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酮康唑涂膜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手、足癣患者1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9例外用酮康唑涂膜,B组76例外用克霉唑软膏,两组均分别将药物外涂于局部皮损处,2次/d,连用4周,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按照判断标准,采用单盲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A组总有效率为79.8%,B组总有效率为56.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酮康唑涂膜治疗手足癣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康唑涂膜剂 手足癣 疗效观察
  • 简介:为了深入认识萝卜优异种质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以高抗TuMV的自交系Q07-12(P1)和高感自交系KB07—10(P2)为亲本,构建了包括P1、P2、F1、B1、B2及F2的6个群体,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的六世代联合分析法,对其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对TuMV的抗性受两对主基因控制,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及F2群体中分别为89%、55%和95%,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0、40.9%和0,环境因素对抗性强弱的影响较小。此结果表明了该优异种质在萝卜抗病毒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为萝卜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萝卜 TUMV 抗病性 遗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甲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癣患者临床98例,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将复方乳酸涂涂,直接涂在病甲上,2次/d,6个月后判定疗效.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口服1次/d,连服6周为1个疗程.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单一治疗组有效率为62.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4%.结论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对甲癣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 标签: 甲癣 特比萘芬 疗效
  • 简介:香蕉束顶病毒(BBTV)是香蕉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感病材料和香蕉交脉蚜等昆虫进行传播,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感染BBTV的巴西蕉(MusaAAACavendish)为材料,研究了感染BBTV的巴西蕉离体再生和超低温保存技术条件,表明离体茎尖在MS+6-BA4.0mg/L+NAA0.4mg/L的培养基上分化不定芽较好;采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保存带有BBTV的香蕉茎尖,再生后植株BBTV脱除率达到60.6%,而常规的茎尖培养对BBTV的脱除率仅为26.7%。

  • 标签: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香蕉束顶病毒 脱毒
  • 简介: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浙粉702是以自育株系材料T7969F2-19-1-1-3为母本、T4078F2-3-3-3为父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的杂交一代粉红大果型番茄品种。母本T7969F2-19-1-1-3系从以色列引进的耐贮运番茄品种NEMOTAMMI(F1)与抗叶霉病粉红株系材料T9179杂交分离后代中,经连续9代单株选择而成。父本T4078F2-3-3-3系从荷兰引进的抗TYLCVD番茄品种奇诺亚(F1)与粉红株系材料T9178杂交分离后代中,经连续8代单株选择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对浙粉702的农艺学、产量、品质和抗病等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浙粉702品质优良,早熟,丰产,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枯萎病,抗叶霉病和番茄花叶病毒病,适合我国喜食粉果地区种植,平均产量可达73.83t/hm2。

  • 标签: 番茄 浙粉702 叶霉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品种 分子标记
  • 简介:目的建立甲真菌病动物模型,观察局部使用5%阿莫罗芬甲涂治疗模型甲的疗效.方法我们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在新西兰白兔的后肢趾甲上,构建兔甲真菌病模型,感染成功后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真菌在甲内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并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治疗模型甲4周,用真菌学半定量培养评估其疗效.结果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须癣毛癣菌感染新西兰白兔的甲真菌病模型构建成功,接种1周后趾甲近端即出现白色、淡黄色云雾状的改变,与人甲真菌病的临床改变相似.组织学可以看到有隔分支菌丝穿入甲板,到达甲床.接种后2、4、6周,模型甲总体感染率分别为52.78%、77.78%和83.33%.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治疗2、4周时真菌学有效率分别是22.22%和66.67%.结论成功建立了甲真菌病的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评估了外用抗真菌药的疗效,5%阿莫罗芬甲涂治疗兔甲真菌病4周的真菌学有效率为66.67%.

  • 标签: 甲真菌病 新西兰白兔 组织学检查 真菌培养 5%阿莫罗芬甲涂剂
  • 简介:在长期进化中,植物形成了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染的精细防御系统。在病毒侵染、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其编码的一些蛋白,如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复制酶类等能够与植物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体外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有利工具,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已知蛋白质的互作,还可以发现新蛋白,揭示特定蛋白互作网络与作用机制,在植物蛋白与病毒蛋白互作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利用。本文主要综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植物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国内外进展。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植物 病毒
  • 简介:目的观察1%硝酸硫康唑喷雾治疗足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局部鞋袜应用1%硝酸硫康唑喷雾干预对预防足癣复发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足癣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1%硝酸硫康唑喷雾及2%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计算其有效率及评价安全性。治愈后的30例患者给予鞋袜抗真菌干预即继续应用1%硝酸硫康唑喷雾喷鞋袜1个月,与治疗后未干预的30例患者随访比较其复发情况。结果1%硝酸硫康唑喷雾和2%硝酸咪康唑乳膏对足癣患者的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2.1%%和81.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5);治愈后鞋袜干预及未干预组1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10%和26.7%,二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8)。结论1%硝酸硫康唑喷雾对足癣患者安全有效,鞋袜用药抗真菌干预有助于降低足癣复发率。

  • 标签: 足癣 复发 硝酸硫康唑喷雾剂 鞋袜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