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呈明,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骨干成员,北京林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2000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0—2004年在日本自然农发研究开发中心、筑波大学、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86—200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5年回国就职于北京林业大学。

  • 标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保护学 西北林学院 研究开发中心 日本农业
  • 简介:以农业废料花生壳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筛选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及培养料。结果表明,母种培养以m(花生壳)∶m(马铃薯)=3∶1的配方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4.53mm/d,长势最旺盛;原种及栽培种培养料按m(棉籽壳)∶m(花生壳)=1∶1的配方菌丝生长最快而健壮,生长速度可达5.43mm/d。因此,在花生主产区,花生壳废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上。

  • 标签: 杏鲍菇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 简介: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了灰树花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羟基自由的清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灰树花菌丝体水提物(GFM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物(GF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多糖(GFP)、灰树花子实体碱提多糖(GFAP)清除羟基自由的IC50均小于1.0mg/mL,其他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的IC50也均小于3.0mg/mL。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仅GFME、GFMP、GFE有清除作用,其他的提取物清除作用很弱。

  • 标签: 灰树花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 简介:冬虫夏草在中国是一种著名的药材.最早记录它的文献是15世的藏医籍《千万舍利》.随着法国传教士巴多明(Parennin)于1723年将冬虫夏草标本从北京寄往法兰西科学院,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这种中国药材的认识和研究历程.在1841年英国昆虫学家韦斯特伍德(Westwood)开始鉴定这种真菌以前,西方学者认为冬虫夏草的真菌子实体是植物的根.此后,英国真菌学家贝克莱(Berkeley)分别在1843和1856年将其定名为“SphaeriaSinensis”和“Cordycepssinensis”.但是为学界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的,却是意大利植物学家萨卡多(Saccardo)在其1883年的专著中为冬虫夏草的定名“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在20世初以前,西方人对中国冬虫夏草的记录和描述具有多重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冬虫夏草的使用历史而言是重要的补充资料.

  • 标签: 冬虫夏草 夏草冬虫 巴多明 贝克莱 萨卡多
  • 简介: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物进行了黏菌的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