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的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y(流动甲醇):V(水)=98: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2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0=O.9989,0.0l~0.3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菇柄 麦角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为获得高效抗氧化菌株,采用直接提取方式从20个大型真菌菌株菌丝体培养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测定各菌株菌丝体培养粗提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及1,1-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各菌株菌丝体培养粗提对(O2)、·OH及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菌株NG菌丝体培养粗提对OH-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75.56%;菌株02菌丝体培养粗提对(O2-)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37.51%;菌株EG菌丝体培养粗提对DPPH-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66.91%.

  • 标签: 抗氧化 菌的筛选 菌丝体培养 粗提液 真菌菌株 清除效果
  • 简介:对7个外生菌根真菌菌株在不同石油浓度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菌株在同一石油浓度培养基中生长速度不同,同一菌株在不同石油浓度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亦不同。菌株010和菌株025在不同石油浓度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均较其他菌株快。菌株010的菌丝干重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石油质量浓度为500mg/L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高于对照5.27%,石油对其生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当石油质量浓度为700mg/L时,菌丝干重低于对照,随着石油质量浓度的升高,菌株生长呈下降趋势。石油质量浓度为100mg/L时,菌株025生长最慢,菌丝干重低于对照9.1%。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加,菌株生长加快,当石油质量浓度为500mg/L时,菌丝干重高于对照;当石油质量浓度为700mg/L时,菌株025菌丝干重最高,高于对照25.65%。随着石油浓度的再度升高,菌株生长呈下降趋势。(2)不同菌株在同一石油浓度下对石油的降解能力不同,同一菌株在不同石油浓度下对石油的降解能力亦不同。菌株025对石油的降解能力最强,对石油的降解能力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培养基中石油质量浓度为900mg/L时,菌株025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达到73.65%。(3)菌株0100、09、035、LH004的菌丝生物量与对石油的降解能力呈正相关。

  • 标签: 石油 外生菌根真菌 生长量 石油降解
  • 简介:植物病害诊断是通过病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步骤实现的。在过去的10年里用于细菌鉴定的基因组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简化和促进了病菌的检测和鉴定,但是DNA分子检测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培养检验和表型检验方法。文中介绍了未显示病害症状的植物或植物产品中已知细菌的免疫检测和基因组DNA检测方法,以及细菌病害诊断鉴定的新方法。

  • 标签: 病原细菌 免疫检测 DNA分子检测 基因组探针 多相分析诊断
  • 简介: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mg/L;在供试浓度为3200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 标签: 枝状地衣 乙酸乙酯 两性绵霉 抑菌作用
  • 简介:采用显微观察和PCR检测分析了人工接种后稻曲病菌在水稻穗部的增殖状况。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的菌丝首先附着在花粉上或花丝上,柱头上未发现有菌丝附着;后期(接种后8d)在柱头上有附着菌丝的花粉粒。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小穗内菌丝增殖的速度不同,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生规律提供了信息。

  • 标签: 稻曲病菌 人工接种 PCR 组织观察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的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的Nc2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中检测内生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
  • 简介:改良了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的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白灵菇子实体的稀醋酸提取替代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筛选到了不使用硫酸的显色剂配方,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探讨了改良的比色法在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毒菌总活性色胺类物质的半定量检测;结合薄层层析法,还可以用于特定毒素的定量检测

  • 标签: 改良比色法 神经致幻型毒菌 活性色胺 薄层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