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短而细的毛在现代汉语里叫绒。《现代汉语词典》里,绒字后面圆括号里有两个异体字——我和毯。所谓异体字就是同一个字符的不同写法.这些写法不同的字符(graphs)构成同一个文字单位,即文字学家所说的字位(grapheme)。可以说.裁和毡.连同绒的繁体写法绒.都有相同的声旁.表示相同的意义.都是标准简化汉字绒的同位字符(allographs)。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故事 毛发 文字学家 简化汉字 异体字
  • 简介:摘要当前,“绿色”发展观念是我国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面对全球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观念成为了世界性发展目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为节约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发展动力,维持环境容量,通过价格调控、优化市场结构、经济转型等多种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管理举措,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义、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节约型社会 绿色财政税收 问题 有效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情变化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区县(区)选择监测点7 ~ 12或7 ~ 16岁儿童作为对象,收集其2004 - 2018年大骨节临床及X线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流行趋势。结果2004 - 2018年,甘肃省临床累计检查儿童97 190人,X线累计检查94 180人,检出临床阳性病例428人,检出率为0.44%;X线阳性病例649人,检出率为0.69%;干骺端阳性病例435人,检出率为0.46%;骨端阳性病例214人,检出率为0.23%。临床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7.17%,58/809),其次为2007年(4.60%,51/1 109)和2005年(4.48%,187/4 173),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X线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9.59%,58/605),其次为2005年(5.10%,213/4 173)、2008年(3.66%,45/1 228)和2006年(3.04%,125/4 107),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临床阳性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率均为迅速下降后维持低位波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 标签: 大骨节病 流行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甘肃省克山健康教育效果,为科学制定克山健康教育干预(简称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选择甘肃省10个克山病区县(区)作为项目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克山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为期6个月的克山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目标人群(50岁以下居民和5年级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评价克山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0岁以下居民分别为450和451人,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4%(2 041/4 500)上升到干预后的79.5%(3 583/4 5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115.9,P < 0.05);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年级小学生分别为948和906人,小学生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0.8%(4 818/9 480)上升到干预后的84.2%(7 631/9 06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 343.3,P < 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和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克山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克山病 健康教育 评价
  • 简介:摘要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为有效载体,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 标签: 数学建模竞赛 载体 培养 创新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 164/31 452)、86.61%(14 976/17 292),较干预前[53.40%(16 518/30 933)、51.88%(8 925/17 202)]显著提高(χ2=1 586.16、4 886.16,P均< 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大骨节现症患者状况,为开展大骨节病患者精准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甘肃省大骨节病区,以病区县(区)为单位开展大骨节现症患者个案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拍片检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分度、病情信息、手术及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共确诊大骨节现症患者23 909例,分布在7个市(州)的37个县(区),Ⅰ、Ⅱ、Ⅲ度患者分别占64.04%(15 312例)、26.12%(6 244例)、9.84%(2 353例);患者以50岁以上(90.74%,21 694例),汉族(97.15%,23 228例),农民(99.25%,23 729例)为主。患者以多个部位关节增粗变形(89.30%,21 350例),疼痛(87.04%,20 810例)为主,且关节增粗变形、疼痛均多见于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3个关节增粗变形分别占89.97%(21 512例)、78.18%(18 692例)、63.81%(15 257例),疼痛分别占80.66%(19 285例)、78.75%(18 828例)、64.50%(15 422例);83.83%(20 044例)的患者有关节休息痛,82.63%(19 757例)的患者有关节运动痛,76.03%(18 177例)的患者有关节晨僵。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97%(470例)。长期药物治疗(全年用药超过6个月)的患者占47.78%(11 424例);每年药物治疗费用以500元以下为主,占57.72%(13 800例)。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现症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应提高对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的重视度并加强管理与救治力度。

