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表明,卫星轨道偏差对预报影响主要表现在MΩ这两个轨道根数上。本文给出了M、Ω修正公式,并结合LAGEOS测距数据,对卫星短期预报进行修正,取得了满意结果。

  • 标签: 轨道理论 卫星轨道 预报 轨道根数 修正公式
  • 简介:介绍了卫星激光测距中回波信号实时识别预报轨道实时修正方法应用情况。回波信号实时识别预报轨道实时修正有助于测距系统自动化提高、弱回波信号卫星(如GPS)探测以及白天测距能力增强。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回波信号识别 卫星预报轨道修正
  • 简介:在动力学轨道拟合以及轨道积分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GS精密星历GPS卫星轨道预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已知IGS精密星历作为虚拟观测值,采用动力学方法拟合出GPS卫星初始轨道动力学参数,然后再通过积分来预报GPS卫星轨道。主要讨论了基于不同弧段IGS星历时,该方法对GPS卫星轨道拟合预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对于6d弧段以内IGS精密星历,其拟合轨道与IGS精密星历差值三维RMS值均优于4cm,随着拟合弧段增加,拟合残差变大;当利用2~6d弧段IGS星历来预报GPS轨道时,大部分卫星第1天、第7天第30天三维预报精度可优于0.1m、3m100m。其中,2d弧段IGS星历对GPS卫星第1天第7天预报结果最好,5d弧段IGS星历对GPS卫星第30天预报结果最好。

  • 标签: GPS IGS 轨道拟合 轨道预报
  • 简介: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1)高维Reissner-Nordstroem黑洞非热辐射,发现非热辐射中径向有效势及粒子能量均依赖于时空维数D。(2)高维Schwarzschild黑洞粒子轨道运动,发现光子圆轨道半径随着维数增大减小;当维数大于4时,不存在有粒子速缚轨道,也不存在最小稳定轨道半径。

  • 标签: 黑洞 非热辐射 粒子束缚轨道 轨道半径 径向有效势
  • 简介:针对高度在250-350km三颗低轨道卫星,根据我国现有的卫星跟踪网跟踪技术(雷达测距多普勒测速)等观测条件,利用模拟方法估计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对定轨精度影响,并对能达到定轨精度进行了恰如其分估计。

  • 标签: 人造卫星 轨道理论 低轨道卫星 误差 定轨精度 定轨原理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太阳风造成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啨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道根数长期周期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近点辐角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均起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大于质量吸积作用,故总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近点辐角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太阳造成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根数长期周期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近点辐角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作用,故总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近点辐角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吸积作用
  • 简介:从计及J2项地球重力场度规出发,我们导出在这样度规场中人造卫星摄动加速度及在径向、横向轨道面法向等方面的摄动函数,进而计算了轨道阶导数平均值,讨论了在这种重力场中卫星轨道特性。其主要结论是:1、球形地球广义相对论摄动仅对近地点角距ω和平近点角τ产生长期项,地球J2项广义相对论效应不仅对这两个根数有长期摄动,而且对升效点角距Ω出有长期摄动。值得注意是这两种广义相对论效应对半长轴a,偏心率e及倾角i都没有长期摄动;2、球形地球广义相对论效应对倾角i升交点角距Ω仅有短周期摄动,但地球J2项广义相对论效应除了对它们有短周期摄动外,还有长周期摄动,对Ω甚至还有长期摄动。

  • 标签: 地球场 广义相对论效应 摄动加速度 人造卫星 轨道根数 轨道面
  • 简介:DE200/LE200DE245/LE245都是行星月球精密历表。DE200/LE200已在很多领域(例如SLRGPS)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E245/LE245却是刚发表不久新历表。DE245/LE245中增加了DE200/LE200中没有同时提供月亮天平动。本文主要比较DE245/LE245DE200/LE200差别对月球探测器着月点位置影响,得到结论是如果要使着月点位置满足精度要求,采用DE245/LE245历表比DE200/LE200历表更好。

  • 标签: 行星星历表 月球运动 月球探测器 登月轨道 飞行轨道
  • 简介:概述了制约线性多步积分公式轨道积分状态多种因素。提出了综合评价线性多步积分公式积分性能两项新指标。建议在对数值计算有较高精度要求科研项目中,应将构造并选择适合研究项目的线性多步积分公式以及高效积分方式列为课题前期工作重要部分。

  • 标签: 线性多步积分公式 轨道积分 技术指标 积分精度 天体轨道 积分步长
  • 简介:采用球状星团M3两组不同绝对自行值,其中有基于Hpaarcos星表参考是生新绝对自行值,推导出M3对于银心坐标系空间位置速度,并利用DaupholeColin银河系质量分布模型,计算了M3轨道,考察了绝对自行取值不同对其轨道计算结果影响。

  • 标签: 银河系 球状星团 绝对自行 轨道 银心坐标系 空间位置
  • 简介:中国第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完成工程目标科研实验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确定嫦娥卫星具体落月时刻,对于判定落月点轨控精度以及后续探月任务都有重要意义。嫦娥落月过程中,上海、昆明乌鲁木齐3个VLBI观测站安装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对该过程进行了全程数据记录。利用其中落月段数据,用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时频分析方法,计算确定嫦娥具体落月时刻UTC2009年3月1日8时13分6.6459秒,精确度10~(-3)s,相应落月点确定精度2m左右。

  • 标签: “嫦娥一号” 硬着陆 落月时刻 短时傅立叶变换 数字基带转换器
  • 简介:在混合程对流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湍流压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以及在对流外壳中出现动力学非稳定性判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初始质量2.8M⊙星族I恒星从主序星到碳AGB星质量非守恒演化。结果表明,在RGB星AGB星阶段,靠近恒星表面区域内湍流压可以达到总压强30%。且湍流压效应可能是导致RGB星AGB星靠近表面区域产生了动力学非稳定性,从而造成物质向外逃逸原因,我们认为湍流压效应可能就是造成有效温度低因而辐射压也低RGB星产生强星风,以及AGB星产生超星风物理原因,还发现当氦燃烧层源厚度与层源质量比值小于0.04R⊙/M⊙时,层源内会出现热核反应非稳定现象,即出现热脉动,且2.8M⊙AGB星经过6次热脉动后,恒星表面的C/O超过1,恒星演化成碳AGB星。

  • 标签: 恒星形成 恒星演化 AGB星 碳星 红巨星支 湍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