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亢糖尿(DM)的关系。方法对60例甲亢合并糖尿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抗体、胰岛素分泌状态(释放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甲亢继发DM组高于甲亢合并DM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TgAB、TmAB在甲亢合并DM组明显高于甲亢继发DM组,且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释放曲线在甲亢继发DM组呈正常高反应,在甲亢合并2DM组呈低平曲线或峰值后延,在甲亢合并1DM组呈低平曲线无峰值。甲抗继发MD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甲抗合并MD组,但行X2检验Ρ>0.05,提示无显著性差异,而二组TgAb、TmAb相比Ρ<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糖代谢,但甲亢合并真性糖尿者在临床上不少见。

  • 标签: 甲亢合并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指出肾脏活检在2糖尿患者并发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行肾活检的19例2糖尿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结果19例患者中,糖尿肾脏损害病(DKD)6例(占31.6%),非糖尿性肾脏疾病13例(占68.4%),其中包括各种继发性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分布分别是IgA肾病Lee’sⅡ级3例(占23.1%),IgA肾病Lee’sⅢ级1例(占1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占23.1%),膜性肾病3例(占23.1%),其中2例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为狼疮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占7.69%),肾淀粉样变性病1例(占7.69%),膜增生性肾炎1例(占7.69%)。结论2糖尿肾病并发肾脏损害相当部分是非糖尿性肾脏病变,当临床有非糖尿肾病线索时,应及早行肾活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脏损害 临床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甲亢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6例)和观察组(n=56例)。对照组给予巯咪唑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73.21%,好转25.00%,对照组两项数据分别为57.14%和30.36%,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巯咪唑 普萘洛尔 甲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文章探讨测绘类专业“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双师”教师师资技能提升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测绘行业培养应用优秀技能人才。

  • 标签: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技能提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在帕金森异常步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帕金森异常步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选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对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及心理状况实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步速、6 min步行距离、跨步长、起立行走测试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DS、SAS量表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应用于帕金森异常步态患者,能有效纠正其异常步态,改善其心理状况。

  • 标签: 帕金森病 虚拟步态训练 异常步态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进行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接受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这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观察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异常、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在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对左旋门冬酰胺酶过敏,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 标签: 培门冬酰胺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