  • 标签: 大骨节病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饮茶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 - 2020年,根据《饮茶地氟流行现状调查方案(2019)》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相关情况,选择甘肃省12个历史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市)作为调查点,对全部具有饮用砖茶习惯的村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调查村饮用水氟含量、茶氟含量、人群茶氟摄入量、8 ~ 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和尿氟含量、成人氟骨症病情和尿氟含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12个县(市)的125个乡(镇),共调查860个村的8 625户居民。采集饮用水水样1 672份,村级水氟含量范围为0.01 ~ 1.81 mg/L,筛查出水氟含量> 1.0 mg/L的村6个;共采集各种茶样3 664份,总体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范围为31.88 ~ 1 643.40 mg/kg;有1 076份茶样氟含量≤300 mg/kg,砖茶氟含量合格率为29.37%(1 076/3 664)。12个县(市)有92个乡(镇)的496个村仍在饮用砖茶,村砖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1.21 kg,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为1.57 mg/d。在玛曲县、阿克塞县、天祝县和肃南县4个县发现有13个乡(镇)的31个村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 3.5 mg,涉及常住人口5 272户15 272人。在上述31个村检出氟斑牙患者65例,氟斑牙检出率为3.50%(65/1 856),主要为极轻和轻度病例;采集儿童尿样326份,尿氟中位数为1.44 mg/L。对2 189名成人进行了氟骨症病情临床调查,有明确氟骨症临床症状和(或)体征的123名患者进行了骨和关节的X线检查,检出X线氟骨症病例7例,检出率为0.32%(7/2 189),其中轻度4例、重度3例;采集成人尿样83份,成人尿氟中位数为1.83 mg/L。确定中度病区村2个,分别是天祝县安远镇野狐湾村和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确定轻度病区村4个,分别是天祝县抓喜秀龙镇代乾村、大红沟镇西顶村、旦马乡土塔村和阿克塞县阿克旗乡安南坝村。结论甘肃传统的饮茶地氟流行区大部分已达到控制水平,但局部地区茶氟暴露风险依然存在,亟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氟化物中毒 氟斑牙 氟骨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大骨节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简称新标准)在病区的应用情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标准提供技术依据和建议。方法2019年对四川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共5个省份的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基本情况,新标准执行、宣传、培训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应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其中88.64%(117/132)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接受过新标准的培训,89.39%(118/132)使用过新标准;78.03%(103/132)认为术语清晰,容易掌握;71.97%(95/132)认为简单方便,易于操作;49.24%(65/132)认为标准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一致,50.75%(67/132)认为大体一致;72.73%(96/132)认为设计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应用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时,"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晨僵""最大步行距离"和"四肢活动能力"5个指标术语,90%以上防治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且容易提问;大骨节病患者接受调查时认为5个指标术语容易理解的构成比分别为96.21%(127/132)、83.33%(110/132)、90.15%(119/132)、78.79%(104/132)和90.15%(119/132),容易回答的构成比分别为95.45%(126/132)、83.33%(110/132)、89.39%(118/132)、75.00%(99/132)和89.39%(118/132)。结论新标准术语清晰、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行性强,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基本一致;建议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增加客观评价指标。

  • 标签: 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炎 治疗效果 标准 应用情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掌握甘肃省饮茶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茶地氟)的流行范围、地理特征和受威胁人群等基础资料。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按照《2019年饮茶地氟流行现状调查方案》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各市(州)居民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选择有饮用边销茶习惯人群分布的甘南州、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4个市(州)的12个县(市)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包括各县(市)温度、海拔、乡(镇)数、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以村计)数、所辖人口数、民族构成、生产方式、边销茶饮用情况、茶氟含量等。茶氟含量检测参照《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并进行氟含量超标与否(> 300 mg/kg为超标)的评价。结果调查地点年平均温度范围为0.2 ~ 12.7 ℃,除舟曲县外,其余11个县(市)年平均温度均< 10 ℃;平均海拔高度范围为1 200 ~ 4 874 m,海拔高度> 3 000 m的县有6个(玛曲、天祝、肃北、肃南、阿克塞、碌曲)。12个县(市)总人口数为1 051 843人,有饮用边销茶习惯的少数民族492 597人,占46.83%(492 597/1 051 843);其中,藏族474 620人,裕固族10 152人,蒙古族4 660人,哈萨克族3 165人。在125个乡(镇)的860个村进行了边销茶饮用情况调查,调查率为79.48%(860/1 082),村边销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户边销茶饮用率为42.41%(3 658/ 8 625);从生产方式来看,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5个牧业县和半农半牧的天祝县的村和户边销茶饮用率均> 95%。共检测茶样3 664份,茶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有2 588份茶样氟含量> 300 mg/kg,占70.63%(2 588/3 664)。结论甘肃省仍存在大量饮用边销茶的人群,主要分布在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等低温、高海拔牧业县,受饮茶地氟威胁最大的民族为藏族。

  • 标签: 民族 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