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和应用维护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气象部门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市县局监测预警业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实况监测、要素时序图、本站气候概况、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等主要功能。该平台可提高预报服务体化效率,提高各类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应用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特别是市县气象局探索建立多灾种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多气象资料应用途径,进步完善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提高气象要素重新分析、气象要素极端值监测分析等气象灾害分析能力。

  • 标签: 监测 预警 系统设计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个性化[1],而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直未有跨越式突破和发展,支撑气象业务服务系统技术平台发展相对滞后,现有业务平台冗余、服务产品重复、业务监控不全、服务效能不高、需求服务脱节等问题日益制约了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实际工作问题和需要,设计开发了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 标签: 气象服务 服务平台 榆林市 设计 服务模式 技术平台
  • 简介:介绍了杭州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普查基础上,应用足够密度、实时传输雨量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各隐患点地质稳定状况、前期有效降雨量、临近降雨强度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临近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资料细网格插值、阀值自动判别、预警实时发布等技术,构建了全自动化运行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将地质灾害预警精细到村、信息实时发布到责任人。该系统运行稳定,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应用效果良好,在防灾避灾和提高防治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地质灾害 精细化 临近预警系统
  • 简介:选取组气象要素为数据源,分别利用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通径分析计算和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xcel2007通径分析实现步骤较为复杂,SPSS17.0实现通径分析简单快捷,且可直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和直接通径系数。两者在作统计分析前都要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直至回归方程中各变量检验均为显著水平为止,最优路径选择由决策系数决定。

  • 标签: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EXCEL2007 SPSS17.0
  • 简介:风能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动能,也是提供给人类种可利用重要能源.文在第三次气候区划基础上,对包头地区近40a(1971-2010)风及风能资源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 标签: 风速 风能资源
  • 简介:文章采用逐步分析方式对影响热量条件少变因素(经度、纬度、海拔)与无霜期日数及稳定通过10°C积温进行分析,建立影响玉米生长热量资源推算模型,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分析功能进行空间分布计算得到要素空间分布图,实现对赤峰市热量资源分布趋势直观体现。

  • 标签: 赤峰市 10°C积温 无霜期 逐步回归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既定科学事实。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及承担碳减排任务以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不断得到加强,在此背景下,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等理念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和推崇。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科学事实、碳排放与城市化之间内在联系;阐述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脱钩"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生态足迹和碳足迹理论理论内涵;评述了目前低碳城市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重点分析了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能源排放系数等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指标,以及DPSIR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综合模型等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 标签: 气候变化 低碳城市 测度指标 测度模型 综述.
  • 简介:2012年3月31日,全球"环保家"们在繁星点点夜幕之下与地球母亲共享小时宁静,与此同时,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动全体员工、家人及其朋友熄灭灯光,点亮烛火,用照片记录下属于这60分钟宁静,并将其上传至微博,

  • 标签: 小时 地球 中国 日产 色号 宁静
  • 简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最近接到科技部通知,由该所承担申请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影响”获得立项。这是该所获得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与机制研究,揭示低纬度印太海盆增暖对东亚冬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气候态长期演变影响,同时阐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储碳过程及其变异。

  • 标签: 海洋研究所 全球变暖 计划项目 科研 科学研究 中国近海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作用不完全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些地区连阴降水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利用Parsivel雨滴谱仪在山西祁县、介休两地2008年7、8月观测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两地总雨滴谱样本特征和雷达参量分布概率,研究了雨滴轴比订正对降雨率R、雨滴含水量w和反射率因子Z计算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轴比对雷达参量影响不可忽略。雨滴轴比订正效果随着R增大而增大,当R〉5mm·h^-1时,轴比订正效果明显,而因Z正比于尺度D6次方,其订正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在雨滴轴比订正基础上给出两地Z—R关系,同时确定了未经过轴比订正反射率因子Znoncorr与订正后降雨率Rcorr之间Znoncorr-Rcorr关系,以及反射率因子Z与雨水含量wz—w关系,为当地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深入研究云降水形成微物理过程和雷电对区域降水影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雨滴谱 轴比 Z—R关系 雨水含量
  • 简介:基于30省区CGE模型,模拟分析了碳排放许可强度分配标准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结果表明:按行业属性设定强度分配标准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设定强度分配标准,对区域协调发展影响较小,但会对高排放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中央政府基于强度分配标准,参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碳排放许可分配到各个省份,然后各个省份再参考行业特点将碳排放许可分配给机制覆盖行业实体或排放源,这样两阶段分配结构较为现实、具有可操作性政策选择。

  • 标签: 碳排放许可 强度分配标准 区域平衡发展 30省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 简介:利用1961—2008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第场透雨出现日期与500hPa环流背景及海温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与前年9—11月500hPa高度场有较好相关性,与北半球同年4月500hPa环流年代际变化有较好对应关系;透雨出现日期与北太平洋前期海温呈显著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高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低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迟。

  • 标签: 辽宁 春季透雨 环流背景 海温 相关
  • 简介:利用196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测站降水量和温度资料,分析亚洲冬季大气动能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与其对应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大气动能变异与我国降水量和温度异常联系。结果表明:亚洲冬季大气动能主要变异中心在东亚西风急流区,该地区冬季大气动能存在明显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冬季,我国中东部至日本以东到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动能减弱(增强)与对流层中高层东亚西风急流减弱(增强)密切相关,并可导致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偏少)和我国东北地区温度偏高(偏低)。青藏高原西南侧大气动能增强(减弱)则与该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南亚西风急流增强(减弱)有关联,并导致冬季我国东南地区降水量偏多(偏少)和我国广西、贵州和四川带温度偏低(偏高)。在冬季,亚洲大气动能变化可能主要通过影响亚洲西风急流变化来造成我国冬季气候变异。

  • 标签: 大气动能 时空变化 降水 温度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变化,两降水模态变化都以年际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模态年际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及相应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年际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和相应日本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影响。同时,两模态及相应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联系。与两模态相关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及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 标签: 秋季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热带垂直环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Science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 标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学会 世界气象组织 WCRP 委员会 海洋学
  • 简介:利用FY-2C静止卫星云顶物理参数及地面加密雨量观测等,结合MM5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综合分析了典型层状云降水过程云系演变和结构特征,揭示了云顶参数与单站雨强之间并不是简单量化统计关系:即降水大,每小时降水量与云顶高度、有效粒子半径较好相关,与云顶温度较好相关;反之则不尽然,云顶高度高、云顶温度低、有效粒子半径大却不定降水大。并用模拟结果分析解释了形成这种现象机理。

  • 标签: 层状云系 云顶参数 降水 MM5
  • 简介:文章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99—2009年月气象资料和同期火灾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降水量、月无降水日数、月平均风速与月火灾次数关联度及其强弱顺序,其中月平均风速关联度为0.657,在强弱顺序中排在第位,其次分别为月无降水日数和月平均温度。为进步研究城市火灾受气象条件影响和建立城市火险潜势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灰色关联分析 城市火灾 灰色关联度 气象条件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2000—2012年4—6月850hPa层位势高度差异常(上海宝山或大陈岛站850hPa层位势高度值比贵阳站大7gpm或以上)形势下低空环流与江西降水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形势下,700hPa高度层上均有西南低涡活动。近50%个例江西省上空850hPa层出现风速16m/s以上低空西南急流,约40%个例有切变线活动;若去除850hPa无切变线影响和切变线出现较晚情形,江西省出现10站以上暴雨过程比例为85.7%。

  • 标签: 暴雨 位势高度 异常 低空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