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水稻是我省主栽品种之一,1982年前多以30×10厘米形式栽培.这样的高密度,时因管理不当,而致水稻倒伏、发病、效益降低等矛盾产生,成为限制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1983年后,我省推广水稻稀植栽培技术,栽培形式由30×13至30×26厘米不一.实践表明,稀植栽培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缓解了高产水稻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经济

  • 标签: 产量效应 水稻倒伏 稀植 水稻高产栽培 高产水稻 小气候特征
  • 简介: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对鄂尔多地区1964~1997年冬季(11~3月)降雪进行诊断分析,归纳总结中-大雪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前期天气形势特征,根据天气系统和气象要素的演变特点,筛选预报因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做出冬季中-大雪以上降水预报.

  • 标签: 鄂尔多斯地区 短期预报 降水预报 年际变化 气温
  • 简介: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土地、大气和水资源系(DepartmentofLand,AirandWaterResources)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马建中研究员于2018年6月20日至8月1日赴美国对该校进行短期访问。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地表能量收支与卫星资料对比分析问题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并进一步建立在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天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合作关系。

  • 标签: 美国加州大学 戴维斯 短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环流
  • 简介:根据欧亚地区大尺度环流调整,应用天气学原理对鄂尔多地区2007年9月26日-10月13日持续性阴雨天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持续性阴雨天气与历史同期相比特点、距平百分率、几个主要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及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今后中秋季节持续性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大尺度天气系统 持续性阴雨天气 主要影响系统
  • 简介:利用1971-2008年鄂尔多市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雨区和少雨区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多雨区年降水有明显的14a和6a左右的变化周期,多雨区夏季降水有明显的15a和8a左右的变化周期;少雨区年降水有明显的14a和5a左右的变化周期,少雨区夏季降水有明显的12~15a和6a左右的变化周期;年代际变化尺度上,近38a鄂尔多市多雨区和少雨区夏季平均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特征.

  • 标签: MORLET小波分析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 简介: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配合闪电和卫星云图等监测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市东胜区出现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高空冷涡底部西风小槽和南支系统西南气流配合地面倒槽影响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之前,自动气象站分析要素有明显变化,温度露点差≤2℃,气压陡升,总温度下降剧烈,同时伴随偏南风。

  • 标签: 环流形势 要素 闪电定位
  • 简介:“海棠”、“凤凰”、“诺瑞”3个路径和强度相似、登陆地点相近、登陆后移动方向也相同,但在浙中南地区产生的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3个台风的流场、物理量场以及湿位涡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中南受这类台风影响时的雨强预报诊断思路。分析表明,低空急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大暴雨的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湿位涡在中低层mpv1〈0,mpv2〉0的分布特征对台风大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台风暴雨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大暴雨过程不一定都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这一强降水的判据,如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仍有发生大暴雨的可能。

  • 标签: 天气学 台风暴雨 物理量场 湿位涡
  • 简介:鄂尔多市地处37°35′24″~40°51′40″N,106°42′40″~111°27′20″E之间,属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日照充足,气温日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是制约鄂尔多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 标签: 鄂尔多斯市 农牧业生产 气候条件 干旱半干旱 国民经济发展 气象灾害
  • 简介:针对目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CO2地质封存进行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极少结合研究区域实际计算低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对适宜性评价结果又缺少进一步的分析,结合鄂尔多盆地的地质特征,通过计算指标组成权重和适宜性得分对盆地开展了CO2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并以适宜区杏子川油田长4+5盖层为例,开展了盖层封闭性评价实验研究。同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对鄂尔多盆地深部咸水层和油藏的CO2地质封存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鄂尔多盆地在三叠系开展CO2地质封存的适宜性最好,石炭-二叠系和奥陶系则次之;杏子川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盖层对区域开展CO2地质封存具备良好的封闭性;鄂尔多盆地深部咸水层和油藏的CO2有效封存量分别为1.33×10^10t和1.91×10^9t,且在延长石油吴起、靖边及杏子川油田共有56个CO2地质封存适宜区,其CO2有效封存量可达1.77×10^8t.

