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真菌提取抗癌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一方面包括了最近几年关于真菌提取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生、减少癌细胞血管生成各种机制研究,另一方面归纳了多种真菌提取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近几年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提取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Wnt、NK-κB、MAPK、线粒体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包括了p38、bcl-2、c-jun、IκB、β-catenin、Akt等多种与细胞生物活动密切相关蛋白。

  • 标签: 真菌 肿瘤 机制 进展
  • 简介:许多哺乳动物免疫功能与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天然免疫很相似,而且一些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表达真菌毒力因子对哺乳动物致病也具有相似性。在医学与药学实验中,哺乳动物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以及不受伦理学制约等优势。因此,哺乳动物可以作为研究宿主对真菌天然免疫反应以及筛选抗真菌药物简单而实用实验模型。此外,这些宿主所具有的清晰遗传学特征和保守天然免疫系统为在分子上水平研究提供了便利。

  • 标签: 非哺乳动物 模型 真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6味中药2种方法提取成分对酵母菌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6味中药水提和醇提成分对白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MIC和MFC。结果对白念珠菌:水提黄连、醇提黄柏、醇提土槿皮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0.625~1.25mg/mL、0.313—0.625mg/mL;均值均为0.625mg/mL;对糠秕马拉色菌:水提和醇提黄连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和1.25mg/mL,均值均为1.25mg/mL。对白念珠菌:醇提土槿皮MFC范围0.625~2.5mg/mL,均值0.625rag/mL。结论水提黄连、醇提黄柏和土槿皮对白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其中醇提土槿皮有较强杀菌作用。水提和醇提黄连对糠秕马拉色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 标签: 体外抗真菌活性 中药 水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
  • 简介:甲营养不良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指甲形态及结构异常[1]。临床上部分甲营养不良是由于甲真菌感染所致,但大部分导致甲营养不良损害病因复杂,可以为先天性,也可能为获得性,多与系统性疾病、其他皮肤病或某些药物摄入有关。与此同时,很多甲营养不良损害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因为美学问题而就诊。甲营养不良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常常不佳。

  • 标签: 甲营养不良 真菌 非真菌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覆盆子提取联合唑类药物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采用CLSI公布M27-A方案微量液基稀释法和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覆盆子提取单用及联合唑类药物对不同念珠菌MIC值和FICI指数。结果覆盆子不同溶液提取与氟康唑均表现出协同关系,以覆盆子醇提为例,单用对念珠菌MIC80测定值范围主要集中在0.16~1.25mg/mL,与氟康唑合用后表现出协同关系(FICI≤0.5),且MIC80测定值范围降至0.01~0.04mg/mL;合用后氟康唑抗真菌活性也明显增强。另外,覆盆子醇提与不同唑类药物合用后均有协同关系,其MIC80测定值由单用时大于10mg/mL降至0.04mg/mL。结论覆盆子醇提和唑类药物单用时对耐药念珠菌抑菌作用较弱,但二者合用后表现出明显协同关系,对耐药念珠菌抑菌作用明显增强。

  • 标签: 覆盆子 醇提物 体外抗真菌活性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临床特点提高对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例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6例无基础疾病,3例有基础疾病,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患者有骨损坏,2例有皮疹,淋巴结肿大7例,贫血7例,脾增大7例,肝大5例,体重下降5例,6例患者接受抗结核或结核治疗。最后有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3例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主要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病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与患者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 简介: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ButylalcoholextractofBaiTouWeng,BAEB)对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治疗作用.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与氟康唑组,皮下注射雌二醇致小鼠假发情期,再阴道接种白念珠菌2×106CFU/mL,药物治疗7d.采用涂布法检测VVC小鼠阴道真菌载荷量;HE染色法观察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IL-1β、IL-18含量;qRT-PCR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阴道黏膜层完全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BAEB组黏膜呈现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阴道组织IL-1β、IL-18含量升高,真菌载量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道组织中TLR2、TLR4、NLRP3、ASC、caspase-1mRNA含量分别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较,BAEB治疗组IL-1β、IL-18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对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NLRP3炎症小体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 白念珠菌
  • 简介:选取15%总体取样比例,采用2种分组方法、3种组内取样量比例和2种组内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476份广西甘薯种质资源18个农艺性状数据,构建出13个甘薯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5个指标的比较,包括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极差符合率。结果表明,按资源类型分组优于按来源地分组;组内取样量以对数法代表性最好,简单比例法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最差;在个体选择中,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优于随机法。因此,按资源类型分组,再按对数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选择个体是甘薯核心种质构建最佳取样策略。

