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90例,孕足月,单胎妊娠,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20~35 kg/m2,血压100~140 mmHg,心率60~100次/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5):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NE2组、NE4组、NE6组、NE8组、NE10组和NE12组)。产妇入室后测定基础收缩压。经45 s蛛网膜下腔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9 mg麻醉,麻醉后首次发生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80%)时,NE2组、NE4组、NE6组、NE8组、NE10组和NE12组分别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2、4、6、8、10和12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药物注射完成60 s后测量收缩压。治疗低血压有效定义为收缩压恢复到基础值的80%以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绘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曲线,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产妇首次出现低血压时间、治疗低血压有效情况以及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断脐即刻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结果6组产妇基础收缩压、首次发生低血压时间、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治疗低血压有效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6组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95%CI)为4.0 (3.0~5.0) μg,ED95(95%CI)为11.8(8.9~20.4) μg。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和ED95分别为4.0和11.8 μg。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传导阻滞 蛛网膜下腔 低血压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 KCNQ1重叠转录物1(LncRNA KCNQ1OT1)在肝细胞癌迁移、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StarBase数据库中LncRNA KCNQ1OT1在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数据,通过实验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转染、划痕实验、C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中LncRNA KCNQ1OT1表达、迁移、增殖、侵袭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AKT信号通路的关系。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LncRNA KCNQ1OT1表达情况。(2)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HepG2、SMCC-7721和MHCC-97H细胞迁移情况。(3)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HepG2、SMCC-7721和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情况。(4)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对PI3K、p-AKT信号通路影响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LncRNA KCNQ1OT1表达情况:收集StarBase数据库374例肝细胞癌组织和5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LncRNA KCNQ1O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20±0.017和1.470±0.0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5.24,P<0.05)。分析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LncRNA KCNQ1OT1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30个月无病生存率为41%和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P<0.0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LncRNA KCNQ1OT1在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70±0.042、3.300±0.032、4.040±0.031,在LO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22,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LO2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6,95.40,114.20,P<0.05)。(2)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迁移情况。①转染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LncRNA KCNQ1O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0±0.016、0.310±0.020、0.380±0.018和1.000±0.021、1.000±0.018、1.000±0.019,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0,28.15,22.32,P<0.05)。②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愈合率分别为85.0%±1.9%、75.0%±1.8%、90.0%±1.7%和100.0%±2.0%、95.0%±1.8%、72.0%±1.7%,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5,47.36,38.42,P<0.05)。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垂直迁移数目分别为(195±10)个、(205±12)个、(85±8)个和(520±11)个、(430±7)个、(405±20)个,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2.30,458.20,708.40,P<0.05)。(3)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HepG2、SMCC-7721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情况。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72 h吸光度值分别为1.370±0.018、1.240±0.016、1.360±0.020和0.900±0.023、1.740±0.032、1.230±0.025,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9,12.00,7.56,P<0.05)。②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186±12)个、(155±7)个、(75±9)个和(505±1)个、(245±8)个、(300±15)个,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5.90,163.40,530.90,P<0.05)。(4)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情况。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LncRNA KCNQ1OT1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磷酯酰肌醇-3激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7±0.009、0.430±0.012、0.354±0.006和0.820±0.017、0.850±0.012、0.531±0.001,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4,25.72,27.46,P<0.05);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和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p-AK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3±0.015、0.410±0.012、0.579±0.006和0.546±0.012、0.620±0.012、0.830±0.012,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的HepG2、SMCC-7721、MHCC-97H细胞与其相应阴性对照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8,12.86,19.02,P<0.05)。结论LncRNA KCNQ1OT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敲低LncRNA KCNQ1OT1基因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侵袭能力。

  • 标签: 癌,肝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基因 基因敲除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RNA(miRNA-7)在pSS B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和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ETN)、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2019年青海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到的20例初发pSS患者为病例组,2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组疾病活动相关实验室检查。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组B细胞中miRNA-7和PETN mRNA的表达量,分析病例组血浆及B细胞中miRNA-7表达量的一致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B细胞中PETN蛋白的表达,分析病例组B细胞中miRNA-7的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miRNA-7和PETN mRNA之间的关系。结果和对照组miRNA-7(0.39±0.11)、PTEN mRNA(2.32±0.30)和蛋白(1.03±0.21)比较,病例组B细胞中的miRNA-7(0.53±0.17)表达增高,PTEN mRNA(0.88±0.24)和蛋白(0.51±0.12)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0,P<0.05;t=16.98,P<0.05;t=8.41,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EN mRNA与miRNA-7呈负相关(b=-0.78,P<0.01),病例组miRNA-7的表达与ESSDAI、IgG、IgA和抗SSB抗体呈正相关,与C4和白细胞呈负相关。结论miRNA-7和疾病活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B细胞中miRNA-7可能通过PETN的调控参与pSS的发病机制,对疾病活动度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微RNA-7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