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兔肠道组织抗菌有效成分的组成及其性质.方法将新鲜兔小肠组织匀浆,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检测抗菌活性,再经SephadexG100和SephadexG7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组分,经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为一条蛋白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103.用琼脂糖弥散法和活计数实验检测纯化物对9株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分离得到一种纯的兔肠源抗菌蛋白,纯化的兔肠源抗菌蛋白对9株细菌的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杀菌率介于78%与98%之间,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初步显示了兔肠源抗菌蛋白在细菌性疫病的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小肠 组织提取物 抗菌蛋白 抗菌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固本瘤Ⅲ号方以及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瘤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组,每组10只。于接种后第8天开始给药,观察指标为瘤重、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结果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组的瘤率分别为49.2%、68.9%和28.0%。固本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较吉西他滨组瘤作用更强(P<0.05)。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瘤Ⅲ号组移植瘤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固本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体重下降明显,体重较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及固本瘤Ⅲ号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固本瘤Ⅲ号方具有增加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人胰腺癌裸鼠腋下移植瘤疗效的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吉西他滨 裸鼠移植瘤 固本抑瘤Ⅲ号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比较实验大鼠泰泽检测方法─nested-PCR、IFA、免疫抑制诱发试验-触片染色镜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泰泽16SrDNA合成引物,对16个菌株作nested-PCR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验证.将此PCR应用于20只免疫抑制Wistar大鼠和5只非免疫抑制SD大鼠泰泽检测,并作IFA、常规细菌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nested-PCR中仅有泰泽出现196bp特异性扩增条带;而15株非泰泽均未出现此扩增条带.该PCR能检出10pg泰泽DNA.将此PCR应用于大鼠泰泽检测,结果未检出阳性样品.nested-PCR与常规细菌学检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采用IFA方法,以购得的大鼠泰泽抗原片对上述25份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6份血清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论采用IFA对动物群进行筛查出现阳性结果,须采用免疫抑制诱发试验、PCR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组合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建立的nested-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实验动物泰泽感染可做出精确诊断.

  • 标签: 大鼠 泰泽菌 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抗体技术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采用临床分离的茄病镰刀感染树鼩角膜,建立茄病镰刀性角膜炎树鼩模型。方法茄病镰刀接种到沙保氏培养基,26℃培养箱培养7d,收集真菌混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调整孢子数量为1×10^10CFU/mL。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对照组(n=10)。实验组用胰岛素针头(29G)将真菌孢子混悬液50μL注入角膜基中央,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50μL。通过前段照相、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学变化、感染角膜组织培养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真菌浸润范围、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水肿程度、菌丝数量均与时间呈正相关;炎性细胞浸润数量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实验各时间点均可见菌丝平行于基质纤维生长;感染后角膜组织培养可见茄病镰刀生长;造模成功率为86%。结论采用基质注射茄病镰刀孢子的方法首次成功建立茄病镰刀性角膜炎树鼩模型。

  • 标签: 树鼩 茄病镰刀菌 动物模型 真菌感染 角膜炎
  • 简介:目的建立茄病镰刀感染皮肤的ICR小鼠模型。方法将茄病镰刀三个不同浓度的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受损及正常未受损的皮肤,于接种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皮疹和各脏器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和免疫抑制组皮肤受损的小鼠均出现皮疹,而免疫抑制组皮疹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大都可见菌丝。皮肤未受损的小鼠不发生皮疹。实验小鼠均未出现系统播散。结论接种10^9CFU/mL或10^10CFU/mL茄病镰刀的孢子悬液于免疫抑制ICR小鼠擦伤的皮肤,可有效造成ICR小鼠的茄病镰刀皮肤感染。

  • 标签: 镰刀菌属 皮肤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的移植部位对睾丸移植效果的影响,以探索建立疾病模型小鼠安全保存的新方法。方法按移植部位的不同分为3组:背部皮下组,睾丸白膜内组和肾包膜下组。移植后处死受体鼠回收移植物。测试和分析受体精囊的重量,移植物存活率,回收物增重的倍数和生殖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不同实验组移植睾丸的生殖细胞分化差异显著。睾丸白膜内组的分化情况最好与假移植对照组相似;背部皮下移植组睾丸的分化率为29.2%;肾包膜下组未见分化。结论睾丸白膜内移植最利于精子的发生;背部皮下移植是睾丸移植的次优选择;肾包膜下睾丸移植不适合用于小鼠雄性生殖器官的安全保存。

  • 标签: 小鼠 睾丸移植 移植部位 生殖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冷冻载体冷冻保存昆明小鼠体内原核期胚胎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比较了两种流行的商业化载体:开放式拉长麦管(openpulledstraw,OPS)和冷冻帽(cryotop)开展小鼠原核胚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其次,以cryotop为对照,利用自制简易载体(cryotip)开展小鼠原核期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之后,利用ANOVA对各组胚胎在复苏后的体外培养卵裂率、囊胚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PS和cryotop两组之间,胚胎在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发育的2-细胞率、4-细胞率和囊胚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cryotop冷冻效果更接近对照组;cryotip玻璃化冷冻载体与cryotop相比,胚胎复苏后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数值上除了2-细胞发育率外,cryotip其他几项结果都稍微高于cryotop组。结论OPS,cryotop,cryotip冷冻保存昆明小鼠体内原核期胚胎均是可行的;cryotop在冷冻效果上要优于OPS,笔者自制的cryotip因其成本低,制作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在实验中替代昂贵的商业化载体OPS和cryotop是可行的。

  • 标签: 昆明小鼠 原核胚 不同冷冻载体 玻璃化冷冻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显体外受精率的影响。方法小鼠卵母细胞分别在含有FSH、BSA和胰岛素的培养液中体外成熟,在Whitten氏液中体外受精,比较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结果:1裸卵(DO)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81.4%,31.0%)均高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48.6%,27.1%)。2.在培养液中添加FSH、胰岛素和BSA,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为77.9%,82.3%、60.7%;体外受精率为77.2%、72.6%、26.7%;2-细胞率为49.2%、34.2%、10.0%。胰岛素组的卵母细胞IVM率最高.但IVF率、2-细胞率低于FSH组。3.添加BSA的两组的体外受精率只有26.7%、25.8%,显著低于其他组,其体外成熟率也较舔加FSH和胰岛素的组成。4.排出第一板体(PbI)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2-细胞率(85.9%,22.4%)均高于GV期卵母细胞(71.1%.12.9%)。结论:1.卵丘卵母细胞(COC)较裸卵(DO))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都低,差异显著(P成熟<0.01;P受精<0.05)。2.FSH和胰岛素均能提高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3.BSA可以降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差异授显著。4.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显著低于体外培养的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P2-oel<0.05,P受精<0.05)。

  • 标签: 体外受精 胰岛素 FSH 体外成熟 卵母细胞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