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有着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气象部门如何适应

  • 标签: 气象事业 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气象业务 经济条件下
  • 简介:根据江西省气象局和江西省委农工部联合开展的"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专题调研活动结果,进行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求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可以有更大作为.扎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和应尽职责.各级气象部门应以贯彻落实2006年国务院三号文件为契机,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不断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致力于实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气象科技新突破,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提高农村和农民利用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能力.

  • 标签: 气象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服务 研究
  • 简介:城市化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化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化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化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化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化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建瓯位于建溪中上游,全市635万亩的土地中,山地面积达516.7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瓯的粮食生产占了主导地位,是我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号称“闽北粮仓”。随着改革的深入,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趋缓等。

  • 标签: 区域特色经济 气候资源 山区 开发 商品粮基地 山地面积
  • 简介:气象与社会经济发展历来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气候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往往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总体分布状况;气象环境对许多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产生影响;气象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而且会因防御和救助气象灾害耗费大量财力。本讲从以上诸方面对气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环境、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进行了经济分析与评估。

  • 标签: 社会经济发展 气象环境 社会关系 气候资源 讲座 专题
  • 简介:近期关于2050年减排战略(MCS)的讨论越来越多,中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准备相关战略的编写。我国2050年碳减排目标的战略制定至关重要,它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大气雾霾治理、生态环境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设计良好的长期碳减排战略将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目标的实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全球进程。

  • 标签: 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 碳减排 国家战略 生态环境 国家目标
  • 简介:千岛湖流域既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特点,又具有巨大水体影响的小气候特点,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时宜在湖区和低山丘陵发展茶叶、蚕桑和水果基地,山地中部建立林木基地,山地上层发展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林牧业。

  • 标签: 千岛湖流域 气候特点 地方经济 特色农业 林业 牧业
  • 简介:气候变化情景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气候模拟的基础,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境条件、社会管理等假设组成了社会经济情景。IPCC先后发展了SA90、IS92、SRES等情景,应用于历次评估报告。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发展,SRES情景的不足逐步显现,为此,IPCC调整了情景的发展方法和过程,发展了新的情景框架[1-2],于2007年发布典型

  • 标签: 社会经济 IPCC 影响评估 区域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情景
  • 简介: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工业化道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瓶颈性约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文章概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目标的背景,分析了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目前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 标签: 节能减排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 简介:胜栋在《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并要求人类在处理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时,必须根据各种不同形态价值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列和实施,做出正确的选择,包括三个选择层面:一是价值层面的选择。人类价值具有极其丰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等。

  • 标签: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 自然界 大学学报 道德价值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1949—2006年以来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农业因极端天气受灾成灾特点;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农业受气象灾害的成因,经过数据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指出极端气候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量在加大的趋势,必须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农业经济 气候因素 中国 气象灾害 文献分析 统计资料
  • 简介:概括了1998年中国大洪涝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特点,初步归纳分析了影响1998年气候异常的主要因子和直接导致1998年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天气系统,回顾了1998年气象预测预报服务的情况,并从社会防灾减灾和气象防灾减灾的角度,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和特大暴雨的预报能力以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思路和对策

  • 标签: 洪涝灾害 气象预报 防灾减灾
  • 简介:1概况2013年4月8-11日,WM0天气、气候和水服务的社会经济应用和效益论坛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0多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巴巴多斯、加拿大、中国、捷克、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印度、爱尔兰、挪威、萨摩亚、南非、西班牙、瑞士、美国、乌拉圭等多个国家和世界银行的业务、咨询、科研和高校等机构。

  • 标签: 经济应用 论坛会 天气 效益 社会 服务
  • 简介:2008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的主汛期。如何针对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做好气象服务成为奥运期间气象部门的首要问题。针对世界气象组织组织的国际预报示范项目(简称FDP),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开展了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工作。该工作根据社会科学的原理,运用多种社会调查方法,针对气象服务的用户需求进行研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 标签: 北京市气象局 社会经济效益 气象服务 示范项目 奥运会 影响评估
  • 简介:对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1)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2)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 标签: 社会性别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公众认知
  • 简介: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和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数据分析,气候短期波动或长期变化都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所反映。从理论和方法学两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学术借鉴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 标签: 历史气候变化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因果分析 定量研究 尺度 统计因果关系
  • 简介:2006年,IPCC成立专门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情景工作组,在影响、适应和脆弱性3个研究领域进行评估方法的整合,发展了新的情景框架,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情景的关联,IPCC在典型浓度路径(RCPs)的基础上于2010年发布了新的社会经济情景——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Socio—economicPathways,SSPs)^[2-3]。

  • 标签: 社会经济发展 IPCC 影响评估 气候变化 评估方法 气候情景
  • 简介:文章系统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采用ArcGis地图引擎、VS2010、SQLServer2008软件开发,采用B/S+C/S的模式设计。集成葡萄气象指标、葡萄生产管理、气象条件分析和评价、信息化处理等现代化技术,开发乌海市葡萄特色气象服务系统软件。以葡萄气象指标为基础,深入调查了解葡萄生产与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之间的关系;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开展当地葡萄特色产业气象信息服务;根据气象情况和葡萄实际生长发育信息,分析葡萄生长发育周期与气象条件的匹配状况,对葡萄生长发育将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给出相对应的葡萄生产管理对策措施;以此对葡萄种植产业建立多层面、全方位的气象信息综合保障,为乌海市葡萄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技术支撑,增强气象信息服务于葡萄特色产业的综合能力。

  • 标签: 葡萄 气象 信息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