日本ALOS卫星遥感资料,以ArcGIS9.3软件ArcMap模块为平台,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辽河保护地类特征进行提取,并监测分析保护生态恢复状况。结果表明:2009年保护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芦苇型湿地和水域为主,三种土地类型所占比例为72.9%;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水域、芦苇型湿地和草地为主,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为62.9%。2011年保护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田大幅度转出,转化为水域、草地和林地,与2009年相比,耕地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了15.4%。

  • 标签: 卫星遥感影像 目视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
  • 简介:利用三江源1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资料,探讨了源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引用已有成果,评估了各地风能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三江源热量、水分资源分布的特征大体是一致的,即由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河谷地带逐渐向西北部海拔和纬度高的高原腹地减少,光照资源的分布与水分资源的分布正好相反,五道梁—沱沱河一带及其西侧为高值,而久治—班玛一带为低值。风能资源除五道梁和沱沱河分别属于丰富和较丰富区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可利用、季节利用和贫乏。三江源近50年来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光照资源也呈增加趋势;水分资源虽冬、春季增加显著,但夏、秋季和全年降水无明显的变化。

  • 标签: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气候资源分布 变化趋势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江西省26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研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历史气候变化事实;基于“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Version3.0)2014--2100年数据,预估未来不同RCP情景下区域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升温趋势高于江西全省;降水强度呈增强趋势。未来气温依然呈现为上升趋势,如果从现在开始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气温的上升趋势将在2040年后得到缓解。如果长时间存在高能源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则未来降水年际变化更大,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将更为频繁。

  • 标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温 降水 历史事实 未来预估
  • 简介:1概况2013年2月19—22日,气象探测中心边泽强赴日本气象厅(JMA)参加WMO举办的Ⅱ协气象仪器检定与维护培训班。来自中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马尔代夫、蒙古、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的气象技术人员共14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2月19日,

  • 标签: 日本气象厅 仪器检定 培训班 维护 WMO 气象探测
  • 简介:1概况2013年3月11-22日,WMOIV协飓风预报预警和公共天气服务培训班在美国迈阿密举行。来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沿岸、西北太平洋地区的18个国家的22名高级预报员或气象专家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热带气象理论、飓风及热带气象预报业务和灾害天气应急服务3个方面;28名授课教师主要来自WMO、美国飓风中心、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著名教授WilliamGray、飓风中心(NHC)主任RickKnabb和高级飓风专家RichardPasch、JackBeven、美国气象先生DanielBrown等均参加了此次授课。

  • 标签: 灾害天气 预报预警 培训班 飓风 美国联邦 气象专家
  • 简介:利用江苏南京、安徽宣城两地的水稻田间试验数据和气象资料,对ORYZA2000模型基本作物参数进行调整,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比叶面积等。两试验点的作物营养生长参数(DVRJ)和生殖生长参数(DVRR)差异很大,反应了模型的区域差异性。模拟效果均能准确反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准确度最高。两试验点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绿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归一化均方根NSMSE值分别为9%、19%、18%、13%、25%和16%、25%、17%、19%、24%,因而南京试验点的模拟效果比宣城好,参数更具区域适应性。

  • 标签: ORYZA2000模型 田间试验 区域化 参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