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候长凯 赵岩 于建军 刘振波 王立群 胡福广 崔建忠 张中原 任新亮 李建华 刘庆国 陈镭 陈实 高贻宽 王建军 杨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300052,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276000,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4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3000,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42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11,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0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50007,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425000,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自治区 0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多中心研究 疾病特征 临床方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²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并用logistics回归对温州市高中生吸卷烟、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 785份,回收有效问卷3 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8.80%。高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1.79%(441/3 740),现在吸卷烟率2.57%(96/3 740),尝试电子烟使用率10.00%(374/3 740),现在电子烟使用率2.86%(107/3 740),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0.99%(37/3 740)。男生、职业高中、父母吸烟的学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及父母不吸烟的学生(均P<0.05),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学生(均P<0.05)。好朋友吸烟[6.076(2.872~12.855);4.630(2.656~8.071)]、职业高中[3.226(1.877~5.546);2.238(1.432~3.496)]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使用卷烟、电子烟的共同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与否对社交聚会无差别[0.160(0.077~0.331);0.193(0.096~0.387)]或认为社交聚会时吸烟更不舒服[0.037(0.018~0.077);0.155(0.083~0.288)]是温州市高中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的共同保护因素。除此之外,吸卷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去7 d暴露于二手烟[2.194(1.129~4.262)]、被赠送免费烟草制品[2.836(1.018~7.905)]、校园里看到有人吸烟[2.072(1.111~3.863)]。吸卷烟的保护因素还包括未去过烟草零售点未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0.241(0.123~0.473)]、认为吸烟使年轻人吸引力减少[0.280(0.116~0.676)]。对于电子烟使用,男生是高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危险因素[1.831(1.100~3.050)],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是高中生吸卷烟的危险因素[1.942(1.084~3.478)],却是电子烟使用的保护因素[0.639(0.410~0.994)]。结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吸卷烟率、现在使用电子烟率较低,职业高中、好朋友吸烟为其现在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吸烟 高中生 流行 影响因素
  • 作者: 陈卫峰 吴倩岚 杨亮 吴震 陈镭 赵春梅 赵宗茂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 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056000,邯郸市第一医院病理科 056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0,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05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脑膜瘤组织与10例因去骨瓣减压术获得的硬脑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及IRAK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AK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脑膜瘤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组织中miR-146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膜组,IRAK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膜组,且两者间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96、4.468,P值均<0.05)。WHO Ⅱ级、Ⅲ级的脑膜瘤组织中,miR-146a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WHOⅠ级组(t=4.728、8.227),IRAK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HOⅠ级组(t=-4.262,t=-4.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HO Ⅱ级与Ⅲ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AK1蛋白的表达随着脑膜瘤组织各病理级别间差异明显。结论miR-146a可能为脑膜瘤的抑癌基因,负调控IRAK1的表达。

  • 标签: 脑膜瘤 微小RNA 临床特征
  • 作者: 候长凯 赵岩 于建军 刘振波 王立群 胡福广 崔建忠 张中原 任新亮 李建华 刘庆国 陈镭 陈实 高贻宽 王建军 杨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300052,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276000,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4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3000,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42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11,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0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50007,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425000,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自治区 0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多中心研究 疾病特征 临床方案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