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癌是种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以上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颜面部[1].皮肤癌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头面部居多[2].我院与2012年1月份为例99岁左面部皮肤癌患者行放疗,取得了理想效果.临床上皮肤癌以放射性治疗为治疗首选,皮肤癌位置表浅,边界清楚,直视下照射定位精确,对放射线特别敏感,而且皮肤耐受性较高,但考虑到患者99岁高龄并因骨折行动不便,肿瘤放疗风险大,几家医院均未收治.现为病人整个放疗过程护理做如下报道.

  • 标签: 高龄 皮肤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例1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护理病例讨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1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和治疗,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桥小脑角占位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关键.

  • 标签: 桥小脑角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毕赤嗜甲醇酵母工程菌inu-26高密度培养表达黑曲霉菊粉内条件进行优化,找出最佳外源蛋白表达条件。方法:在摇瓶优化培养基础上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培养,优化最佳产酶条件。结果:以葡萄糖为碳源、微量元素添加量100~200mL/L、甲醇浓度1g/L、pH6.0~7.0、诱导时间96h时酶表达量最高;摇瓶模拟高密度培养表明影响酵母生长最主要因素葡萄糖和硫酸铵最佳浓度分别为20~45和11.5g/L;利用培养基F1进行高密度培养优于其他培养基,工程菌生长符合指数生长曲线,细胞生长延迟期为1.36h,比生长速率μ为0.4846h-1。结论: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葡萄糖-甲醇混合诱导和100%甲醇单诱导相结合,在菌体鲜重约为280g/L时连续诱导96h,菌体生长良好,不会出现自溶,且酶表达量最高,为摇瓶培养3倍多,酶活最高可达540U/mL。

  • 标签: 毕赤嗜甲醇酵母 黑曲霉菊粉内切酶 高密度培养
  • 简介: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晚期肿瘤患者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1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干预组在患者疼痛状况比较,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式满意度上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认同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应用措施
  • 简介:通过磁力搅拌,超声等方法将天然芸苔素内酯,农用链霉素,苦参素进行处理,制备种多效纳米生物复合制剂,作用于绿豆种子,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芽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范围内通过纳米制剂处理种子普遍比原剂处理种子发芽率高,芽长,芽粗,鲜重,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 标签: 磁力搅拌 超声 芸苔素内酯 农用链霉素 苦参素 绿豆
  • 简介:患者知情权是患者基本权利,目前医患信息不对称凸显出患者知情权重要性,电子病历作为医疗信息化产物被广泛应用,为患者实现知情权提供了捷径。但目前我国在电子病历应用中对患者知情权保护尚有欠缺,主要体现在病历质量管理和病历公开两方面。因此,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和落实,全面实现电子病历质控,并推进病历公开进程,改善患者知情权保护现状。

  • 标签: 知情同意权 电子病历
  • 简介:目的:建立种便捷而经济将DNA溶液填充至显微注射针方法,以提高显微注射法转基因效率。方法:将通常用于转移胚胎口吸管稍加改进,吸取DNA溶液,从尾部直接注入显微注射针。结果:采用本方法填充显微注射针,可在2-5min完成DNA填充。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经济而高效,可加快显徽注射法制作转基因动物实验进程。