  • 标签: 甘薯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 简介:用21个分布在谷子9条染色体上SSR标记,对120份来自于核心种质谷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21个标记共检查出305个等位变异,各标记检测出等位变异数在3~26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出等位变异数为14.5个;21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809。基于21个SSR标记分子鉴定,计算了120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8393~0.9672,平均值为0.8906。根据计算遗传距离,对120份谷子材料进行UPGMA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8865处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分类结果与这些谷子来源地生态类型总体上表现一致,分别为西北内陆类群、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类群、华北平原类群以及华北平原近年育成种类群。

  • 标签: 谷子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663份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基于14个农艺性状,采用比较不同分组原则、取样比例和总体取样量不同组合取样方法,确定了“地理来源+平方根比例+20%总体取样量”为山西省初级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对663份资源中一些具有极端性状资源进行选择,最终确定152份普通菜豆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通过总体与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均值比较,数量性状极值、变幅和标准差比较,性状多样性差异性分析和各性状总体分布χ^2检验,最终得出:152份普通菜豆资源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总体,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评价和创新利用优先样品集。

  • 标签: 普通菜豆 初级核心种质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对北京地区HIV和HIV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sur-faceglycoprotein,Msg)IgG、IgM抗体滴度水平进行调查,探索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价值.方法利用重组Msg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阴性标准血清等比例稀释样本血清建立相对定量抗体检测方法,对176例HIV感染者和226例HIV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抗PjMsgIgG和IgM抗体定量水平调查,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不诊断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结果抗PjMsgIgG抗体在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2.5%(113/266),11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77例(68.1%)、15例(13.3%)、6例(5.3%)和15例(13.3%);抗PjMsgIgG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24.4%(43/176),4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28例(65.1%)、10例(23.3%)、3例(7.0%)和2例(4.7%),与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4,P=0.235).抗PjMsgIgM抗体在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1.7%(111/266),111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57例(51.4%)、21例(18.9%)、19例(7.1%)和14例(12.6%);抗PjMsgIgM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2.5%(22/176),22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10例(45.5%)、2例(9.1%)、4例(18.2%)和6例(27.3%),与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0.285).结论PCP人群中抗PjMsgIgG抗体定量水�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主要表面糖蛋白 抗体 定量
  • 简介:以山东省41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46对引物,通过SSR技术对其进行了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结果显示,所采用46对引物在本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有较好的多态性。利用NTSYS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后,发现这41种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8为阀值处可以分为3个类群。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分辨各个种质间亲缘关系,能够较好满足小麦DNA指纹数据库构建要求,对山东省小麦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分类、评价、核心种质建立等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麦 SSR DNA指纹数据库
  • 简介: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ButylalcoholextractofBaiTouWengdecoction,BAEB)对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以下简称VVC临床株)生物膜形成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代谢活性影响,Time-kill法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活菌数影响;结晶紫染色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Biomass)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荧光信号强度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生物膜相关基因UME6、PES1和HSP90转录水平变化。结果BAEB对12株白念珠菌MIC在64~256μg/mL之间,对白念珠菌生物膜SMIC80(抑制80%生物膜形成最低药物浓度)为1024μg/mL或以上;Time-Kill曲线显示在12h之后,512、1024μg/mL浓度BAEB对白念珠菌均具良好杀伤作用;结晶紫染色法表明512、1024μg/mLBAEB能够减少其生物膜生物量;SEM观察到1024μg/mLBAEB能够有效抑制白念珠菌在不同黏附介质上生物膜完整度;CLSM显示512、1024μg/mLBAEB可以明显降低生物膜荧光信号强度;qRT-PCR检测显示在256、512、1024μg/mLBAEB作用下,UME6转录水平分别下调了72%、71%、77%,在512、1024μg/mLBAEB下HSP90转录水平上调了2.23和3.31倍,而PES1未有明显变化。结论BAEB可以抑制白念珠菌VVC临床株体外生物膜形成。

