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14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疾病复发情况、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 2.7±0.7) d短于对照组的( 3.8±0.6) d, 疾病复发率 10.42%低于对照组的 19.44%, 胸片改善总有效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4.7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 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可提升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 降低其复发率, 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肺炎拥有相关症状多、病程长的特点, 是造成新生儿呼吸衰竭死亡的关键因素, 同时是新生儿多见及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患儿得病之后, 会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 且可能造成患儿死亡, 要尽量避免病情的持续化发展 [1-3]。导致新生儿肺炎的疾病因素有很多,如:出现感染、吸入羊水等,新生儿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吐沫等临床症状。由于新生儿年龄较小、身体器官发育也不完全,進行治疗时依从性比较低,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从旁辅助治疗,使患儿身体快速恢复健康。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中, 需按照患儿具体病情实施人性化护理, 进行有效的护理, 获得提升护理疗效的目的, 显著提升其生活品质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新生儿肺炎患儿, 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护理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8年 1~ 12月收治的 2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儿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144例。观察组男 80例, 女 64例 ;年龄 1~ 28 d, 平均年龄( 12.2±6.1) d。对照组男 76例, 女 68例 ;年龄 2~ 27d, 平均年龄( 12.8±5.3)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护理。雾化吸入止咳平喘药物, 保证患儿给氧、呼吸道通畅, 积极的检测其生命体征 [4]。     1. 2. 2 观察组 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道, 让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要取较柔软、细的吸痰管及时为其吸痰。加强叩背, 叩背要求至少 5 min。另外, 需保持吸入时间为 18 min/次左右, 5次 /d, 为了便于吸出, 稀释患儿的痰液 [5-7]。②给予患儿家属正确喂养方式的指导, 以充分满足患儿生理需求实施哺乳喂养, 让患儿保持愉悦的情绪。③保持空气清新流畅, 病房中环境的安静。重新布置患儿的病房, 把墙壁布置成暖色系, 添加一些卡通壁画等。④要积极的做好保温措施, 把患儿放置在“ U”型鸟巢式圈中, 暖箱的温度保持在 36~ 37℃, 便于患儿感觉躺在鸟巢中, 就仿佛处于母亲子宫般安全舒适 [8]。⑤新生儿因患有肺炎, 通常会有哭闹的现象出现, 所以护理人员需致力于让新生儿感到安全, 给予其温柔的呵护, 保证其保持愉悦的情绪。⑥降温护理。当患儿出现发热, 需在其额头上放置 25℃左右的毛巾, 同时在患儿的四肢上涂抹稀释过的酒精进行降温, 当有较严重的发热时, 需要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疾病复发情况、胸片改善情况。根据参考文献 [5]将胸片改善情况分为无效、好转、基本痊愈、痊愈。胸片改善总有效率 =痊愈率 +基本痊愈率 +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 2.7±0.7) d, 短于对照组的( 3.8±0.6)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儿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疾病复发 15例, 复发率为 10.42%( 15/144) ;对照组疾病复发 28例, 复发率为 19.44%( 28/144)。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组患儿胸片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无效 0例, 好转 28例( 19.44%), 基本痊愈 72例( 50.00%), 痊愈 44例( 30.56%), 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中无效 22例( 15.28%), 好转 43例( 29.86%), 基本痊愈 52例( 36.11%), 痊愈 27例( 18.75%), 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 84.72%。观察组患儿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作为临床较常见疾病类型,大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 28天内,患者也会表现出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对患儿展开治疗,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和暂停情况,严重威胁到患儿生命健康和安全。而在对患儿实施治疗过程中,受到患儿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导致治疗难度大,需要充分发挥护理干预作用,通过对新生儿实施相对应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肺炎的致死及发病率, 在临床上均较高, 且此病发病快且急。通过及时的治疗及早期诊断控制患儿病情进展, 制定出更具人性化及程序化的有效护理方式, 用于减轻病症、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实现对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通常情况下, 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心灵世界均让人难以想象, 因此多选择人性化护理方式, 融合各种专业护理知识, 实现对患儿护理的全面应对, 以此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9, 10]。新生儿肺炎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其病因的多样性也造成了预防上的困难,各地医疗机构均主张及时给予治疗,并通过高质量的护理保证患儿生命安全。常规护理存在一定不足,各类基础性措施缺乏延伸性。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常规护理模式下,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偏长,可达到 12d、 10d以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难以保证 [11]。另有学者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可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0%-15%,提升家属满意度 10%左右 [12]。    人性化护理是指以患儿(患者)的需求为核心,通过人性化措施提升对象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也提升对象心理、生理两个层面的护理成果。新生儿群体无法准确自述病情,也无法有效表达自身护理需求,常规护理对此关注度有限,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有助于改善其弊端,使针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活动持续完善。措施上看,病情跟踪、鸟巢式护理、环境护理均强调人性化价值的发挥,病情跟踪是常规护理的直接改善,能够实时捕捉患儿病情和体征的变化,提升用药护理的合理性。鸟巢式护理则重视对母体环境的模拟,降低了患儿哭闹、依从性不足的问题。环境护理一方面避免患儿出现其他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患儿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也能得到应对【 13-14】。    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 传统常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其临床护理要求。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 以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进步, 出现“以患儿为核心”的全新护理方式, 要求护理人员应用自身“以患儿为本位”的服务理念, 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 注重以患儿为服务对象, 规范、科学地进行护理, 积极加强护患间的沟通, 把家属及患儿的需求放在首位, 便于其很好的配合医生加强治疗, 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提升治疗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胸片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结果证实, 选择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 可保证正常的喂养患儿, 不断稳定其心理状态, 及时提供给患儿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保证患儿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缩短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另外, 还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使命感及责任心, 加强其对新生儿基础疾病的认识, 最终降低患儿哭闹发生率。    综上所述, 针对新生儿肺炎, 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可提升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 降低其复发率, 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豆玉侠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与护理效果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 28): 168-169.     [2] 黄菲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 17): 139-140.     [3] 王珂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 34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 8): 144-145.     [4] 朱丽兴, 邓丽莲, 谭绮雯 . 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肺炎对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的临床研究 .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 11): 167-168.     [5] 黄亚亚 .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 34): 118, 124.     [6] 彭立凤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 医疗装备, 2017, 30( 1): 196-197.     [7] 赵楠子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 6): 131-132.     [8] 李玉霞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 9): 243-244.     [9] 覃丹燕 . 新生兒肺炎的护理方法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 7): 176-177.     [10] 黄燕然 . 新生儿肺炎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 . 当代护士, 2017( 8): 44-45.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中早产儿的护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 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进行简单的监护,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辅以舒适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早产儿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机体恢复速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其住院费用,提升患儿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可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监护病房;早产儿;新生儿    护理是临床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部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其护理质量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体验和满意度 [1-2]。现如今,医护人员不单单只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其更加注重的是如何针对患者的真正需求,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程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降低住院费用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产儿是一组发育不全、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的新生儿,是临床产科中的高危人群,于刚出生起就离开父母,单独搁置在病房内,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更细致、全面的关怀护理,我院在早產儿的护理中引入了“以患儿为本”的新型理念,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的舒适度 [3-4]。本研究对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内的 80例患儿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