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Dow化学已宣布,其在德国Schkopau新建的一套“世界规模”的溶液聚合苯乙烯一丁二烯橡胶(SSBR)装置已经开始建设。这套60kt/a规模的装置将由Dow拥有并运行,但已经与日本JSR公司签订了产能分配方面的协议。

  • 标签: DOW SSBR 产能 化学 欧洲 丁二烯橡胶
  • 简介: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美国道化学公司正在就建设一套生产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其原料前体的装置进行联合可行性研究。这套装置的目标生产能力为300kt/a,为同类型装置中的世界之最。尽管目前还只是前期的可研活动,但两家顶级化工集团的高层相信他们将创建一座具有优异的经济性和技术竞争力的装置。两家公司将研究装置建设地点、采用的技术和外围设施等,然后作出最后决定。如果最终的决策是肯定的,装置计划在2011年开工投用。道化学最近宣布关闭其位于意大利的一套TDI装置,但意大利媒体称这套110kt/a装置的前拥有者埃尼有兴趣重新恢复其生产。

  • 标签: 美国道化学公司 德国巴斯夫公司 TDI装置 目标生产能力 甲苯二异氰酸酯 技术竞争力
  • 简介:化学公司正在考虑与泰国合资建设采用液态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并计划在项目中包括一套“过氧化氢生产环氧丙烷(HPPO)”装置,并生产各种PO衍生物。这个乙烯项目将与暹罗水泥公司(SCC)联合筹建。新项目将建设在道公司和SCC位于MapTaPhut的联合厂址附近,因而能很好地利用原有的资产、能力和外围设施。两家公司从1987年签署了第一份合资协议后,目前已经有了5家合资企业,分别生产聚醚多元醇、合成胶乳、聚苯乙烯、苯乙烯单体和聚乙烯。

  • 标签: 道化学公司 PO装置 乙烯裂解装置 HP 合资企业 聚醚多元醇
  • 简介:制定大气污染控制政策的环保官员通常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定义为形成地表层臭氧的前体。但实际上VOC并不直接生成臭氧。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科学家指出,实际上VOC是通过引发一种链式反应而生成臭氧的。这种链式反应总是由各种VOC或一氧化碳与氢氧自由基OH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的反应而引发的。丙基过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反应便生成次级VOC——丙醛。

  • 标签: 地表层 臭氧 化学机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美国密歇根大学 氢氧自由基
  • 简介:Dow公司宣布将在甲烷转化的化学基础研究领域中悬赏征求最佳的工艺路线,其目的是生产出乙烯、丙烯或乙烯/丙烯的“合理前体”。Dow将在今后的三年中每年出资100到200万美元来征求这种技术,但明确说明这种生产烯烃的路线不能使用合成气为原料。

  • 标签: 化学基础研究 Dow公司 工艺路线 甲烷转化 烯烃 合成气
  • 简介:伊斯曼化学将煤炭称为是“一种有潜在投资价值的廉价固体烃类”,是储量丰富且能可靠供应的能源。世界上只有不到1%的煤炭是在那些政治上动荡不定的国家或地区中生产出来的。按照伊斯曼公司声称的与普遍预测不同的观点来看,事情发展的进程疆逐渐削去目前中东和亚洲地区所具备的成本优势。例如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最关键的优势,但某些研究报道已经指出,中国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正在以每年9%~10%的速率上升。伊斯曼的产品中有20%~25%是从煤炭出发生产的,因此该公司将通过煤气化技术的改进和碳资源回收来减少煤炭进口的成本。

  • 标签: 煤炭 能源 化学 中国沿海地区 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
  • 简介:美国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的化学家在罗蒙哈斯公司的赞助下,正在探索一种从生物原料出发、较为环境友好的生产异氰酸酯的反应路线。异氰酸酯一方面具有高反应性的优点,但也因此具有较高的吸入毒性。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理学部的一位研究生最近发明了一种从大豆出发通过化学反应制得具有与异氰酸酯相当的反应性的大分子化学物质。

  • 标签: 异氰酸酯 生物原料 化学家 替代产品 美国 弗吉尼亚
  • 简介:Dow化学公司最近说,它所开发的从可再生资源生产丙二醇的技术,或称可再生丙二醇(PGR)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开发节点。这项技术将在Dow化学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工厂进行试产、中试规模的装置演示,并最终实现工业化。Dow化学目前正选择部分客户进行PGR的有关试验,预计将在2007年中期推出有限的市场销售产品。

  • 标签: Dow化学公司 可再生资源 丙二醇 技术 生产 得克萨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