  • 标签: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 白念珠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生物膜
  • 简介:采用前期建立快速无损伤测定SPAD值分析相对叶绿素含量模型,于低氮与正常供氮大田试验处理下,对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上重要189份玉米自交系开展了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时期与不同部位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基因型与环境差异,基因型差异是氮敏感性差异重要原因之一。散粉期和散粉后10d玉米主要功能叶穗三叶(穗位上第1叶、穗位叶、穗位下第1叶)叶绿素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大喇叭口期玉米全展叶叶绿素含量与各时期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中度相关。将正常供氮条件下性状值与低氮胁迫下性状值差值占正常供氮条件下性状值百分比定义为氮敏感性。189份玉米自交系氮平均氮敏感指数变幅为23.86%~36.00%,表现高度耐低氮材料有合344和昌7-2等40份自交系,高度敏感材料有CML206和CA375等40份自交系。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种质资源氮敏感性鉴定与评价方法,并为玉米耐低氮与氮高效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分析结果与基础数据。

  • 标签: 玉米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氮敏感指数 基因型
  • 简介:采用EST-SSR标记构建了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中52份甘薯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利用52份供试资源,从早期筛选出342对候选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16对核心引物,16对引物在52份资源中共扩增出15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5~19个不等,平均为9.94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6235~0.9593,平均为0.7991。选择带型清晰、重复性好、易于统计且能将52份资源完全区分开2对引物组合构建供试资源DNA指纹图谱。NTSYS软件聚类分析表明,EST-SSR标记能正确反映出不同资源间亲缘关系,为构建甘薯大型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甘薯 种质资源 EST-SSR DNA指纹图谱
  • 简介:以包含甘薯近缘野生种、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29份种质为供试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用MEGA软件结合DPS软件绘制甘薯及其近缘种进化树。结果表明:(1)基于SRAP标记124份甘薯栽培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848,5份野生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4822,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4135。(2)当遗传距离为0.31时,可以把近缘野生种和栽培品种完全区分开。124份栽培种可以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划分为8个类别。(3)在基于SRAP标记绘制进化树上,129份甘薯及其近缘种种质按演化顺序分为3部分,分别为处于进化树最底端由5个近缘野生种组成第Ⅰ部分、处于进化树中部由6个育成品种和1个地方品种组成第Ⅱ部分.以及进化树上部由117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第Ⅲ部分。(4)从进化时间来看,近缘野生种平均进化时间最长,地方品种次之.育成品种最短.与理论预期一致,同时菲律宾引入品种与我国福建地方品种进化时间一致,验证了甘薯经由菲律宾引入我国福建地区这一传播途径。SRAP标记可以有效运用于甘薯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与演化分析。

  • 标签: SRAP 甘薯 遗传多样性 起源 演化
  • 简介:目的通过对甘肃,青海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桃儿七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野生桃儿七居群153份DNA进行扩增,对其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所得遗传距离基础上进行UPGMA聚类和Mantel检验地理距离,对野生桃儿七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55个条带,每条引物10-17个,平均14.1个,共1320个多态性位点;居群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65.5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10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9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316-0.3769;Mantel检验p=0.4220。结论甘肃,青海13个野生桃儿七居群间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基因流十分丰富,居群内遗传分化明显比居群之间分化要大,各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相关关系。

  • 标签: 桃儿七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地理距离
  • 简介:采用SRAP技术分析了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42个大花蕙兰品种及4个国兰原生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3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9对带型稳定、多态性较好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98条谱带,其中387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97.2%,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多态性带13.3条。46份种质之间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0-0.99,平均为0.76。基于29个SRAP标记扩增结果,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较好地揭示了大花蕙兰品种及国兰原生种间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大花蕙兰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大花蕙兰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针对作物种质数据量大、多维带来挖掘效率偏低问题,通过探讨云计算技术及其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挖掘平台,详述了平台各功能模块并给出了具体开发方案。通过改进经典Apriori算法并在平台上对其进行效率测试,验证了平台有效性、可行性。

  • 标签: 种质资源 云计算 HADOOP APRIORI算法
  • 简介: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12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变异系数最高(52.63%),其次为单株粒重和有效分蘖数,每穗小穗数变异最小;多样性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1.62增加到目前1.89,平均值为1.76,但略低于其他省份。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125份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80.8%(101个)品种归入第3大类,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品种。这说明该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步提高同时,其遗传基础仍需进一步拓宽。

  • 标签: 普通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