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1977年在博洛尼亚演出《一日为王》时的剧照,导演德博希奥。这是第一幕第一场的场景,舞台上那位煞有介事的假国王真骑士贝尔菲奥雷正在接受人们的朝贺,背景上的那些王冠正是贝尔菲奥雷飘飘然地想从国王的替身变成真国王的暗示。

  • 标签: 歌剧 博洛尼亚 贝尔 国王 演出 导演
  • 简介:图一:《恶魔罗勃》舞台效果图,1831年巴黎大歌剧院希策里(Ciceri)的制作。《恶魔罗勃》是迈耶贝尔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之一,这幅舞台效果图出自修道院场景,在圣罗萨琳女修道院里罗勃违反教规到圣徒巴勒摩的墓地去砍了具有神力的魔枝准备献给心上人伊莎贝拉。从这个场景里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法国大歌剧传统,舞台中央偏左的罗勃手持魔枝高高举起,两边是两组芭蕾队伍,这是一群不顾教义在修道院里疯狂舞蹈的修女们。

  • 标签: 歌剧院 《恶魔罗勃》 修道院 歌剧作品 效果图 舞台
  • 简介:爱情、仇恨与死亡被认为是歌剧中永恒的主题。为了取得突出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历代脚本作者们总是绞尽脑汁炮制出特别的结局,于是,在歌剧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死亡。

  • 标签: 死亡 歌剧 形色
  • 简介: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是一位偏爱历史题材的作曲家,他留下的两部著名的歌剧作品《鲍里斯·戈杜诺夫》(BorisGodunov)与《霍凡斯基之乱》(Khovanshchina)都取材于俄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与人物。我们先来说说戈杜诺夫这位短命的沙皇。说起戈杜诺夫不能不提到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伊凡四世,这位被人们称为“恐怖的伊凡”或者“伊凡雷帝”的国君是个十足的阴谋家,仅仅是他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的暴力与阴谋。

  • 标签: 历史人物 俄罗斯 君主 穆索尔斯基 历史题材 歌剧作品
  • 简介:初露锋芒1880年初冬,22岁的普契尼来到了米兰,这个年纪对于想到音乐学院求学的人来说可能大了点,但普契尼最终还是得到了机会。12月18日,就在他生日前4天,普契尼给远在鲁卡的母亲写了一封信:“昨天我跟随巴志尼上了第二堂课,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目前,这是我唯一的功课。不过,这个星期五我要开始学美学。我每天的日程如下:早晨八点半起床,练一会儿钢琴,十点半开始吃早餐,接着我外出,到巴志尼先生家里上课,大概从下午三点到五点两个小时,五点后我回到钢琴旁,开始读那些古典音乐的总谱……

  • 标签: 普契尼 意大利歌剧 大师 1880年 音乐学院 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