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串红品种资源利用效率,从20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方面对我国主栽20份串红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串红表型多样性丰富,品种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外引与中国两个类群间表型变异程度及丰富性都比较相似。25个表型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于0.23~1.97之间,数量性状中以主茎直径、花冠直径、叶柄长、始花时间和花间长多样性指数较高,质量性状中则以叶面泡状突起程度及叶柄显色强度多样性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96%前5个主成分,可反映串红资源总体形态表现。20份资源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7.0,欧氏距离约为8.5时,参试20份资源可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两大类,前者仅包含1个品种(篝火),而后者包含19个品种,且欧氏距离约为7.2处又可进步分为4个亚类。

  • 标签: 一串红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我国皮肤病性学及真菌病学奠基人之代宗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秦启贤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0年5月15日17时08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 标签: 真菌病 皮肤病 复旦大学 皮肤科 医院 华山
  • 简介:应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和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方法,对红麦(保存单位编号:苏1661;统编号:ZM008712)中个主效抗条锈病基因YrHm进行了分子标记和定位研究。共用512微卫星引物对抗、感基因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经用包括230个单株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连锁性检测,发现4个与YrHm基因连锁微卫星标记Xgwm904、Xbarcl73、Xcfdl3和Xcfd42,均位于小麦染色体6D短臂上。经Mapmaker3.0b软件计算,这4个标记与目的基因间遗传距离分别为7.3、25.1、47.7和62.1cM,均位于YrHm基因远离染色体顶端侧。用全套中国春小麦缺体一四体材料进行检测,进步确认了这4个标记均位于小麦6D染色体。因此,将YrHm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臂6DS上。

  • 标签: 小麦 条锈病 农家品种 抗病基因 微卫星 基因定位
  • 简介:采用2种分层方法、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和2种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3255份燕麦种质资源12个农艺性状数据,构建出13个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7个指标的比较,包括数量性状极差、符合度、平均数、表型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方差、变异系数及质量性状频率分布。结果表明。2种分层方法产生样本代表性上差异不明显;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以比例法代表性最好,对数法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代表性最差;个体选择中,聚类法明显好于随机法。因此,燕麦核心种质构建中,先按省份分组,再按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聚类结果选择个体为最佳取样策略。

  • 标签: 燕麦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 简介:菰是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我国有着广泛分布。野生菰群体不仅是种重要育种基因资源,同时还有着巨大生态作用。为建立适宜于菰ISSR反应体系,以菰DNA基因组为模板ISSR反应体系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12个不同梯度水平上设计正交试验针对体系中dNTPs浓度、Mg^2+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6个因子进行优化,确定了20μLI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适因素水平分别为:3.0mmolMg^2+(10×Buffer),0.5mmoldNTPs、1.0μmol引物浓度、0.24U/μLTaq聚合酶、1.5ng/μLDNA模板以及55℃退火温度。应用该优化体系80个菰材料进行扩增,证实了该体系适用性和稳定性,为菰遗传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ISSR 居群
  • 简介:特异种质是西瓜种质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符合特殊育种目标和重要研究价值特异性状而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内无极、短蔓、板叶、雄性不育和叶片后绿特异西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进展。

  • 标签: 西瓜 特异种质资源
  • 简介:以结缕草属植物DNA为模板,应用正交设计法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反应体系各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模板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影响,确立了适合结缕草属植物SSR-PCR反应最佳体系。结果表明,10μl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适浓度分别为:10×PCR缓冲液,Mg^2+2.5mmol/L,dNTP200μmol/L,左右引物分别为0.6μmol/L,TaqDNA聚合酶0.5U,模板DNA用量30~90ng均可。利用该优化体系,通过30SSR引物包含结缕草属植物4个种10份材料进行了种质鉴定,结果发现Xgwm系列SSR引物可以有效地用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间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有3引物Xgwm459-6A、Xgwml49-4B和Xgwml35-1A因具有特异性条带或条带缺失可以很明显地将大穗结缕草Z010与其他材料区分开来,抗寒性和青绿期两极端类型材料研究中发现,引物Xgwm484.2D和Xgwm44-7D均在抗寒性弱部分材料和青绿期长部分材料中扩增出条抗寒性强和青绿期短材料中没有的特异带,且两引物中具有特异带材料具有较高致性,初步认为这两标记可能与结缕草属植物抗寒性或青绿期相关。

  • 标签: 结缕草 SSR 体系优化 应用
  • 简介:以莴苣为材料研究了影响SRAP标记PCR结果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用于莴苣属蔬菜SRAP分析PCR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50ng,Mg^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75μmol/L,Taq酶用量为1U。适宜扩增程序为94℃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1℃l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体系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莴苣SRAP体系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多态性丰富,莴苣属蔬菜种盾资源评价、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言种等骞方面躲有专耍作用。

  • 标签: 莴苣 SRAP PCR扩增体系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首选方法之。虽然其操作简单,但如何保证其定量结果可信度直是个难题,特别是针对只有20多个碱基miRNA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水稻miR408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为实例,系统地优化和阐述了有关荧光定量新标准及要求。结果表明,引物浓度对于荧光定量PCR体系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因表达量分析 MIQE标准 MIRNA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工作发展历史,总结了我国30余年果树种质资源工作取得成就,指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并今后开展种质资源基础性工作提出了发展建议。

  • 标签: 果树 种质资源 回顾 建议
  • 简介:我国已收集到甜高粱资源1536份,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国外引入品种,已于"七五"至"九五"期间相继编目入库.本文综述了我国甜高粱种质资源特性鉴定及制糖、青贮、制酒等方面的利用概况,并介绍了甜高粱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利用方面的进展.

