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疾病诊断应用站立与卧位 X线摄影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 8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接受 X线摄影诊断,根据摄影体位不同分为站立与卧位,均顺利完成检查。比较两种摄影体位下拍摄时间、摄影成像质量、对异常影像表现情况。结果:站立拍摄时间均值 105.67±4.32s,明显低于卧位的 180.49±2.6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站立与卧位下拍摄成像质量在甲级片数、椎体棘突序列投影、椎体边缘、椎间隙、腰大肌影、椎体及附件骨小梁上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站立与卧位对异常影像表现显示情况比较,腰椎滑脱、腰椎侧弯、压缩性骨折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但腰骶角、腰椎重力线、 Cobb角度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腰椎疾病诊断应用站立 X线摄影,相比卧位 X线摄影而言,可以明显缩短拍摄时间,同时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在检查量较大或诊断体位性脊柱疾病中应用。

  • 标签: X线摄影 站立位 卧位 腰椎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毛囊角化病患者体内 ATP2A2基因突变的结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12月由于毛囊角化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对应的健康人群抽取的外周血 DNA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对血液的 ATP2A2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扩增,并对进行 DNA测序工作。结果:本次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收集到的临床标本包含 2个系谱以及 3个散发的患者,且一共存在 3个 ATP2A2基因突变的患者,其中包括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缺失突变情况,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插入突变情况以及 1例 ATP2A2基因错义突变,这几个基因突变都是当前报道不多的基因突变情况。并且,本次实验研究的健康组人员并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本次实验研究收集的毛囊角化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的 ATP2A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症状都会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钙离子的转运产生部分影响,致使患者的表皮细胞连接以及分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ATP2A2 基因突变 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老年病人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等,在220例行ERCP术后病例,其中2例出现谵妄,均在术前有口服氯硝西泮病史,术静脉麻醉,术后苏醒后出现谵妄。病因可能为其ERCP操作本身导致,也可能与用药有关,为临床医生日后工作敲响警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制作 交接班思维导应用于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观察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胸部肿瘤科 36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8 例,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制作交接班思维导应用于观察组按照系统交接班。观察三个月统计交接班过程的缺陷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交接班缺陷发生率为 8.3% ,显著低于对照组 22.2% ,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论 :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的过程制定交接班思维导并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接班的缺陷发生率,提高交接班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胸部肿瘤,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缺陷发生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 Tumstatin 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 T7 肽片段可能的调控靶蛋白,进一步研究 T7 肽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1 .建立 HepG 2 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 T7 肽低剂量 (2.2mg/kg/d) 组, T7 肽高剂量组 (4.4mg/kg/d) 组, 5-FU(20 mg/kg) 组,每组 10 只。连续干预 21 天 , 观察 T7 肽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 COX-2 蛋白水平表达 。 结果: 5-FU 组, T7 肽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个给药组 IR 分别为 63.6% 、 50.6% 、 28.6% 。 T7 肽高、低剂量组 COX-2 蛋白表达降低( P<0.01 )。 结论: T7 肽可抑制 HepG 2 肝癌组织 COX-2 的表达,抑制肝癌的生长,降低肿瘤重量和体积。

