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是指一组以胃肠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复发和缓解交替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因素被认为是主导因素。瘦素是一种脂肪细胞来源的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瘦素具有调控免疫细胞和炎症信号通路等多重功能。本综述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炎症肠病发病机制、瘦素调节免疫机制以及免疫调节剂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瘦素参与炎症肠病免疫稳态及其对炎症肠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潜在作用,讨论通过瘦素拮抗剂来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对炎症肠病的潜在免疫治疗意义。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瘦素 瘦素阻断剂 免疫治疗 促炎因子 炎症通路
  • 简介: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把历史课作为培养公民意识的主渠道,我国近几年来在也越来越重视历史学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对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关注和投入仍在初始阶段,广大历史老师对历史学和公民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也缺少关注甚至很长时间都被忽略,本文将集中论述历史教育对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

  • 标签: 高中历史 公民意识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35岁以下输卵管不孕症的26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月,受孕150例,妊娠率56.8%,其中流产9例,宫外孕17例,校正妊娠率47.0%。其中术后6月内受孕者最多,占83例(55.3%)。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输卵管 不孕症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职业暴露、应急照射均可引起放射皮肤损伤,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放射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面,但相关分子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在放射皮肤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放射皮肤损伤机制及细胞早衰促进放射皮肤损伤的发生发展,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信号通路,及细胞早衰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与放射皮肤损伤的关系。

  • 标签: 电离辐射 细胞早衰 放射性皮肤损伤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房建项目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对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城建工程项目陆续上马,给房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分析城建房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及优化措施。

  • 标签: 城建房建施工 安全管理 重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组分及来源暴露对成人血液促凝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定群研究方法,共招募73名成年志愿者进行4次临床随访,对外周血样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P-选择素(sCD62P)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流能力(HDL-CEC)、白细胞(WB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进行测定。采集研究区域同期环境大气PM2.5样品,测定18种PAHs组分的浓度,应用正定矩阵因子法进行来源解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研究PM2.5中PAHs及来源暴露对血液促凝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3.3±5.4)岁。研究期间PM2.5中总PAHs的浓度水平为(55.29±74.99)ng/m3,源解析提示交通来源贡献PAHs超过50%。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AHs急性暴露对血液促凝指标水平升高有显著影响。累积暴露5 d,总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60.33 ng/m3)浓度,sCD40L、sCD62P、FIB水平分别升高14.36%(95%CI:6.94%~22.28%)、9.33%(95%CI:1.71%~17.51%)和2.07%(95%CI:0.44%~3.74%)。sCD40L、sCD62P、FIB水平与PAHs的各来源,特别是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燃煤在累积暴露1 d或5 d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污染物在斑块易损高、HDL功能降低、炎症和氧化损伤水平高的人群中效应更强。结论大气PM2.5中PAHs,特别是交通排放的PAHs颗粒物急性暴露与成人血液促凝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血管功能降低和全身炎症、氧化应激水平较高的成人中效应更强。

  • 标签: 空气污染 多环芳烃 凝血功能 定组研究 源解析 细颗粒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niQuest教学模式对提高护士急性心肌梗死理论及批判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护理人员8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名。对照组护士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护士采取MiniQuest教学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批判思维能力评分。结果教学后试验组护士的急性心肌梗死理论知识掌握评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对教学模式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niQuest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对提升护士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MiniQuest教学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理论 批判性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卧位康复训练在预防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后患者直立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康复团队实施卧位康复训练方案,制订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后患者不同康复阶段针对康复训练内容及频率,形成完整康复训练管理流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直立低血压发生情况、血压、心率、头晕评分。结果最终共有效干预61例,其中干预组32例,对照组29例。干预组患者端坐位时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5、-2.152;P值分别为0.013、0.035)。干预组患者立位3 min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头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5、2.414、-2.048、-2.339;P值分别为0.008、0.019、0.045、0.023)。干预组的直立低血压发生率为3.13%(1/32),低于对照组的20.6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0,P=0.032)。结论卧位康复训练能降低腹腔镜全脾脏切除术后患者直立低血压发生率,改善头晕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卧位康复训练 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