  • 标签: DNA填充 显微注射 口吸管 微量上样器
  • 简介: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定,到2017年,培养开发紧缺技能人才50万人,其中紧缺高技能人才10万人。然而却出现方面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大,另方面,据调查40%以上园林中高职学生毕业后却并没有从事园林行业。就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看,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明显脱节。因此,如何进行体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 标签: 一体化教学
  • 简介:血行播散是乳腺癌转移重要途径,检测腋窝淋巴结已经不能完全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转移。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是肿瘤远处转移前提,对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简要综述了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微转移 循环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8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病情观察、临床救治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可行抢救方案,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观察疗效.结果: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通过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及有效护理,痊愈30例,好转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但经过有效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护理,在临床上均能取得很好治愈效果,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 急性大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46例重症患者中应用PICC临床护理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穿刺部位渗血1例,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部分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总计11%.结论:PICC很好地避免了常规操作造成了反复穿刺,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穿刺痛苦,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理想静脉通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本文目的就在于分析垂体瘤切除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际研究过程中,通过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共计8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性划分,其中将对照组40例患者在进行垂体瘤切除后,进行常规性术后治疗.而对观察组40例次患者,在手术切除垂体瘤后,辅助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果: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现实情况,发现观察组SAI和SDS评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定程度上来看,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较之于对照组都比较好,由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较大,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垂体瘤患者在进行切除术后,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心理健康,减少手术所带来消极情绪,也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重拾生活信心,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垂体瘤 切除术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观察
  • 简介:2009BioprocessInternationalChina大会于9月7日~8日在北京全茂威斯汀大饭店隆重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当今国际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关心技术和能力,讨论了涵盖生物药物工程工艺价值链各个环节,通过了解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和经验.与国际企业分享细胞培养和配方、细胞株工程和开发、蛋白配方及制造过程中次性使用/可抛弃产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 标签: 一次性使用 设备发展 生物实验 应用 生物技术 制药企业
  • 简介:目的:探究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蛋白质组差异。方法:收集肺癌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术前血浆,随机选取肺腺癌病人血浆15例、肺鳞癌病人血浆10例作为实验组,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外泌体,定量质谱鉴定分析肺癌病人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外泌体蛋白质表达差异性,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验提取到蛋白质。结果:共检测到血浆外泌体蛋白质253个,并初步确定其中18个在肺癌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8个在肺癌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下调,免疫印迹法验证了上调蛋白质中补体蛋白C4a。结论:鉴定出26个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候选分子。

  • 标签: 肺癌 血浆外泌体 蛋白质组 质谱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简介:目的:以角鲨烯、山梨醇、吐温为组分,在琥珀酸缓冲液中混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制备复合佐剂Nano-fla,评价该佐剂对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人二倍体细胞制备狂犬灭活疫苗为抗原,BALB/c小鼠设置PBS对照组、全剂量疫苗组、半剂量疫苗组、低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5μg鞭毛蛋白)、中等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10μg鞭毛蛋白),免疫程序为在0、3、7d肌肉注射,并在首针免疫后第7、14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通过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第7d,中等剂量佐剂组中和抗体达保护效力水平,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组和低剂量佐剂组;第14d时中等剂量佐剂组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对照组;第14d中等剂量佐剂组与全剂量疫苗组相比,分泌IFN-γ和IL-4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复合佐剂Nano-fla应用到狂犬疫苗中,能有效刺激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更早地产生中和抗体,且能有效降低抗原用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鞭毛蛋白 狂犬病疫苗 佐剂
  • 简介:卤醇脱卤酶是细菌降解环境中重要污染物有机卤化物关键酶之,具有与其他已知脱卤酶不同脱卤机制。它是类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机制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脱卤酶,可以高效催化有机邻卤醇进行脱卤反应,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此外,在催化环氧化物和邻卤醇之间转化反应中,卤醇脱卤酶具有很高立体选择性,因而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也有广阔应用前景。我们着重从卤化物生物降解途径、脱卤机制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卤醇脱卤酶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卤醇脱卤酶改造新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 标签: 卤醇脱卤酶 有机卤化物 生物降解途径 生物催化
  • 简介:目的:从污染环境中分离耐低温石油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摇瓶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方法,得到株能以原油为碳源、能源生长细菌菌株,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降解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天津大港油田污染土壤和水体中分离到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菌DSY171,该菌株能够在10℃条件下,以石油为惟碳源生长。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归属红球菌属。菌株DSY171在低温条件下(10~15℃)12d石油降解率显著优于常温条件(20~30℃),原油降解率为60%左右;菌株DSY171pH适应范围较广,初始pH值为6~9时均能代谢生长,但在偏碱性环境下(pH7~9)代谢生长好于偏酸性环境(pH6~7)。除了降解石油外,菌株DSY171对柴油、食用油等不同碳源也均能够降解代谢,具有碳源利用广谱性。结论:耐低温石油降解菌DSY171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为生物学方法解决低温环境石油污染问题提供了高效菌种,在环境微生物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具有意义和价值。

  • 标签: 生物降解 低温 石油烃 红球菌
  • 简介: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琪长期从事克隆技术研究工作,他先后在中科院和法国国立农业研究中心进行博土后研究。1999年,第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小鼠,被“多莉羊”之父Wihnut博士誉为“该领域迄今为止最重要成果之”。

  • 标签: 克隆技术 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研究生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对5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6例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我院确诊十二指肠溃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263例,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2组愈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愈后3个月复发率5.7%明显小于12%,其次半年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督促患者注意生活方式规律、坚持治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告知患者控制情绪、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故能更好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值得推广与临床。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 护理干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