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染色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方法: 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夫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正常夫妇作为对照组。 结果: 对照组的 1040 例研究对象共检测出染色多态性 17 例,染色多态性的检出率为 1.63% ( 17/1040 );观察组的 1200 例研究对象共检测出染色多态性 68 例,染色多态性的检出率为 5.66% ( 68/1200 )。经比较,观察组的染色多态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复发性流产与染色多态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析中应将染色多态性的作用纳入病因分析中。

  • 标签: 染色体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技术(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应用过程中,孕妇对 CMA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现场录音,并以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 结果 根据受访者对CMA在产前诊断中的认知,提炼出以下主题包括:对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获得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的需求,理想的决策援助方式;对目前价格的接受情况和报告查询途径的需求不一。 结论 孕妇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从 医院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重点关注的是检测结果对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与获得的临床价值比较,检测价格等服务模式的需求,并不是影响孕妇对 CMA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芯片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环保绿色的索求不断被人们所认同。纺织品合成染料因为其上染要求,往往在其化学结构上有些特殊要求,这些结构本身或在日后的穿着过程中产生致癌影响。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因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对于纺织品还是有一定的染色效果。本文主要从染料与食用色素的发展简介、概念、种类与分类、来源、特点与应用、着色机理、安全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染料与食用色素的异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IMPDH基因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关联研究。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8月来我院接受检查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198例,作为实验组。另外,调取健康体检者 198例,作为正常体检组。所调取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年龄在 18-75岁,平均年龄为( 54.12±2.34岁),男性 90例,女性 108;正常体检组年龄在 18-74岁,平均年龄( 53.98±0.83岁),男性 91例,女性 107。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 IMPDH基因检测。结果:实验组基因突变类型错义突变( 190例, 95.95%)、无义突变( 4例, 2.02%)、缺失突变( 4例, 2.02%)与对照组基因突变类型 0例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基因突变的病因情况来看,职业、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P<0.05),性别变量无明显差异。基因突变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 r值结果显示,职业与基因突变存在极强相关性( r=0.952、 r=969), P< 0.01,统计学有意义。基因突变与文化程度存在强相关( r=0.804), P< 0.01,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IMPDH基因多态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中,应尽可能的考虑 IMPDH基因多态性,从而更好的为该类疾病的卫生防疫提供依据。

  • 标签: IMPDH基因多态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汉 族人群 21 个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价其 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 汉族 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403 例,检测 CYP2C19 基因多态性,统计等位基因及代谢型分布特征,并对比不同区域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分布差异,以及探讨同一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同冠心病患者的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成分差异。结果 CYP2C19*1 、 CYP2C19*2 、 CYP2C19*3 3 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5.9 % 、 45.9 % 、 6.45 % ;快代谢型 184 例,发生率 45.9 % ;中间代谢型 170 例,发生率 42.18 % ;慢代谢型 49 例,发生率 12.19 % ;不同性别之间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年龄段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因型以 CYP2C19*1/* 1 及 CYP2C19*1/* 2 为主,代谢表型以 快 代谢型为主,可以为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CYP2C19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81例纳入卒中组,健康人 126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 HCY、叶酸、 VitB12水平、 MTHFR基因多态性及一般情况,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叶酸、 VitB12水平。结果:卒中组的 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 VitB12、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卒中组 MTHFR基因 TT纯合子率及 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HCY是人体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高 HCY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HCY的代谢需要 MTHFR、叶酸的共同参与。 MTHFR是 HCY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MTHFR基因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求点量的运算与变换:一:点线面是维度不同的向量即点量,二:让二维以上点量既能加减又能乘除 三:探求时空直曲共性。通过升维法、方程法、 测度法得到主要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由此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激发兴趣为先;传授方法为本;培养习惯为主,通过“兴趣 -方法 -习惯”三位一的教学方式 ,来夯实学生识记运用汉字的能力。

  • 标签: 识字 兴趣 方法 习惯
  • 简介:摘要:水葫芦具有极强的繁殖速度,目前已在全国各地造成了生物入侵。本研究将水葫芦和其他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有机质,并投入实地实验,研究分析出了水葫芦有机质配方 1个、苗木种植基质配方 1个、花木专用基质配方 1个,为水葫芦残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较为合适的新路径。

