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协同靶向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改善脑创伤(trauma brain injury,TBI)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QP-4 RNAi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8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建立大鼠TBI模型,构建靶向AQP-4的RNAi质粒;大鼠按照分组给予相应方式的干预后,于术后7 d、21 d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评分);术后21~25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每日逃避潜伏期;Evans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术后7 d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脑组织AQP-4的mRNA表达水平;TUNEL法及Annexin V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率。采用SPSS 23.0及Graphpad Prism 7.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多样本行单因素方差分析,Morris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mNSS评分结果显示,术后7 d,21 d,各组间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7.59,均P=0.01),各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理想(7 d:t=3.98,-7.75;21 d:t=47.82,7.94,均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大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及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83,8.42;均P>0.05),术后第24天和第25天,联合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均好于其他各组(均P<0.05)。Evans蓝染色显示,AQP-4 RNAi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组Evans蓝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联合治疗组最低(t=6.19,P<0.05)。干湿比重法结果显示,脑组织含水量以联合治疗组[(68.15±1.52)% ]最低(P<0.05),AQP-4 RNAi组[(76.71±1.06)% ]低于高压氧组[(80.23±1.43)%](t=4.3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AQP-4、Caspase-3、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均P<0.05),而Bcl-2表达增加(P<0.05)。RT-PCR结果(灰度值比)显示,AQP-4 RNAi组(0.61±0.21)、高压氧组(0.83±0.12)及联合治疗组(0.22±0.05)的AQP-4 mRNA水平与对照组(1.31±0.25)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05,P<0.05),AQP-4 RNAi组优于高压氧组(t=5.25,P<0.05),以联合治疗组降低最明显(t=58.94,P<0.05)。TUNEL及Annexin V法检测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尤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靶向AQP-4 RNAi技术联合高压氧可有效促进认知功能损害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TBI后脑水肿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压氧 水通道蛋白-4 认知 基因沉默 大鼠
  • 简介: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当别人沉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他们,就让他们安静地呆在一个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地方沉默下去吧。我们只要看看他们的眼睛或者是执著的背影,就能知道这时候对他们的任何干扰都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

  • 标签: 沉默 品质 散文 阅读欣赏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发展使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基于分子病理学的结直肠癌分子分型已被广泛认可,BRAF、HER2、MET、PIK3CA、MEK、BRAC1、BRAC2等少见及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就具有特殊驱动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基因 突变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基因多态性与肾功能损伤、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7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情况分为稳定组和恶化组,依据血管钙化与否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F23水平,以Sequenom Massarray系统测定基因位点rs7955866、rs13312756、rs3812822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位基因频率与血清FGF23水平、肾功能损伤程度和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结果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434.8±68.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00.5±34.4)pg/mL,t=20.911,P<0.001],对照组、稳定组[(345.6±38.8)pg/mL]、恶化组[(552.3±85.4)pg/mL]、非钙化组[(336.4±34.3)pg/mL]和钙化组[(561.4±89.3)pg/mL]的血清FGF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稳定组、恶化组、非钙化组和钙化组在基因位点rs7955866(AA、AG、GG)、rs3812822(CC、CT、TT)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基因位点rs13312756(CC、CG、GG)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955866位点基因A、rs3812822位点基因C的频率,与血清FGF23水平、肾功能损伤程度及血管钙化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FGF23水平与CKD患者肾功能损伤、血管钙化进展呈正相关。FGF23基因位点rs7955866、rs3812822、rs13312756存在遗传变异,其中rs7955866位点基因A、rs3812822位点基因C是肾功能损伤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血管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那度胺(LEN)联合替莫唑胺(TMZ)对TMZ耐药性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系U251/TR细胞增殖、侵袭、耐药性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应用分步诱导法成功构建的U251/TR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LEN组、TMZ组及LEN+TMZ组,其中DMSO组不进行任何药物干预,LEN组、TMZ组、LEN+TMZ组分别按LEN 100 μmol/L、TMZ 200 μmol/L、LEN 100 μmol/L+TMZ 200 μmol/L浓度处理U251/TR细胞(给药1次/24 h)。处理后24、48、72、96 h时,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处理后96 h时,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MGMT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MGMT mRNA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处理后24、48、72、96 h时,LEN+TMZ组的细胞增殖率较TMZ组、LEN组、DMSO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96 h时,LEN+TMZ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其他3组均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较其他3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组及LEN+TMZ组细胞中MGMT蛋白、mRNA水平较LEN组、DMSO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组及LEN+TMZ组中胞浆内MGMT表达呈强阳性或中等阳性的细胞数量较LEN组、DMSO组明显更少,MGMT荧光强度(+)较LEN组(+++)、DMSO组(+++)明显减弱。各组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均为未甲基化状态。结论LEN单药对U251/TR细胞的增殖、侵袭无明显抑制作用,而LEN联合TMZ能抑制该细胞的增殖、侵袭并逆转其耐药性,但其机制与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改变无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来那度胺 替莫唑胺 耐药性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影响机制、作用路径及驱动效应三个方面,探讨大数据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出版业 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 影响机制 作用路径 驱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