  • 标签: CO2地质封存 鄂尔多斯盆地 盖层封闭性 层次分析法 封存潜力
  • 简介:2001年12月13—14日,一个强劲的气旋风暴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地区,在俄勒冈州喀喀特山区产生了强地形降水。这个风暴是“改进微物理参数的观测验证试验(ImprovementofMicrophysicalParameterizationthroughObservationalVerificationExperiment,IMPROVE)”第二阶段外场研究的气旋风暴之一。在风暴移过俄勒冈州喀喀特山区期间,获得了大量的实测和遥感探测数据,形成了由气象状态参数(温、压、湿、风向风速和垂直气流速度)、极化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和云微物理参数(云液态水、粒子浓度、粒子谱及图像)组成的完整数据库。12月13—14日的过程具有对流层底层前倾锋演变的特点,锋面向前上方伸展到了强烈发展的高空冷锋雨带中,云发展到了8~9km的高度。与以前华盛顿喀喀特山区分析的风暴重要差别是,这个风暴在俄勒冈州喀喀特山上空的锋前低层气流是与弱东风气流相反的强西风爬山气流。结果当高空冷锋雨带过境时,在高空产生了大量冰晶的同时在低层地形抬升地区又产生了丰富的液态水。机载实测、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以及雪晶观测证实,同时存在高冰晶浓度和高空相对大的云水含量,地面冰晶凇附也严重。分析表明,锋面和地形的相互促进作用使降水得到了增强。

  • 标签: 风暴分析 俄勒冈州 山区 气旋 VERIFICATION 地基微波辐射计
  • 简介:2006年1月24日,被誉为古气候学奠基者的气象学家尼古拉·沙克尔顿(NicholasShackleton,1937~2006)离开了我们,享年68岁。这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戈德温第四纪研究实验室主任的知名学者,在他并不长久的人生中,追求的是探知过去千百万年间地球气候系统变化的真相。他留下的对地球气候系统过去演变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是人类无比宝贵的科学认知,需要更多的人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今天人类面临更为严峻的气候问题的时候,人们对沙克尔顿完成的研究更加充满敬意,正是他和同事们出色的研究,让地球人认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的事实,是远古时代以来所没有过的。

  • 标签: 古气候学 地球气候系统 地球科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 实验室主任 气象学家
  • 简介:1概况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和0605号台风“格美”于2006年7月相继在西太平洋洋面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北方向移动,路径近乎平行(见图1),并分别于7月中旬和下旬在福建的北部和福建南部登陆;同时登陆后都向西偏南方向移动。

  • 标签: 热带气旋 成因 降水 粤东 福建南部 强热带风暴
  • 简介:对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低幅度的、渐增的、累积的和长时期的生物圈变化--环境蠕变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避免为应对将来生态危机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1992年6月召开的地球峰会,意味着对于环境的变化全球开始采取行动.如果各国政府希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那么环境蠕变问题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 标签: 环境蠕变 可持续性发展 人类活动 地球峰会 生态危机 低幅度
  • 简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流向可能产生巨大影响,而碳泄漏是描述这种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碳泄漏问题是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体现,也是涉及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首先介绍了碳泄漏的概念;并对当前学术界关于碳泄漏率与流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从多方面分析评价了全球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碳泄漏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碳泄漏 能源密集型产业
  • 简介:杜朝晖在2007年7月23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按照问题和课题组织学习的方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问题、内容和团队就是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基础,其教学组织具有如下特点:(1)按照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 标签: 创新能力培养 学习模式 中国教育 组织学习 知识学习 教学目标
  • 简介:随着2000年的日渐来临,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日趋紧迫,已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气象组织(WMO)也要求各成员国加强对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重视,特别要注意该问题对通信系统、资料处理和预报系统、高空观测系统、卫星业务和地面设备等方...

  • 标签: 计算机2000年问题 计算机系统 应用软件 兼容性测试 软件测试 硬件系统
  • 简介:一、引言1968——1973年,位于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萨赫勒地区,因降水持续短缺,形成旱灾。受灾面积相当于美国领土的2/3,影响到16个非洲国家,死亡约25万人。持久的干旱使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张了500多公里。这一态势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1974年,由非洲国家首倡,联合国大会第29次会议就防止沙漠化问题通过了3337号特别决议,其中包括倡议召开一次世界性会议,以便制订和通过一项防止沙漠化的全面的行动纲领。这里,沙漠化指的是,生产性土地的生物潜能衰减或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普遍退化,最终导致出现类似沙漠的景观。

  • 标签: 生物潜能 撒哈拉大沙漠 干旱半干旱区 萨赫勒 非洲国家 行动纲领
  • 简介:刘志军在《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开始之前进行需求评价;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审视和反思这些课程评价工作,当前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如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等问题

  • 标签: 课程评价 课程改革 评价工作 教材评价 课程标准 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