  • 标签: 甜高粱 编目 特性鉴定 利用 种质创新
  • 简介:铁观音、黄棪和福鼎大白茶分别是我国乌龙茶和红绿茶育种中骨干亲本,由它们衍生出了系列优良品种,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构建指纹图谱将有助于今后茶树育种工作中骨干亲本合理利用和品种权保护。本研究利用40SSR引物我国乌龙茶骨干亲本铁观音、黄棪及其衍生品种(系)和红绿茶骨干亲本福鼎大白茶及衍生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份供试品种(系)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4,平均遗传距离0.58,表明我国茶树主要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系)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和较大遗传变异,且90%遗传多样性来自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聚类结果表明两套品种(系)各自聚为类,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两套品种(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其中稳定性和多态性俱佳5引物组合构建了供试材料数码指纹图谱。

  • 标签: 骨干亲本及衍生品种(系)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SSR标记
  • 简介:韭菜是我国重要葱蒜类蔬菜之,人们膳食中起到重要作用。韭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新研究取得成效,但是和大宗蔬菜同类研究比较相对落后。本文从韭菜种质资源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综述了韭菜种质创新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韭菜种质创新研究对策。

  • 标签: 韭菜 种质创新 现状 对策
  • 简介:麦长管蚜是我国小麦重要害虫之.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长管蚜理想方法.本文就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和小麦品种麦蚜种群动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今后应加强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研究.

  • 标签: 小麦 麦长管蚜 抗性 种质资源 种群动态
  • 简介:目的探索种新真菌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耗时较短,应用范围广.方法将酶消化和Chelex-100提取DNA方法联合起来,配制种新DNA提取试剂.通过真菌ITS4和ITS5通用引物进行PCR,DNA提取试剂同市售TakaralysisbufferDNA提取方面的效能进行评价,同时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34株真菌,自配试剂成功提取出32株真菌DNA;Takaralysisbuffer成功提出27株真菌DNA.对于两种方法都没能提出DNA2株真菌,经液氮研磨破壁后,自制试剂均成功提取;而Takaralysisbuffer仅成功提取DNA1株.结论同市售试剂Takaralysisbuffer比较,自配DNA提取液提取DNA质量相对较高,可用于临床常见感染真菌PCR诊断.对于某些真菌,提取DNA之前先进行菌体破壁是必要.

  • 标签: 蛋白酶K 蜗牛酶 Chelex-100 DNA提取
  • 简介:采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AS浓度、侵染菌液OD值、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5个因素4个水平上进行分析,优化了农杆菌介导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逆基因GmPK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采用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As、侵染菌液OD600值0.9、侵染15h、共培养5d和恢复培养3d转化条件最佳,GUS阳性率达74.59%,经PCR及RT—PCR进步验证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利用优化最佳条件进行抗逆基因GmPK转化,炼苗移栽成活再生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blotting验证,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至大豆基因组,转化率为0.6%。

  • 标签: 大豆 胚尖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GmPK基因
  • 简介:甲真菌病是种常见真菌感染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与甲真菌病类型、受累甲面积、角化过度程度、患者年龄、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个简单、可靠、易掌握严重程度分级系统预后评估、治疗方法选择以及临床及药物试验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有关甲真菌病严重程度评分及分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严重程度 分级
  • 简介:玉米干旱胁迫相关突变体发掘玉米耐旱关键基因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玉米自交系综31田间扩繁过程中,发现个玉米干旱胁迫敏感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卷曲,严重干旱时叶尖变黄,衰老坏死。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1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将突变基因命名为DS。利用B73与突变体ds组配F2分离群体,以干旱条件下叶片是否卷曲为指标,将DS基因初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SSR标记umc1772和umc2158之间,物理距离为5Mb。以上研究结果为该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玉米 干旱 卷叶 基因定位
  • 简介:植物黄绿叶突变体不但在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代谢途径、叶绿体遗传分化与发育等系列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到育种研究上。本研究以前期化学诱变得到个番茄黄绿叶突变体为材料,其主要表型与光合作用特征特性进行鉴定分析,发现突变体从第1片真叶开始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相对野生型极显著降低,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结构畸形。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正反交,分析其遗传方式。发现其F2群体正常叶与黄绿叶分离比为3∶1,表明黄绿叶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隐性性状。本研究为后期基因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番茄 黄绿叶突变体 表型鉴定 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