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 治疗顽固呃逆的临床效果。 方法: 70 例 顽固呃逆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西医治疗)和联合组(西医 + 针灸治疗 ),每组 35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 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 顽固呃逆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西医 中医针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针对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1月的 10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对于我院的肺癌化疗患者给予传统护理,针对服务组对于我院的肺癌化疗患者开展针对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肺癌化疗依从;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肺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针对服务组的满意度是 50( 100.00),传统护理组则是 39( 78.00), P< 0.05。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接近, P> 0.05;护理后针对服务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优于传统护理组, P< 0.05;针对服务组肺癌化疗依从均比传统护理组的时间短, P< 0.05;针对服务组肺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 ,P< 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服务效果确切,可减少不良反应和改善睡眠质量和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肺癌化疗患者 护理 针对性服务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乳房癌的多形态进行分析 ,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 。 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癌数字乳腺 x线摄影资料显示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乳腺癌的诊断评价价值。 结果 肿块82例, 约 占86.3%, (块 形 63例,占 76.8%,结节形 10例,占 12.2%,不规则形 9例,占 10.9%),肿块 伴 钙化48例,占 50.5%,钙化 53例,占 55.7%,不对称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 67例,占 70.5%,乳头凹陷 48例,占 50.5%,皮肤增厚 18例,占 18.9%, coopers 韧带“牛角征” 13例,占 13.6%,大导管相 7 例,占 7.3%,乳后间隙受侵 23例 24.2%,腋下淋巴结转移 55例,占 57.9%,引流血管增粗迂曲 35例,占 36.8%。 结论 乳腺癌具有多种X线表现,肿块 , 不对称的结构紊乱,恶性钙化 ,肿块与皮肤增厚 ,肿块与血管扩张变形 ,血管扩张和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转移,因此 ,提高认识和乳腺癌早期确诊鉴别诊断了非常宝贵的。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肿块钙化 乳腺癌的 x线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6例老年甲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3例。对照组服用丙硫氧嘧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 93.94%; 31/33)明显优于对照组( 72.73%; 24/33),差异显著( P< 0.05);( 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03%; 1/33)显著低于对照组( 15.15%; 5/33),差异显著( P< 0.05);( 3)观察组 FT3、 TSH以及 FT4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4)观察组甲状腺体积( 6.94±0.41cm3)明显小于对照组( 8.58±0.49cm3),差异显著 (P<0.05)。结论: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老年甲亢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且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FT3 FT4 碘 131 老年甲亢 丙硫氧嘧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行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11月 45例流行出血热患者,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护理干预组用传统护理干预,全面化护理干预组用全面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流行出血热退热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体温情况;流行出血热继发并发症。结果:全面化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体温情况、流行出血热退热时间、住院的时间、流行出血热继发并发症方面相比传统护理干预组更好, P< 0.05。结论:流行出血热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病情观察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再通中针对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 8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4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针对护理的 40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的依从。结果 实验组的再通率为 95.00%,对照组的再通率为 77.50%,从再通率上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0%,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 97.50%,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 82.50%,从治疗依从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对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可有效提高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输卵管堵塞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自从发现帕金森病 (PD)患者大脑中的路易体和路易体神经突中存在 a-突触核蛋白 (alpha-Syn, a-syn)以来,神经科学家们就已经对病理性 A-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a-突触核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可溶性蛋白,具有 3个特征的结构区域。在生理条件下, α-突触核蛋白具有修复 DNA双链的功能。病理条件下, α-突触核蛋白被转换成有毒的纤维低聚物。病理性的 a-突触核蛋白可通过激活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胶质细胞促炎症反应、与分子伴侣蛋白、胃肠迷走神经相互作用与帕金森病产生关联,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有关病理性 A-突触核蛋白引起帕金森病神经元变性的研究进行深入了解并展开,可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a-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神经元变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 年 1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收治的 70例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 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时间情况,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感染、术后出血、胆漏的患者分别有 1例、 1例、 1 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8.57%。在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 0.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 标签: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胃癌化疗后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年 10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化疗后癌发热患者 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小柴胡汤治疗,联合组使用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50, P=0.008)。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 3例,总发生率 5.00%;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总发生率 13.33%。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χ2=2.502, P=0.114)。 结论 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胃癌化疗后癌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 参香颗粒 小柴胡汤 胃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临床上,多数念珠菌阴道炎的治疗,均以以局部用药为主,配合制霉菌素用药数天或数周,患者很难坚持用药,所以,许多患者不易治愈,容易复发;氟康唑这种口服抗真菌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局部用药方式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状况,一次用药即可见效。该药作用机制为选择抑制羊毛甾醇 C-14脱甲基酶,从而阻碍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真菌死亡。经临床观察,冲洗配合氟康唑口服即可达到理想效果,用药方便,易被广大妇女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  念珠菌 阴道炎 冲洗 氟康唑 分析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在三明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治疗的 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氯氮平组 37例患者均采用氯氮平治疗,奥氮平组 37例患者均采用奥氮平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 结果 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评分及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氯氮平组, WMS评分及 MMSE评分均高于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奥氮平改善病情同时可以提高认知水平,安全好。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维持性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本院择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110例慢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5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护理的是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74.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4%,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 P< 0.05)。结论:治疗慢性胃溃疡时,采用针对护理加以辅助,护理效果明显,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胃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罹患过敏鼻炎的飞行人员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压耳及导致航空性中耳炎的易感性。方法 将 2018年至 2019年年检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罹患过敏鼻炎的 43名飞行学生( 86耳)单独提取出来 ,以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作为 A组进行跟踪观察,再选择 43名健康飞行学生( 86耳)以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作为作为 B组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对比两组学生在 50次的飞行过程中发生鼓膜充血,鼓膜内陷,鼓膜穿孔和鼓室积液的概率。结果 A组学员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飞行任务里出现膜充血,鼓膜内陷,鼓膜穿孔和鼓室积液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 256次(已排除同时患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等多重原因的次数), B组学员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飞行任务里出现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 44次(已排除同时患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等多重原因的次数)结论 患过敏炎的飞行学员在飞行过程中比未患过敏鼻炎的飞行学员发生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的风险更大。

  • 标签: [ ]飞行学员 过敏性鼻炎 压耳 航空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干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对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卒中后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指数( HADS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 结论: 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引导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卒中后 运动性引导想象 睡眠障碍 焦虑及抑郁情绪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护理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研究。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面 5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贝那普利治疗,其中联合常规护理的 43 例患者划入对照组,剩余 43 例联合延续护理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护理有效率。 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 97.6% ,高于对照组 81.4% , P < 0.05 。 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护理治疗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明显,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贝那普利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预适应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预适应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