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2例,按照治疗前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焦虑和SDS抑郁不良情绪,和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疾病知识了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护理依存性。结果:观察组的患者SAS焦虑和SDS抑郁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疾病知识了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护理依存性等护理指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疏导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不良心境,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依存性的同时利于后期治疗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 的 50 例 大咯血 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且均接受 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 , 并分为观察组( 25 例, 接受 心理护理 干预 )和对照组( 25 例, 接受 常规护理干预 ) 。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 、 SDS 评分 ,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 护理后的 SAS 、 SDS 评分更低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的依从性,保障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相关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自制情绪状态问卷对隔离病区 51例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与 15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的老年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焦虑、孤独抑郁、沟通障碍,还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隔离以及自杀倾向等问题,我们对可能引起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这些原因与各种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易导致出现恐惧焦虑和自杀倾向,人际关系不和谐会引起沟通障碍和社交隔离,而经济压力大以及存在社交障碍易导致出现孤独抑郁。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治疗过程中科学规范的评估,积极对相关因素、发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老年心理疾病,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 ] 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患肺炎,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治疗检查的86例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敌对、焦虑、急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4.65%、20.93%、16.28,均低于对照组的20.93%、44.19%、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胃镜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血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慢性湿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66例,在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所接诊患者中选取,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3例,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3例则需要展开针对性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恢复。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湿疹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 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7.9-2018.9期间内收治的 150例老年 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75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75例,使用呼吸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数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 COPD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通过用药管理进一步规范患者的治疗,稳定血压。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前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老年高血压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用药管理护理强化,分析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高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 93.7%,对照组为 84.8%,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患者高血压用药知识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 92.3±4.2)分,明显高出对照组的( 87.5±3.9)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有着更为具体的掌握。结论:采用用药管理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的重视,能够提升治疗依从性,并科学的服用医嘱药物,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护理 用药管理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内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 180 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 90 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办法, 90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工作的开展,实验组患者的总护理效率明显更高、腰痛评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时间累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疾病采取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腰痛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针灸理疗 联合治疗 腰痛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510000 摘要:在 2010年卫生部开启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优质护理不仅是一种护理规范,还是一种护理理念,本科室响应卫生部号召,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意在经过提高有关配置,改进护理服务,扎实基础护理,以增加病患满意度、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目的。住院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就是住院病患在住院的过程当中,对理想护理的期望和实际接受护理照顾的统一程度。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及如何达到患者满意度为主要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外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3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共 86例,随机依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 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为对照组,给予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抢救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心肺脑复苏抢救总有效率( 74.41%)显著低于观察组( 90.69%) 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有效显著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诊科护理干预 心肺脑复苏 生活质量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60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共 86例,随机依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 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为对照组,给予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抢救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心肺脑复苏抢救总有效率( 74.41%)显著低于观察组( 90.69%) 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有效显著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诊科护理干预 心肺脑复苏 生活质量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13个月内来到我院并进行治疗训练护理的156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进行平均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给予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78例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有78例患者,给予常规训练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对比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主要的对比的方向是前臂前后旋、腕背伸与腕背曲。给予康复训练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得分显著优于给予常规训练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与简单的常规训练护理相比,更有助于恢复前臂相关功能,帮助患者尽早进行生活工作相关工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尺桡骨双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探讨目前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 meta 分析方法,检索 各大 数据库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同时筛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采用 RevMan 软件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 4 篇进行 meta 分析,共 448 例患者。 Meta 分析显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 结论: 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方法已逐渐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但尚未检索到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影响的 meta 分析。为此,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胃癌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体会;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 27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 n=135)和研究组 (n=1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询证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方式依从率( 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 84.4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联合使用循证护理,可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促使患者更加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护理方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胃溃疡患者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7日至2月20日,选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本院87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呈中等程度相关,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高度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在总体上的相关显著。结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因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所在科室、职务、月收入而有所差异;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

  • 标签: 护理人员 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底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方式,观察其应用效果和凝血功能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管理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管理组治疗效果对照中,普通组总有效率为38(例)76.00%,管理组总有效率为48(例)96.00%,(x2=18.249,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管理组凝血功能对照中,普通组aPTT、PT、TT均低于管理组,(t=12.651,p=0.019),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眼底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眼底出血 个性化护理管理 效果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于 2018.1-2018.12 期间选取我院接诊的 82 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1 名患者),分别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 P <0.05 。 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实施 延续性护理模式 ,可改善患者的 院外 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延续性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分析,进一步提升病情改善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其需要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450 例患者病情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延续性护理,分析患者康复结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术后三个月和半年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 为( 71.2±6.1 )分 和 ( 76.5±4.3 ) 分, 对照组 分别 为( 65.3±6.2 )分 和 ( 70.4±4.2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中也有明显改善,在六个月后观察组为( 89.3±4.0 )分,对照组则为( 85.6±2.9 )分,说明了延续护理开展的有效性。 结论: 采用 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针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