  • 标签: T7 肽 COX-2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多药治疗时进行药学干预,观察药学干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的 2型糖尿病 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采用药学干预指导用药和常规指导用药,对比两种用药指导方法效果。结果:( 1)一组和二组依从率对比,一组为 98.38%,二组为 67.18%,( x2=34.461,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一组为 1.56%,二组为 12.50%,( x2=12.065,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药治疗过程应用药学干预指导用药治疗效果优良,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学干预 多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弧联合瑞格列奈治疗 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4-2020.4月收治的 9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48例,实施二甲双弧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 48例,单独实施二甲双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施二甲双弧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实施二甲双弧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二甲双弧联合瑞格列奈为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 汉族 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403 例,检测 CYP2C19 基因多态性,统计等位基因及代谢型分布特征,并对比不同区域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分布差异,以及探讨同一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同冠心病患者的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成分差异。结果 CYP2C19*1 、 CYP2C19*2 、 CYP2C19*3 3 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5.9 % 、 45.9 % 、 6.45 % ;快代谢型 184 例,发生率 45.9 % ;中间代谢型 170 例,发生率 42.18 % ;慢代谢型 49 例,发生率 12.19 % ;不同性别之间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年龄段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因型以 CYP2C19*1/* 1 及 CYP2C19*1/* 2 为主,代谢表型以 快 代谢型为主,可以为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CYP2C19
  • 简介:摘要: 毒品的危害深远,吸毒者身心受害,以毒品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扰乱 社会秩序。而我国禁毒戒毒现状依然严峻,吸毒率与复吸率居高不下,以往依靠 传统药物治疗为主的戒毒手段已不足以完成戒毒康复,心理康复和重返社会作为 系统戒毒的重要成分,越来越成为戒毒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其中心理治疗作为 一类新型治疗方式,在戒毒康复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成为戒毒成功的关键钥 匙。本文对我国戒毒心理康复治疗现状进行概述,总结了戒毒康复中正念、绘画、 团体心理治疗等新型心理治疗方式取得的进展,为更有效、系统的禁吸戒毒工作 铺平道路。

  • 标签: 戒毒 复吸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 9 年 1 月 -20 19 年 12 月 期间于我院选取 76 例创伤骨科患者 展开研究 ,以随机数表法 为分组原则,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 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技术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4.21% 、 97.37% ,差异显著 ( P < 0.05 ) ;两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较少或较短 ( P < 0.05 ) ;发热、肿胀、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较低 ( P < 0.05 )。 结论:于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显著,不仅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而且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建议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液港维护延续护理应用“互联网 +”技术时的影响。方法: 2018年 6月 ~2019年 9月期间,选择 86例植入输液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43例)和参照组( 43例);研究组采取应用“互联网 +”技术时的延续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首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其次对比生活质量,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在输液港维护延续护理应用到“互联网 +”技术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也能降低日常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互联网 +” 输液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港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港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港植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港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港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港植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重度寻常型痤疮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 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面部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护理前后应激状态评分。 结果: 观察组的痤疮治愈率为 96.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97% ;护理前,两组患者应激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P > 0.05 ) ,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都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应激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于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能有效提高痤疮的治愈率,平复患者的不正常情绪波动,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中重度 痤疮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医疗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医疗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海量数据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全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发展的过程,可穿戴医疗也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与困难,例如缺乏公众信仸度、价格昂贵、信息监测不准确等, 主要原因是受限于目前整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但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医疗将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项重要产业。新技术与健康领域的有效结合对于人类未来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可穿戴 医疗设备 传感技术 大数据 应用场景 市场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 法改革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期间在 某 医院急诊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使用 Varian-clinac-CX机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电离室、电源系统、剂量信号和通道、控制系统四方面的控制技术。结论:电离室为剂量监测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剂量信号、控制信号在此进行质量保障调试工作,建立起计量学质量保证的基础。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舒适护理对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84 例腰腿痛患者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 每组 4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 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度。结果 护理后 ,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 且研究组 SDS 评分 (33.49±4.18) 分、 SAS 评分 (31.24±5.52) 分低于对照组的 (46.28±5.59) 、 (45.37±5.28) 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护理后 ,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 且研究组 VAS 评分 (2.84±1.62) 分低于对照组的 (4.24±2.17) 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腰腿痛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 , 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而且能缓解疼痛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腰腿痛 效果
  • 简介:摘要:UHRF1参与了多种表观遗传和细胞途径,包括维持DNA的甲基化模式、组蛋白修饰、DNA损伤修复和其他蛋白质的调节,研究发现,UHRF1在肝癌具有多种作用,为此,本文就UHRF1在肝癌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 标签: UHRF1 肝癌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