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黑木耳ISSR-PCR(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多聚酶链反应)反应体系5种主要因素(Taq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及引物)4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确立了适合黑木耳ISSR分析优化反应体系(20μL),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最佳退火温度.

  • 标签: 黑木耳 ISSR-PCR 正交设计 梯度PCR
  • 简介:报道了广东和海南红树林湿地真菌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红树林淤泥中分离出篮状菌Talaromyceshelicus(Raper&Fennell)C.R.Benj,采自海洋腐木中海生双室孢腔菌BiatriosporamarinaK.D.Hyde&Borse以及内生拟内黑盘壳菌EndomelanconiopsisendophyticaE.I.Rojas&Samuels,并真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标本保存于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实验室(HMGDOU)。

  • 标签: 红树林湿地真菌 形态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采自我国6省18市(县)蔬菜根茎样本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镰孢菌10个种。其中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为优势菌,占镰孢菌总量73.42%,其他种类镰孢菌为锐顶镰孢(F.acuminatum)、弯角镰孢(F.camptoceras)、蓝色镰孢(F.coeruleum)、木贼镰孢(F.equiseti)、砖红镰孢(F.lateri-tium)、芬芳镰孢(F.redolens)、半裸镰孢(F.semitectum)、腐皮镰孢(F.solani)和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初步明确了我国部分地区蔬菜根茎上镰孢菌种类及优势种群,为我国蔬菜镰孢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蔬菜 真菌 分类 镰孢菌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菌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菌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牙缝,且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菌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采集43份玉米病穗上共分离获得327株镰孢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属于7个种,其分离频率分别为半裸镰孢菌(Fusariumsemitectum)37.77%,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3.51%,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3.57%,克鲁克威尔镰孢菌(F.crookwellense)1.83%,茄病镰孢菌(F.solani)0.19%,木贼镰孢菌(F.equiseti)0.26%和弯角镰孢菌(F.camptoceras)1.48%。半裸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群。

  • 标签: 玉米穗腐病 镰孢菌 菌落形态
  • 简介:通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与地衣开放实验室标本馆(HMAS)、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和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443份标本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观察,报道了中国鳞伞属真菌31种和2变种,其中包括1新变种,即白小圈齿鳞伞凸顶变种[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var.conicaTolgor];1中国新记录种,即黄褶鳞伞[Pholiotaluteofolia(Pk.)Sacc.]和10省级新记录种,即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Fr.)Kumm.](广东)、白小圈齿鳞伞[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黑龙江)、少鳞黄鳞伞[Pholiotaalnicola(Fr.)Sing.](黑龙江)、黄褐鳞伞[Pholiotafulvella(Pk.)SmithetHesl.](内蒙古)、地生鳞伞[Pholiotahighlandensis(Pk.)SmithetHesl.](云南)、黏皮鳞伞[Pholiotalubrica(Fr.)Sing.](四川)、毛腿鳞伞[Pholiotamutabilis(Fr.)Kumm.](四川)、多脂翘鳞伞(Pholiotasquarroso-adiposaLange)(黑龙江)、亚苦鳞伞[PholiotasubamaraSmithetHesl.)(广东)、地毛柄鳞伞[Pholiotaterrigena(Fr.)Karst.](内蒙古).每个种进行了详尽形态学描述并提供显微线条图,编写了中国鳞伞属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将库恩菇属(KuehneromycesSing.etSmith)和火菇属[Flammula(Fr.)Kumm.]并入鳞伞属中.将Gymnopilusluteofolius(Pk.)Sing.和刺毛暗皮伞[Phaeomarasmiuserinaceellus(Pk.)Sing.]放入鳞伞属中进行讨论;认为应将金毛鳞伞[Pholiotaaurivella(Fr.)Kumm.]、多脂翘鳞伞和地毛柄鳞伞作为独立种处理;将Pholiotamalicola(Kauff.)Smith作为Pholiotaalnicola(Fr.)Sing.同物异名;将皱盖鳞伞[Pholiotarugosa(Pk.)sing.]划入微鳞伞属(PholiotinaFayod)属中.并讨论了鳞伞属与相关属之间形态学差异,列出了存疑种名录.

  • 标签: 鳞伞属 形态分类 新分类群 地理分布 担孢子形态
  • 简介:通过我国18个省市地区农作物根际土壤进行采样,使用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TSM)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采样土壤中木霉菌(Trichodermaspp.)进行分离和纯化,再与同地区多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测试,筛选和保存了1300余株有拮抗功能木霉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Tef1-α)鉴定,这些菌株分属9个木霉菌种。其中哈茨木霉(T.harzianum)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为优势菌种,分别占29.07%和29.91%(总数:393和382株);其次是绿色木霉(T.viride),占筛选总数14%(总数:185株);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和康宁木霉(T.koningii)分别占7.53%和7.00%(总数:99和92株);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钩状木霉(T.harmatum)分别只占5%以上(总数:69和67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群落在我国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分布最少,分别只占1.5%和0.5%以上(总数:21和7株)。同时,为了解不同地区木霉菌株对上海地区草莓灰霉菌(Botrytiscinerea)拮抗作用差异性,选用14个不同地区木霉菌株,通过对峙培养拮抗测定,筛选出6个木霉菌株,进步做了抑制草莓灰霉病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华东地区木霉菌株TR78和TR85,平板对峙试验中草莓灰霉菌生长抑菌率分别为85.49%和82.90%,室内生测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0.19%和80.02%,显著高于(P〈0.05)其他菌株灰霉病防治效果。

