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规范化治疗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难治性依然是其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治疗技术的回顾与展望,对各种治疗方法给予评价,特别指出内脏神经丛松解术、射频消融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对难治性的重要作用,推荐临床参考。

  • 标签: 癌症疼痛 治疗技术
  • 简介:摘要皮下持续输注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和爆发痛,以及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和快速调整。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突出了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的特色和皮下途径给药的独特优势,PCA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预先设置给药参数,由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的镇痛技术,PCA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并有效镇痛,及时治疗爆发痛。皮下组织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良好,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开了消化道的吸收和首过效应;可选择的皮下穿刺部位多,不受血管条件的限制;皮下留置针可较长时间留置,微量药物不易蓄积。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由口服转换为皮下途径给药的等效剂量为2∶1,按照此计算等效剂量的2/3量开始实施PCSA,然后再进行个体化滴定。在选择微创给药方法治疗时,可优先选PCSA。

  • 标签: 皮下持续输注 患者自控镇痛(PCA) 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 癌痛 难治性
  • 简介:摘要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DDS)是治疗难治性的有效方法,但在临床应用上仍有一些争议,而在国内应用较多的部分内置系统尚缺乏应用总结和规范。本文就国内外IDDS在治疗领域中的应用现况及相关问题,包括适应证和IDD装置选择、药物应用、围术期管理等进行系统综述。

  • 标签: 癌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半髋置换治疗9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 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1例;年龄90~102岁[(92.3±2.5)岁]。31例接受PFNA治疗(PFNA组),12例接受半髋置换治疗(半髋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地负重时间、输血比例、术后2周和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第12个月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PFNA组随访1~30个月[(19.1±9.8)个月],半髋置换组随访0.5~29个月[(18.6±10.6)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95.8±31.0)min]及术中出血量[(71.3±25.7)ml]少于半髋置换组[(128.8±40.5)min,(212.5±113.1)ml](P<0.05)。PFNA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时间为(43.9±31.9)d,长于半髋置换组的(5.9±2.8)d(P<0.05)。围术期PFNA组接受输血的患者比例(29%)显著低于半髋置换组(75%)(P<0.05)。术后2周内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23%)与半髋置换组(42%)类似(P>0.05)。PFNA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26%)与半髋置换组(42%)类似(P>0.05)。术后第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56.3±32.3)分]与半髋置换组[(59.3±3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PFNA组病死率为19%,半髋置换组为25%(P>0.05)。结论虽然PFNA与半髋置换均能有效治疗90岁及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可能更适合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案。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