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中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特点,这类相关研究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整体科研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抗真菌药物——茶树油研发历程,探索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循证医学之路(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结合提供思考与设想,也浅部真菌病中医药规范化诊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循证医学 中医药 抗真菌
  • 简介:足癣是皮肤癣菌引起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癣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 标签: 足癣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4月10—14日在江西南昌前湖迎宾馆召开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新方法及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友谊和晴感目的,拟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投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学术年会 皮肤病 征文通知 皮肤科医师 专业委员会
  • 简介:通过检索近10a国内外期刊发表资料包括以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报道临床资料,复习、探讨国内外有关儿童和老年真菌感染概况和防治对策。结果发现儿童和老年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是皮肤念珠菌病和头癣,老年浅部真菌病主要是手、足癣和甲癣;深部真菌病主要是念珠菌病,其他依次隐球菌病、曲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毛霉病等。由于深部真菌病诊断困难,目前主张对高危人群,应及早给予预防治疗和经验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敏监测等确立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真菌感染 儿童 老年人
  • 简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AIDS、糖尿病等疾病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而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感染日渐突出,尤其是真菌感染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和预后。进一步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笔者比较研究了89例临床继发深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烟曲霉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不同感染时间支气管上皮细胞生理特性变化规律,探讨烟曲霉对支气管上皮细胞作用机制。方法用烟曲霉在体外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观察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形态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测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及用real-timePCR测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结果随烟曲霉作用于支气管上皮细胞时间延长,支气管上皮细胞生物学形态发生改变,其回缩、变圆量逐渐增加,凋亡率亦逐渐增加,凋亡基因BaK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烟曲霉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可以影响支气管上皮细胞形态,诱导细胞凋亡、影响凋亡基因表达。共培养模型可进一步用于烟曲霉致病机制研究。

  • 标签: 支气管上皮细胞 烟曲霉 凋亡 凋亡基因
  • 简介:目的:概述国产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在国内10a应用情况,其在国内临床规范、合理应用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检索复习10a来国产伊曲康唑在国内应用各类文章。结果共计检索筛选获得48篇文献,手足体股癣10篇,共计治疗手足癣451例,总有效率90.91℅;花斑癣6篇,共治疗340例,总有效率92.94℅;糠秕孢子菌毛囊炎5篇,共治疗238例,单疗程单用国产伊曲康唑总有效率71.05℅;头癣2篇,总有效率80.00℅;甲真菌病6篇,治疗指甲甲真菌病患者2疗程法总治愈率78.95℅(135例/171例),3疗程法治愈率82.60℅(19例/23例),治疗趾甲真菌病患者总治愈率79.94℅(275例/344例);生殖器念珠菌病21篇,共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2260例,总治愈率94.32℅,有效率97.27℅,男性念珠菌病409例,总痊愈率75.04℅;头皮脂溢性皮炎2篇,总痊愈率81.18℅(69例/85例);小儿皮肤真菌病1篇,痊愈率68.2℅(30例/44例);真菌性眼炎1篇,56例患者全部有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其次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可逆性肝酶升高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95℅。结论国产伊曲康唑在多种真菌病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伊曲康唑 真菌感染 有效率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研究热灭活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T.asahii)孢子对健康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表型和功能影响,探讨DCs在T.asahii感染中可能发挥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s,与不同浓度热灭活T.asahii孢子进行孵育,DCs与T.asahii浓度比分别为1∶1、1∶5和1∶10,RPMI-1640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DCs形态变化;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实验组DCs对T.asahii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孵育过程中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24h时实验组部分DCs内可观察到不止一个被吞噬T.asahii孢子,吞噬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8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水平低于LPS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DCs吞噬热灭活T.asahii孢子后,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升高,DCs进一步成熟。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树突状细胞 表面分子
  • 简介:报道以反复多发脓肿表现播散型隐球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68岁,因"全身反复多发性脓肿1a,伴低热2个月余"入院,该患者以背部脓肿起病,反复发作累及肺部、骨骼、皮肤等多部位,多次组织及血标本病原学检查、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阴性,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在右髂部脓肿切开组织物中培养到新生隐球菌。经脓肿切开引流及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后,脓肿消退,症状消失,改用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4个月后停药,并已随访至今7个月,患者未有发热及新脓肿出现。

  • 标签: 多发脓肿 播散型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 简介:报道误诊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1例。患者女性,49岁,间歇性头痛、低热,伴视力、听力进行性下降3个月余,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行抗结核治疗1个月余。3d前患者体温骤升至39.4℃,伴剧烈头痛,呕吐。脑脊液真菌培养隐球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1∶80。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经抗真菌治疗半年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脑脊液病原学结果阴性。

  • 标签: 隐球菌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误诊
  • 简介:报告1例被误诊环状肉芽肿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体癣。患者女,60岁,左腕部红斑2个月。外院曾诊断"环状肉芽肿"治疗不佳,经真菌学检查确诊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体癣。给予伊曲康唑200mg/d,共1周,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治疗1周后皮损痊愈。

  • 标签: 体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环状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