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细胞(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7例p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0例、北京医院24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3例。男88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21~82)岁。肿瘤位于左57例,右肾60例。5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6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7例,肿瘤最大径平均5.6(0.8~15.0)cm。pRCC分型1型29例,2型88例。术后病理分期:pT1期74例(63.2%),pT2期19例(16.2%),pT3期14例(12.0%),pT4期10例(8.5%)。WHO/ISUP病理分级:Ⅰ级11例(9.4%),Ⅱ级49例(41.9%),Ⅲ级45例(38.5%),Ⅳ级12例(10.3%)。脉管栓阳性19例(16.2%)。肿瘤坏死阳性32例(27.4%)。总体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9%。1型和2型pRCC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3个月和17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6.6%和72.1%,1型pRCC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2型(P=0.0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HR=3.302,95%CI1.190~9.160,P=0.022)、手术方式(HR=10.600,95%CI1.399~80.344,P=0.022)、病理分期(HR=7.840,95%CI2.716~22.628,P=0.000)、脉管栓(HR=7.116,95%CI2.616~19.358,P=0.000)和肿瘤坏死(HR=3.021,95%CI1.127~8.095,P=0.028)与2型pR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2型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T1期2型pRCC患者接受肾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手术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结论2型pRCC较1型更常见。与1型pRCC相比,2型患者肿瘤pT分期更晚且病理分级更高。对于pT1期的2型pRCC,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不劣于根治性手术,可考虑行保留单位手术。

  • 标签: 癌,肾细胞 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