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在全国上下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20年来,自然基金委员会投入约180亿元资金,择优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其中的一些资助项目成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先导。在推进源头创新方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绩,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自主创新 力量 源头 评论 计划项目
  • 简介: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奖和国家自然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王晋辉博士,1960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神经生物和神经药理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他从师于我国生理学创始人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4

  • 标签: 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生物 博士学位 先生
  • 简介: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典型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我国要想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必须具备独立制造和发展高精尖科学仪器的能力。1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缺乏战略统筹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但从整体和长远看,我国科学仪器发展至今尚未彻底摆脱内忧外困的不利局面。I)内忧。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能有效带动和引领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明显不足;能源、材料、环境、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急需的、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设备国产率不高。依靠进口科学仪器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低于国际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科学仪器 创新型国家 国家战略 原始创新能力 仪器设备 新兴产业
  • 简介: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提出的一份建议美军用神经科学提高战斗力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根据这份名为《神经科学在未来军事应用中的机遇》报告,未来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其装备和信息化程度,而且与每个士兵的心理承受力、连续作战的抗疲劳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专注度等密不可分,而这些大都受制于人的神经系统,而借用目前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改善士兵的这些能力。

  • 标签: 神经科学 科学院 士兵 美国 美军 作战部队
  • 简介:继2003年我的博士论文“inducedheatshockprotein70mediatesdelayedcardioprotectionofU50488Hpretreatmentinratventricularmyocytes”被评为张锡钧基金会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三等奖后,2009年“心肌缺血处理后NCX活性变化及作用”论文有幸再次荣获张锡钧基金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最佳图表奖”。两次获奖,心情非常激动和高兴。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以下三点感想:

  • 标签: 基金会 博士论文 学术论文 活性变化 心肌缺血
  • 简介:现在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处于动荡之中,面对灾害的频发和金融海啸,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在呼吁还地球以蓝天,促社会臻和谐。在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复杂的难题面前,什么科学的界限,多年守恒的研究的方法都显得黯然失色。我们回忆起马克思的名言:“自然以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概括在自己下面,正好像关于人类的科学自然概括在自己下面一样”。

  • 标签: 科学方法论 人类历史 社会环境 自然科学 自然环境 马克思
  • 简介: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2011年度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奖者名单,共有七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著名的华人生物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钱煦教授榜上有名。钱煦教授的获奖理由是因其长期专研心血管生理学以及生物工程学,带给微循环、血管流变学以及生物工程学开创性的助益,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贡献巨大。

  • 标签: 科学奖 生物工程学 美国加州大学 美国总统 生物学家 圣地亚哥
  • 简介:2007年3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生理学系教授、生理学会常务理事陈小章教授被授予裘槎基金会2007.2008年度“优秀科研者奖”,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方面所取得的杰出贡献。颁奖礼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主持。

  • 标签: 常务理事 基金会 科研 诺贝尔物理学奖 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医学
  • 简介:作为一名年轻的生理学工作者,我第一次参加张锡钧基金会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交流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理学界专家、学者及年轻同行们共聚一堂,在宽松而热烈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我的论文有幸获得一等奖,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欢喜、激动,也夹杂着些许的忐忑。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要感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徐天乐研究员的谆谆教导。同时,也由衷的感谢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己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次获奖,

  • 标签: 科学研究所 中国生理学会 交流会 基金会 工作者 研究员
  • 简介:2010年12月25日——周末加西方圣诞节之际,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苏省生理科学会主办的“江苏省生理科学论坛”暨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会议由学会秘书长朱国庆教授主持,理事长王建军教授首先简短致辞,

  • 标签: 生理科学 科学学会 江苏省 论坛 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协会
  • 简介: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5月19日在京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强调,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

  • 标签: 创新型 民族 科技活动周 自主创新 开幕式 社会
  • 简介:10月2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的“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生理学学术盛会。此次大会主题为“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架设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桥梁”。

  • 标签: 生理科学 国际性 学术 中国生理学会 澳大利亚 加拿大
  • 简介:北京生理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于2009年10月17日上午8:30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市各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等百余名理事、会员、青年学者及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朱广瑾教授致开幕辞,向参加本次大会的特邀嘉宾和与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 标签: 学术年会 北京市 学会 理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