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诸葛亮晚年,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年)春,由成都率兵北上,屯驻汉中。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秋,病死在武功五丈原止,前后八年,基本上都在汉中活动,所留遗迹颇多。这些遗迹,虽然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多略而不详,且互有异说,记载歧出;加之,年湮代远,地名更变,要想确定古名在今天什么地方,殊非易事。我因职司汉中地区文物考古,对诸葛亮当年活动的遗迹,多数曾作实地勘察,并汇集所见之文献资料,

  • 标签: 六出祁山 斜谷 五丈原 史志 褒城县 建兴
  • 简介: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勉县,即汉代的沔阳县,因其位于沔水(即汉水)之北,故名“沔阳”。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出屯汉中,即实驻沔阳。其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由今勉县渡汉水,南行十里,即到定军山西北脚下的诸葛亮墓地,人称“武侯墓”。勉县武侯祠为全国奉祀诸葛亮最早建修的专祠,较四川成都武侯祠早建约五十年。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裴松之“注

  • 标签: 诸葛亮北伐 唐碑 勉县武侯祠 六出祁山 山南西道节度使 武侯墓
  • 简介:北魏郦道元先生治学严谨,史学渊博,资料丰富,记事详赡。其所著《水经注》40卷,对后世影响巨大,学者多所尊崇。但因当时交通不便,全国河流纵横、水源交叉,不可能皆亲诣踏勘。其资料,或得于前人著述,或得于时人口碑,其间不无讹误,致使后之研究者混淆不清。今本“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之精神,愿就郦氏对汉水上游今汉中市境内几处记载讹误,作以考辨,以利后学。

  • 标签: 《水经注》 史迹 治学严谨 资料丰富 郦道元 研究者
  • 简介:文庙是奉祀孔子的专庙。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庚戌岁冬十月庚子,即今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壬戌岁夏四月乙丑,即今农历二月十八日,享寿73岁。

  • 标签: 文庙 鲁国 春秋 政治家 教育家 曲阜
  • 简介:近年来,见一些有关褒斜栈道的电视纪录片和模型展览的解说词以及报刊上的文章,都说三国诸葛亮储藏军事物资的赤岸府库,设在赤崖。笔者不敢苟同,愿就赤岸府库的地点,作一初考。但考前必须将“箕谷”和“赤崖”两地核定,方能探出“赤岸府库”的所在。

  • 标签: 诸葛亮 三国 军事 地点 报刊 文章
  • 简介:今陕西洋县,即唐、宋时的洋州。它地处汉中盆地东端,位于骆(在周至)傥(在洋县)谷南口;东达荆襄,西连汉中,背倚秦岭,面对巴山,山水交错,形势险要,故自汉、魏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迨至唐、宋,又成为军事、政治活动的要区,因而遗留的文物、

  • 标签: 洋县 汉中盆地 形势 陕西 文物 重建
  • 简介:据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载:周定王十八年.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长城南郑。”即秦国左庶长之官率领兵民修筑南郑城。其城址在今城东北二里陈家营南附近。

  • 标签: 城址 史记 秦国 司马迁 长城 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