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处于孕期的产妇给予孕期健康营养等干预,观察营养指导对产妇孕期营养以及孕后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备孕生产的8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孕期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孕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健康营养指导,最终观察两组孕妇在孕期营养状况和孕后分娩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孕期营养、分娩结果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孕期的产妇给予孕期健康营养等干预,可以提高孕妇营养状况,改善分娩结果,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期 营养指导 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到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种狂犬疫苗的168例暴露者,在处置前、处置后分别对暴露者进行狂犬病及狂犬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02例Ⅱ级暴露者均自愿同意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达100%。56例Ⅲ级暴露者中全部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率达96.43%。干预后暴露人群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狂犬病暴露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其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对于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狂犬病暴露人群 健康教育干预 狂犬病疫苗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一体化CT辐射防护装置辐射防护效果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辐射防护原理及CT机型设计研发新型一体化CT辐射防护装置,在CT机正常运行条件下,测量辐射防护装置使用前后CT机周围环境7个监测点的辐射剂量率并计算有效防护率。在使用防护装置前后分别对水当量模体进行CT扫描,测量水当量模体CT值和信噪比,并采用3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防护装置使用前后CT机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平均CT值及信噪比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防护前后水当量模体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7个监测点在新型CT辐射防护装置使用后的辐射剂量率均较使用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效防护率均在50%以上;辐射防护装置使用前后水当量模体范围内平均CT值、信噪比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一体化CT辐射防护装置能够明显降低CT机运行时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且对图像质量无影响

  • 标签: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培养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上佳选择。如今,我国校园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适逢国家政策的“黄金时期”,也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好时机。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技术广泛深入影响社会各种业态的新时代,如果将“互联网+”和大数据与校园足球结合会产生何种化学反应?

  • 标签: 互联网技术 足球发展 校园 阳光体育运动 黄金时期 国家政策
  • 简介:摘要: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对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增长起着推动作用。员工是否可以灵活运用其工作技能,直接影响其能否创造较高的创新绩效以及企业创新发展。但是员工的行为亦会受到来自其自身工作态度的影响,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及目标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探究不同工作态度的员工在工作中能力的差异,不断健全创新理论相关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人力资源 柔性管理 员工 创新绩效
  • 简介: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对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精神文化和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组织承诺、职业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推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设工作,满足高职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有必要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建立规范的学习机制,以便形成强大的学习氛围和掌握创建学习型高职教育组织氛围的科学方法。

  • 标签: 学习型组织 高职教师 组织承诺
  • 简介:死刑被称为最残酷、最无慈悲的“司法杀人”,也是最古老的刑罚之一,自诞生于阶级社会以来,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法宝”。死刑是我国刑罚中的一个重要刑种,也是国际刑法关注的焦点。“近代刑法之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最早对死刑的残酷性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也由此引发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

  • 标签: 死刑 刑罚 刑法 贝卡利亚 存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作用,提出优化骨科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8月内在我院骨科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以及优质护理组,每组n=34,常规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在基础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栓的形成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VAS评分,研究优质护理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23.52%明显显著高于优质护理组8.82%,且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94.11%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8.2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质护理组VA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以及治疗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的护理实效性,缓解患者疼痛,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城乡差异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存在,并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校园礼仪教育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城乡校园礼仪教育的现状,探讨其差异及其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校园礼仪教育相对较为重视,而农村校园礼仪教育则相对薄弱。这种差异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社交、职场等场合出现适应困难。因此,建议加强农村礼仪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城乡差异 校园礼仪教育 青少年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6月份到2021年6月份,电脑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血糖值、血压值及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知信行"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116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知信行"、术后1年心血管风险分级、再狭窄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教育前比较,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相关知识、信念、执行评分均升高;且教育后,观察组上述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教育前比较,术后1年两组患者心血管中高危风险构成比均下降、低危风险构成比升高;且术后1年,观察组中高危风险构成比低于对照组、低危风险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血管再狭窄1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良好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不佳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能有效规范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知信行"行为,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实现降低PCI术后心血管危险层级的目标。

  • 标签: 行为转变疾病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护理对小腿到足踝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以小腿到足踝外伤患者50例为对象,均行皮瓣移植术治疗,研究时间是2020年11月-2021年11月,25例是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5例为研究组,实施渐进式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成活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皮瓣成活率 小腿到足踝外伤 皮瓣移植术 渐进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护理对小腿到足踝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以小腿到足踝外伤患者50例为对象,均行皮瓣移植术治疗,研究时间是2020年11月-2021年11月,25例是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5例为研究组,实施渐进式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成活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皮瓣成活率 小腿到足踝外伤 皮瓣移植术 渐进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远程康复诊疗模式对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经系统康复治疗后即将出院的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实验组出院后给予基于新媒体技术支持的远程康复诊疗手段干预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情况,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电话随诊和康复科门诊复诊。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出院8周后(出院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总分、吞咽症状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维度得分。结果出院8周后,2组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得分总分、吞咽症状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维度得分较组内出院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出院8周后,实验组QOL量表得分总分(2893.75±289.95)分、吞咽症状维度得分(946.25±75.78)、生活质量维度得分(1948.50±224.2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8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媒体技术支持的远程康复诊疗模式可在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持续提高家庭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 标签: 新媒体技术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家庭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