  • 标签: 水葫芦 资源化利用 有机质
  • 简介:【摘要】“机电一化”在国外被称为 Mechatronics ,是日本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来的,用英文 Mechanics 的前半部分和 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一名称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它译为机电一化技术。使用机电技术应用名称时,注意不要与机电公司的机电相混,因为机电公司经营的水泵、电机等不属于机电一化技术的范围。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机电一化产品或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并不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在理解机电一化的含义时,可以将“机电” 一词模糊为“先进技术”。    【关键词】机电 ; 机电工程 ; 技术    一、机电一化技术基本概要    机电一化是指机、电融合为一,但绝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机电一化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测量工具、数控机床、数控设备、自动扶梯、自动电梯、智能大厦、自动机以及自动化工厂。在日常生活中,机电一化的产品也无处不在:全自动照相机、全自动洗衣机、音响设备、电脑打印机等。这些产品或设备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性能,但是它们都能自动地完成一定的工作。它们在按规定程序,有顺序、有规律地完成整套动作之后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    机电一化技术是同时运用机械、电子、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的复合技术。这个由电脑控制的产品或设备要有被控制的机械和各种装置,用来进行控制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工控机)、各种仪表( 用于检测、显示、计数、报警等)、电器( 为执行某个动作,作为行程开关等)。这些仪表可以是电动的, 也可以是气动的,甚至可以是液压或光电的。    二、机电一化技术的组成要素及遵循原则     1. 组成要素    机电一化的产品或设备,不论体积是大还是小,不论结构是复杂还是简单,也不论功能是多还是少,它们都是一个由机械零件和电子元件组成的有机整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机电一化系统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    机械本体(结构组成要素),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依据系统控制要求,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对系统的运行需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职能组成要素):将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加工处理后,按照信息处理结果和规定程序与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执行机构(运动组成要素):根据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     2. 遵循原则    构成机电一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自身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接口耦合、能量转换、信息控制、运动传递四大原则。    ( 1 )接口耦合。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环节之间, 由于信息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传递和交换,必须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而两个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环节之间,也必须通过接口耦合后才能匹配。变换放大后的信号要在两个环节之间可靠、快速、准确地交换、传递,必须遵循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才行。因此,接口耦合时就必须具有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 使信息按规定的模式进行交换与传递。    ( 2 )能量转换。两个需要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环节之间,由于模式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交流,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包括执行器、驱动器,以及不同类型能量的最优转换方法。    ( 3 )信息控制。在系统中,所谓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在软、硬件的保证下,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分析、运算、判断、决策,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统还包含知识获得、推理机制以及自学功能等知识驱动功能。    ( 4 )运动传递。运动传递是构成机电一化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类型运动的变换与传输,以及以运动控制为目的的优化。    三、机电一化的基础知识     1. 知识结构    了解、掌握由工控机控制的系统或设备( 自动机、自动生产线) 相关的技术基础知识。     2. 能力要求    操作、维护、安装、调试或改进机电一化系统或设备( 自动机、自动生产线或某个产品) 的能力,还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明显强调了动手能力,即以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目的。     3. 有关基础知识    ( 1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是在电工技术的基础之上,对晶体管构成的电路进行的系统、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是机电一化技术中最基础的部分。    ( 2 )机械技术基础。机械技术基础包括制图、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和维修等技术,是机械本体的知识基础, 是机电一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3 )检测技术。掌握工业中常用的检测元器件的选用、安装、调试和使用。各种控制系统离不开检测元器件,检测元器件是机电一化技术的主要内容。    ( 4 )执行机构技术。掌握各种机械、电器、气动、液动执行机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各种机电一化系统和设备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造的,而功能的实现又离不开执行机构。    ( 5 )工控机技术。要求会使用工控机( 工业控制计算机),能够按自动机的要求设计编制控制程序。在机电一化控制系统和设备中,工控机作为控制的中心,对整个系统起着指挥和协调的作用。工控机性能的好坏以及技术人员使用的熟練程度,直接影响到机电一化控制系统和设备性能的好坏。    综上所述,机电一化决不是机械与电子两种技术的混合或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机电一化系统是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处理更多被控参数的复杂情况,计算速度也更快、更准确。机电一化技术是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机电一化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先进性。机电一化技术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又不同于普通的计算机技术,而是将这些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产生飞跃而形成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 1 】 刘家发 . 浅谈机电一化系统功能结构与优化 [J]. 中国科技博览, 2013 ,( 8 ) .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电力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电力企业对智能配网运维一化不断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增长。本文将对智能配网运维一化建设进行分析,为相关配网运维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智能配网 运维一体化 建设
  • 简介:摘要:机电一化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属于一项重要的安装设备,与多个环节交叉作业,具有显著的复杂性、综合性特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对整体工程建设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应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安装方案,正确利用安装技术,使各项作业更加专业科学。鉴于此,本文就建筑机电一化设备安装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建筑工程 机电一体化 设备安装
  • 简介:摘要:在机电一化系统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否能够被有效地控制,是否能够准确地执行相应的命令和要求,主要取决于自动控制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在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中,对操作速度、机械定位的要求都非常高,精度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而且要不断地对精度进行检测。

  • 标签: 机电一体化技术 发展策略 有效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西藏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寒地区,氧气稀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日常温度偏低,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十分寒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受气候条件严重制约;当地太阳辐射较大,日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较大,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造成建筑外涂层材料出现拉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特别风大、水分易蒸发,干湿变化频繁,更容易受到冻融、干湿、腐蚀因素的影响;且高原地区大多数工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差,当地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上述因素决定了西藏地区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的重点集中在建筑保温节能和装配式建筑两大方向,保温节能应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应对地域偏远带来的运输困难及应用传统建造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 标签: 保温材料 装饰 寒区工艺
  • 简介:摘要: 西藏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寒地区,氧气稀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日常温度偏低,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十分寒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受气候条件严重制约;当地太阳辐射较大,日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较大,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造成建筑外涂层材料出现拉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特别风大、水分易蒸发,干湿变化频繁,更容易受到冻融、干湿、腐蚀因素的影响;且高原地区大多数工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差,当地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上述因素决定了西藏地区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的重点集中在建筑保温节能和装配式建筑两大方向,保温节能应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应对地域偏远带来的运输困难及应用传统建造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 标签: 保温材料 装饰 寒区工艺
  • 简介:摘要: 变电运行与维护一化作为我们电力工程实践项目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重要构成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占据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可替代的位置。基于此,本文对大力推行运维一化模式的目的、 变电运维一化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一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电力工程 变电运行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