  • 标签: 木霉菌 根际土壤 种质资源 多样性
  • 简介:根据嗜热真菌生境特点,从采集600多份标本中分离鉴定到嗜热真菌15种,其中分离获得半知菌8种。8种半知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综合描述。

  • 标签: 嗜热真菌 半知菌 分类研究
  • 简介:采自我国热带地区柔膜菌科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膜盘菌属1个新种,命名为海南膜盘菌,该种子囊盘盘状、具柄,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厚60~16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80~400μm,子囊长棒状、8孢、(58~)61~70×5~6(~7)μm,子囊孢子梭椭圆形、7~8×2.5~3.0μm。其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与相近种差异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形态学 分类 海南膜盘菌 新种
  • 简介:介绍了种简单、快速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轻印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真菌单孢分离工作中。

  • 标签: 竹黄 毛细管 单孢分离
  • 简介:在对60个供试黑木耳菌株RAPD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基础上获得了黑木耳菌株Au185RAPD特异性标记,将其克隆、测序,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相应特异引物SC38—1,将RAPD特异性标记转化为黑木耳菌株Au185稳定方便SCAR标记,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黑木耳菌株Au185。

  • 标签: 黑木耳Au185菌株 RAPD特异性标记 SCAR标记
  • 简介:茵物生药学是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涉及菌物学、生药学、中药学等许多学科,以菌物药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茵物药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以及引种驯化、发酵等生物工程和寻找新药源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生命科学飞速发展,茵物药研究在当今世界也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茵物生药学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将这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学科得以发展.

  • 标签: 菌物生药学 菌物学 生药学 中药学
  • 简介:金孢属(Chrysosporium)真菌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能产生许多有用代谢物。它们是个喜角蛋白类群,大多数可以产生角蛋白酶。此类真菌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价值。文中评述了金孢属真菌产生抗癌、抗真菌、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类物质研究进展,以及此类真菌在生物防治、食品工业、日用化工、皮革生产、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功能酶生产、环境检测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其潜在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金孢属某些种作为人或动物病原菌研究进展。

  • 标签: 嗜角蛋白真菌 金孢属 角蛋白酶
  • 简介:描述了中国南方发现1个小香菇属新种,因其腐生于竹杆上、菌柄细长,因而命名为竹生小香菇。模式标本(GDGM527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

  • 标签: 竹生小香菇 担子菌纲 新种 中国
  • 简介:柔丝纹枯状革菌(Hypochniciumbombycinum)采于中国青海省,为中国革菌新记录种。文中根据所采集材料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柔丝纹枯状革菌 木生真菌 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为了建立具砖格状子囊孢子座囊菌进化关系并解决其多系群问题,我们通过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了其自然分类系统。本文描述了具有砖格状子囊孢子个新种Comoclathrislini。采用LSU、SSU和ITS序列进行多基因联合分析表明,所有的Comoclathris属菌株聚在同单系进化支上,其中包括了由C.lini新种菌株组成单独分支。文中为新种提供了图示,并与Comoclathris属其他种及多孢子菌属各种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砖格状 Comoclathris 系统发育 意大利
  • 简介: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化多型性子囊菌和担子菌采用统命名。地衣生Koordersiella属因此只需要单名称,而后发表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异名。此属共有5个种,包括在此发表2个新组合:K.tenuissima和K.variegate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地衣寄主和已报道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已被接受物种检索表。此外,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1个种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2个种,因与该属模式种显然为不同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 标签: Ascohansfordiellopsis 子囊菌 座囊菌纲 丝孢纲 地衣
  • 简介:报道了采自中国热带贝伞属为口蘑科新记录属,描述了该属及该属真菌疣孢贝伞(Conchomycesverrucisporus)形态,并提供了生境照片、线条图和必要讨论。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口蘑科 分类 形态学 新记录
  • 简介:粉黄茶渍(Candelariellaefflorescens)是个中国新记录种,文中简述了粉黄茶渍衣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地理分布。

  • 标签: 黄烛衣科 粉黄茶渍 新种 生物分类
  • 简介:文中记录并描述了吉林省长白山采集到个中国新记录种-近赭色鳞伞[Pholiotasubochracea(A.H.Sm.)A.H.Sm.&Hesler],凭证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22205)。

  • 标签: 近赭色鳞伞 中国新记录种 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